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8名學生獲“齊魯工匠後備人才”稱號

日前,在山東省教育廳2019年度“齊魯工匠後備人才”遴選培育工作中,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齊龍辰、趙宇豪、楊永琦、崔凱威、朱松文、李旺、李楊、秦翔宇8名同學被選為培育對象,喜獲省教育廳統一頒發的“齊魯工匠後備人才”證書。這是濟南唯一一所中職學校的學生獲獎。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8名学生获“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称号

“齊魯工匠後備人才”是山東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重大舉措,由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共同遴選、共同培育、共同認定,重點選拔思想品德優良、綜合素質較高、專業基礎紮實、發展潛力較大的學生作為培育對象,能夠弘揚齊魯文化、精修技術技能、勇於創新創業、發揮示範作用,具有“匠氣·匠心·匠技”的優秀職校學生,並系統開展培育工作。

獲獎後齊龍辰同學高興地說:“感謝老師和學校的培養,獲得這個稱號是對自己之前獲得成績的肯定。今後,我將會更加努力,做一名合格的‘齊魯工匠’。”

據瞭解,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培育工作,每學期都開展技能競賽展示月活動,自2014年9月1日,學校在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三個專業,開始全面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2015年起,又開始進行科學推進,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評價機制等進行全面改革。學校確定了“4+1”教改模式,即每週四天實訓課、一天文化課。現在學校的各個實訓車間裡,總能看到學生忙碌的身影,實訓室既是車間,也是課堂,指導老師還會時不時地進行現場指導,幫學生答疑解惑。

2016年上半年起,學校創造了“助教生”模式,即讓高年級競賽獲獎或日常學習表現優異的學生,參與理實一體化教學,當低年級學生的“小老師”。“助教生給學弟學妹上課,本身就是一種實踐,為了教好‘學生’,他們也得不斷鞏固和深化自己的知識儲備;同時,助教生跟隨指導教師的過程,也是專項學習的過程,學習技能比在班裡吃‘大鍋飯’要更精準和深入。”該校教導處主任趙慶華介紹,這一模式實施以來已選拔了二三十名助教生。

學校堅持探索校企融合的發展之路,以實踐教學基地為人才培養平臺,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探索校企協同機制,共同實現校企雙贏的育人新局面。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學校和企業合作於2016年成立了“小智商城”,用於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學生全方位負責線上、線下校園超市。學校堅持理實一體化教學,通過實訓培養出了一批批實用人才,也讓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職業院校的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