03.04 如何评价电影《桃色公寓》?

职业影迷牛哄哄


比利·怀尔德,上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导演之一,留下了很多高分的经典电影作品,比如:《控方证人》《双重保险》《龙凤配》《热情如火》,并凭借《桃色公寓》《失去的周末》两度获奥斯卡最佳导演。

影片《桃色公寓》,1960年在美国上映,获第33届奥斯卡金像奖 (1961)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等重要奖项,豆瓣评分至今仍高达8.7。

电影距今58年,但至今看来一点也不过时,可谓是百看不厌。比利·怀尔德谈这部影片时,说道:“ 有人说,这是我最好的喜剧。但是我从来没有把《桃色公寓》当喜剧拍的。但是他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哈哈大笑,我也不会争辩。”

毋庸置疑的是,《桃色公寓》以出色的剧本取胜,通过一个公司小职员的眼睛,展现一场并非那个年代特有的职场和情场上的腥风血雨。

在还没有快捷酒店的时代,公寓成了那些“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最佳幽会地点。巴克是纽约一个大公司的小职员,他平步青云的原因是他将自己租来的高级公寓借给公司里大大小小领导们用来幽会情人,而他自己时常游荡在外、无家可归。

这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巴克暗恋电梯女孩弗兰(雪莉·麦克雷恩 饰),弗兰也是这家诺大的公司为数不多对他如此纯粹友好善良的人。

而有一天巴克发现,电梯女孩却跟他公司的领导在他公寓里幽会,弗兰因服用过量的安眠药,奄奄一息,差点死在他的公寓里。

他公司领导是个有妇之夫,连句安慰的话都不方便说,巴克不但帮他悉心照料弗兰,还在小心翼翼帮他善后避免给他带来麻烦。

转折点是,这位公司领导的秘书向他老婆告密,公司领导被老婆起诉离婚。弗兰正准备跟领导重归于好的时候,得知巴克Say no,绝不再给把公寓钥匙给他们幽会。

弗兰她毅然离开了领导先生,奔至“桃色公寓”。弗兰不完美,她是个小三;巴克也不完美,他利用这些桃色事来升职,但他们的内心都真诚和善良,他们最后在一起打牌的结局,还是打动了我。

是“回头是岸”的打动,也是真实感的打动,发现自己喜欢的电梯女孩的遭遇,并没劝她离开老板,而是为自己仕途着想。很快,他成了老板助理,享受与之共用洗手间的待遇。

但因为爱情,这个本性不并坏的男人(上夜校学习高等会计,唯一一位进电梯脱帽的男性,用心照料自杀未遂的姑娘,还为她给情敌打电话,让情敌安慰她。),幡然醒悟。

他断然辞职,放弃“大好前程”,因为这种升迁,并不是靠工作能力得来,而是苟合上级、情妇云雨所获得的“赐予”。

比利·怀尔德的作品,幽默智慧,而且很会讲故事,构思精巧,对白精彩。

《桃色公寓》的这种风格也尤为明显。影片名为“桃色公寓”,本以为剧情会充满狗血,但无论叙事、剪辑、布景,流露的质感却是经典的味道。

除了不断起伏的精彩剧情,很多精巧的设置:比如:酒吧的贵妇,以及安眠药、破镜子、枪、水果蛋糕、还有打牌,……这些细节,让全片不在于桃色狗血,而是回味无穷的思索。


影士禾木兄


这是一部简单、直白、单一情节的电影,有着精彩的对白和精彩的表演。

但《公寓》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一个最为浪漫的电影,在整个电影却没有一个吻——糊状的任何人说,是真的,“闭嘴,交易,”四个字。

从电影角度看说话——从未融化了我的心。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套公寓是一部反浪漫喜剧:一部讲述通奸、公司淫乱、以及如何取得成功的精彩黑暗、刻薄的故事,讲述的是非法的风流韵事、低俗的骗局,甚至是自杀企图;它占据了电影光谱的空间,介于闹剧、戏剧和道德故事之间。


书里闲情


故事非常的有创意,而且时代感也非常强。


《桃色公寓》讲述了性格善良的公司小职员被动的将单身公寓借给领导们约会,因此获得升迁,同时他爱上公司里和老板拥有不伦地下情的电梯女郎,看到一切真相的主人公选择做一个正直的人离开公司,也因此赢得了爱情。



从主人公的行为可以看出,这个人物一直没有走出“被动”这个性格设定。即使在经历爱情后,他也不是说突然做出改变,而是非常符合性格的选择默默辞职离开,不去破坏谁的幸福。

同样的,女主人公的敏感且敢于为爱付出的性格也贯穿始终,所以当她意识到自己爱上了男主人公后,露出由衷的笑容,且马上做出决定。



这样一部爱情电影,无法去评述它的表达多有价值,只能从细节上感受到导演的高超且不过时的审美。

同时,这部电影也能看到一些通过巧合推动情绪的剧作痕迹。裂开的镜子、信封里的一百美金、酒吧里的贵妇人、自杀故事和香槟酒都是这类的应用。


职业影迷牛哄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