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寒假親子預防針:“面對逆反娃,不知所措的我舉起手掌......”



很少有家長不打娃不罵娃。寒假期間,和娃密集接觸,更是如此,早先網上流傳一個段子,很有意思。


寒假親子預防針:“面對逆反娃,不知所措的我舉起手掌......”

寒假,如何控制自己的暴脾氣,一起來看看這個文章吧。

相信很多家長同我一樣,忍受不了孩子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停地的犯錯吧,我多少次告誡自己:一個理智的大人都會犯錯誤,何況是處於成長期的孩子。

可是我的情緒一次次的戰勝了我的理智,我不斷的向我的孩子說教,最終不知所措的我的舉起了手掌,我知道那一次之後,我的孩子將更加的難以管教了。

寒假親子預防針:“面對逆反娃,不知所措的我舉起手掌......”

但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孩子在成長中不會犯錯誤,相反孩子需要犯錯,在錯誤中得到的成長,才是他將來最為寶貴的財富。

當孩子在生活中犯了錯時,作為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他犯了什麼錯誤、為什麼會犯錯誤、怎麼防止在今後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在實踐中發現,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簡單,改正問題很難,就像我們大人一樣,比如我們很難讓不做家務的男士去養成一個打掃衛生的習慣。

但是孩子不同,他還在成長期,引導他努力積極的改正錯誤,讓他明白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

這種品質是足以讓他享用終生的,也會讓他在今後超越更多更多的同齡人,因為世界上的絕大部分人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有的甚至就不再爬起來。

努力積極是很難做到的,一旦孩子努力積極的去改了,不用你去管,一個月成效立現。

但是大部分孩子是不會按照你想的去做的,他們會跟你玩躲貓貓,給你做表面文章,跟你玩背後一套,有很多時候我切身體會到孩子實在是太聰明瞭,都不像我生的,那些小心思也不知道從哪裡學來的。

有時候我越不想讓他去做的,他偏要去做,彷彿自己給他做錯誤的提示,在誘導他其實還可以這樣做,連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他都知道了,更更加肆無忌憚的去試試了。

或許他本來是想不到要這樣去做,所以我們有時候要揣著明白裝糊塗,與孩子鬥法…...引導他努力積極改正錯誤才是關鍵。

寒假親子預防針:“面對逆反娃,不知所措的我舉起手掌......”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一旦犯了錯誤,大多數的家長像我一樣,應該都會去說教,這應該是目前最為可行,也是千百年來留下的傳統做法。可是說教的方式不同,結果是顯然不同的。

很多幼稚的家長以為只要不斷的提醒,孩子就會避免犯錯誤,但是在實際中往往事與願違,一個事情說了很多遍,孩子依然記不住,用我們方言說就是已經“皮條”了,最後火急火燎不可耐煩的家長不得不舉起了巴掌。

打孩子這種做法,放在以前是很有效,小時候我們沒有幾個沒挨爸媽打的,那時候我們哭完繼續玩,現在不同了,時代變了,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無數例子證明打完了後悔的第一個肯定是家長。

因為這樣的做法達不到想要的結果。

例如,現在的孩子老喜歡回家打遊戲、看電視,說了上百遍孩子也不聽,最後網線給斷了,電視賣了,孩子還是會弄到自己的手機拿去玩,有些孩子乾脆偷錢、借錢去網吧玩。

只靠打不能夠讓他真正認識到問題,他只是在等待機會,等他有了機會,他反而會變本加厲的討回來。

一味反覆的說教,就是相當於揪著孩子的錯誤不放,試想:如果別人一直說你你心裡會是什麼感受呢,錯誤的說教會導致孩子越來越難以管教,產生逆反心理。

現在的孩子早熟,逆反心理越來越提前了。我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明顯的有了逆反心理。

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現在不願意多說話了,以前喳喳叫個不停,現在變沉默了,特別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會顯得特別沉默,什麼事情也不想跟你說。

另外就是煩躁不安,回家之後或者出去的時候顯得比較亢奮,但是這種亢奮表現出來的是對事情不滿意, 對家長顯得特別不耐煩,你想讓他做這個,偏要和你對著幹。

此外,軟抵抗,表面上屈服於你,背地裡偏偏偷偷的去幹,孩子大點了嚴重的還可能會出現對家長呵斥、甚至是對家長動手的現象。

寒假親子預防針:“面對逆反娃,不知所措的我舉起手掌......”

明智的家長會基於對孩子應有的尊重,跟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問清楚孩子當時怎麼想的,為什麼要這樣去做,通過深入瞭解孩子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再想辦法引導。

家長要學會站在同一層次上,不能有“老子當年如何如何” 的想法。

沒有哪個孩子喜歡被否定,否定孩子就相當於一次次的揭孩子的短,一次次的教育孩子,就會讓孩子覺得做什麼都是錯的,做什麼都畏手畏腳,不敢去做,失去了動手能力,讓孩子內心對自己喪失信心。

有的時候孩子犯了錯,並不是他們故意想去犯錯,家長應當多向其他人請教學習,瞭解孩子在不同期間心裡和身體的表現,多去聽孩子傾訴。

據統計顯示,越來越多的優秀孩子出生在教師及高級知識分子家庭,這與家長們良好的教育方式是有關係的。

我有一個朋友跟我講,她家閨女犯了錯誤,她就讓孩子去做一件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補回來,然後過個半天在讓她自己說為什麼當時那件事情做得不對。

我認為這種方法就很好。既鼓勵了孩子去多做對的事情,也防止當時批評完了孩子忘記了,隔個半天一天也能起到讓孩子記住的作用。

寒假親子預防針:“面對逆反娃,不知所措的我舉起手掌......”

家長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以為把孩子養大了就是讓他吃飽喝足,精神食糧遠比吃的更加重要。

家長要認可孩子的做法,尤其是在動手能力和新事物的嘗試上,讓孩子多去嘗試。

最近短視頻上看到很多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時,不停指責孩子不按套路出牌,對孩子答的題結果啼笑皆非,說自己被孩子活活氣死了。

其實仔細想想,很多時候孩子的想法不按常理出牌,反而是讓一些家長醍醐灌頂,原來竟然還可以這樣想,這是對家長几十年認知的挑戰,家長更應該去認可孩子,很多時候需要堅定不移的站在他們身邊。

與其不停的說教,不如去多多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讓孩子擁有自信,把一些事情做得更好。

每個孩子都浸透著家長的心血,不澆灌會讓青苗枯死,大水漫灌也會讓青苗澇死,拔苗助長的做法不可取,只有細心打理,它才能開花結果,那時你便坐等豐收。跟你一起共勉~

(圖片來自於網絡)

寶媽加油站:傳播不焦慮的育兒法,為人父母的溫暖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