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體,如果溼邪偏重,陽氣運行就容易受到阻滯,進而產生鬱積、氣有餘便是火,火與溼相結合,就會化為溼熱,有的甚至化為溼毒。因為溼性趨下,所以容易形成溼熱下注,在人體的中下部分出現相關的疾病,比如:婦科帶下病,男性前列腺炎,慢性腸炎,腳氣,溼疹等等。
溼為陰邪,屬水之類,其性重濁黏膩,且溼與熱合,溼熱裹結,溼鬱熱熾,熱蒸溼動,遂成瀰漫表裡,斥於三焦。
三焦為氣機升降的道路,是人體陽氣和水液運行的通道,飲食物的受納、腐熟,精微的運化、代謝都與三焦的氣化功能有關。正如《難經·六十六難》中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說明三焦能運行原氣,以達周身,促進臟腑的功能。
同時它又是水液運行的道路,主持人體水液的代謝。《素問·靈蘭秘典論篇》中說:“三焦者, 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難經·三十一難》也說:”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而《靈樞:營衛生會》指出: "上如霧, 中焦如漚,下焦如瀆”,說明三焦又同時主持著人體的氣化功能。
《靈樞五癃津液別》有云:“三焦不瀉, 津液不化,水谷並行於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腫”。如若溼熱阻滯,則三焦不暢,氣機不通,氣化不行,水液代謝受到障礙,諸病遂生。
溼熱病,溼鬱熱蒸,溼熱瀰漫於三焦之中,留連於衛氣之分,且熱處溼中,溼熱裹結,如油入面,難解難分。而熱以溼為依附,溼不去則熱不清,溼去則熱不能獨存。因此,如何有效地祛除溼邪,以使溼熱分離,則是調理溼熱病的關鍵。
調理溼熱
其實調理溼熱,就如同洗髒衣服一樣,只需洗乾淨後,及時將衣服晾曬起來,衣服中的水分自然就會散發掉,而不是繼續捂著或是加熱,這樣反而會使衣服發臭發黴。
因此,調理溼熱證的最佳辦法,不是針對“熱邪’來用藥,而是針對“溼邪” 來用藥的,運用利溼的藥物,把溼邪化去,使溼與熱分開,人體的陽氣自然上升,“溼阻氣機” 的病機就會扭轉,這樣癥結就會解開。
對付溼邪,關鍵在於調理脾臟
大家有沒有想過溼邪為什麼先從脾胃入手?
腎屬水 雖然我們可以通過利溼的藥物來扭轉溼熱病的病機,但是溼邪產生的源頭不解決,溼邪離去之後還會回來,這樣還會反覆發作。
而無形之中,脾土能克腎水,溼邪的產生,當然要從土來找。”脾胃屬土, 胃喜溼惡燥,脾惡溼喜燥”水溼之邪的產生,與脾的功能失調有很大的關係,脾失健運,最容易導致水溼停留,化為溼邪。
從上面分析中可以總結出,溼熱病的調理,最關鍵的是除溼,只有溼邪除去,才能扭轉病機,而健脾:最能促進水溼代謝,從根本上調理溼邪為患。
溫馨提醒
1、圖文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未涉及具體用藥)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2、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3、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可提出,我將竭盡所能為您解答!
閱讀更多 五行健康辯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