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习惯性抖腿暗示了什么性格心理?

吕承谕心理咨询


我有几次乘坐高铁,旁边的座位经常是一位喜欢抖腿的人,经常弄得我每次高铁坐得很不舒服,又不好意思直接说什么,直接起来走动,主要也是懒得计较,一两个小时的事情,就算了吧。话说回来,为什么有的人会有习惯性抖腿,每个人的习惯都有其背后的原因。

1.无聊。这种情况在很多公众场合经常见到,比如说火车站,或者汽车站,或者高铁站,或者飞机场……几乎所有交通工具的候客厅都能看到那些抖腿的人,而在这种场合抖腿的,大部分是由于无聊,又一时不知道干什么。虽然我们可能看到这个人在玩手机,那个人在打电话,但他此刻本质上还是感到无聊。抖腿这时候在他而言,有点像是一种消遣。

2.紧张、焦虑。一个容易焦虑、紧张的人也会习惯性抖腿,或者,当一个人处于一种气氛紧张的会议上,也会有这种习惯性抖腿的动作,倒不是他不重视会议,不顾场合,而是抖腿在这个时候是缓解紧张、焦虑的一种方式。如果这时候旁边有人叫他不要抖腿,他会暂停一下,不到几秒钟后,重新抖腿,而且抖得更厉害。这是因为突然的叫停,加重了他的焦虑感和紧张。

3.转移注意力。有时候,一个人坐久了觉得不舒服,也会习惯性抖腿,这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曾有人发现,当吃完饭,胃部有点不适的时候,抖腿可以缓解胃部不适,其实,这是注意力被转移的结果,胃部不适还是找找原因,对症下药比较好,别把抖腿当成治疗。这和一个人喜欢转笔是一样的,转笔有时候也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当然,有的是把它当一种技术),另外,有些颈椎不太舒服的人也喜欢抖腿,扭脖子。此外,有时候当你和一个人在交流,他却在抖腿,可能是他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用抖腿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一旦他兴趣来了,你会发现他停止抖腿了(通常见于领导)。

4.自我中心。习惯性抖腿的人当中,有一些人是比较自我中心的,这可以从这个人的坐姿和他抖腿时的表情看出来。当一个人习惯性的抖腿,脸上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表情模样时,这个人通常比较自我中心,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有的可能比较没礼貌,缺乏修养。

5.习惯而已。有些人的习惯性抖腿其实就只是习惯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心理意义,这就好比有的人思考问题的时候习惯性抽烟,睡觉前习惯性喝一杯小酒,吃完饭喜欢叼着一根牙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小看到的,学到的习惯,可能是从家长那里习得的,也可能是从其他自己小时候崇拜的对象那里习得的。由于没有人在意,或缺乏正确的引导,就养成习惯了。

抖腿虽然说是一种习惯,但是在公众场合确实会影响到别人。


里外雅堂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来一次,在政府部门开会的时候,我旁边坐了一位来自其他单位的男士,整个会议一个多小时,他在那儿不停地抖腿,他一抖就带动整个椅子在抖,让我没有心思去听会,感觉特别心烦。

领导在上面讲话,他在下面抖腿,说明他没有专心致志地去听会,开会对他来说是无聊的。

习惯性抖腿,暗示什么性格心理呢?

抖腿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其实背后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当时的心理状态。

有的人天性活泼,性格开朗乐观,这种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处在舒适环境的时候,还有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忍不住抖腿。这种人抖腿,主要是传达了一种他们很愉悦的心情。

还有一种人,对自己不太自信,做事情时,总是处于一种焦虑之中,总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自己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不了心理预期。

心理焦虑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容易更多的流向大腿,从而会抖腿,比如有的人在考试担心自己考不好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抖腿。这种人抖腿,主要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紧张的情绪。

还有一些人,他们完全没有原因的,既不是因为高兴,也不是因为焦虑,而是自己的臭毛病、无聊,就如我刚才说的开会时的那位同志。



在公共场合抖腿,不管出于什么心理状态,都是不文明的现象,老话说,“越抖越穷”,说明人是很反感抖腿的。如果有这毛病的人,还是注意一下。


健康人的体温表


抖腿这个事情在我心里有个很深的烙印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才6岁(上学早),有一次班级考试,我一边写试卷一边在抖腿。我现在记不得为什么抖,那时候很小,不知道是冷还是什么原因。


正抖的起劲,忽然老师从后面走过来,狠狠的敲了敲的桌子,恶狠狠的吼了我一句:不要抖腿!!!


吓死了简直,又觉得很丢人,老师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高个儿魁梧的阿姨,那个嗓门大的,让我觉得那一瞬间同学们的眼睛都在看向我。我的脸憋的通红。


从那以后,我嫉妒的厌恶别人抖腿,也时刻提醒自己:千万别抖腿!


猫晓猫


从小的时候,我妈就要求我和弟弟,不能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因为抖腿,没少挨批,后来真的就改掉了。然后愿意我老公了以后,他也抖抖抖的,被我无数次纠正,真的就改正过来了。我小的时候,只知道这个习惯不好,到后来自己开一小店,每天见形形色色的,各个年龄段的人,才发现抖腿真的让大多数人特别反感,才知道老人有一种说法“男抖穷 女抖贱”,可能老人的说法单纯就是一种流传,但现在,我会要求我的孩子不能抖腿,不管是习惯还是一种说法,都不行,坚决不行!


飞翔的荆棘


这种习惯很讨厌!1.我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有次上体育课,我们早早的就跑到操场上排队,等着新来的体育老师!那队形绝对是乱的!我记得很清楚,老师来了以后看着我们笑啦!我们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不屑的看着这个个子比我们高不了多少的老师!有的把手插在兜里,斜站着;有的抱着两个手互相靠着!都在抖腿,[捂脸]!老师说“同学们我要给你们说一句话!男抖穷,女抖贱……!”他的话刚说完,我们就一阵脸红!马上就直直的站着!从那以后,虽然我后来有很多的体育老师,我已经不记得当时那老师叫什么名字,但是他说的那句话,直到现在我都记得![玫瑰]

2.有次带孩子半夜去看急诊,发烧39度!来来回回好不容易吊上针,抱着孩子坐在排椅上,不远的地方有个男的在那玩手机!我忽然发现,孩子的输液针线在那不停的晃!坐的椅子也是抖来抖去!原来是那男的在那里抖腿!我的天,我想大家都能理解那个时候当妈的是一个什么心情……真想冲过去踹啊![酷拽]

3.还有次帮客户办理转账,到银行拿回单!为了保险起见,我想看一下数目是否正确,就坐在哪里核对!个、十、百、千、万……眼花了,看不清,[抠鼻][抠鼻]原来是椅子最前面的一个女的坐那里听歌抖腿!算啦不和他计较!再数一遍……天啊,数了三遍!终于忍不住了!我就直接大声的吆喝了一声“美女,别抖腿了,我字都看不清了”


射手丢了箭


关于抖腿行为,网上有一条特别有趣的评论,说是“每一个爱抖腿的人,心里都有一台缝纫机”。这句话我看一次笑一次。

诚然,在现代社会中有太多的人喜欢抖腿了,网上关于抖腿的解释也是各有各的道理,有从生理学角度解释的,从神经解剖学角度解释的,还有从进化论角度解释的。

下面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人们爱抖腿的原因。

一、在内心躁动的时候。

大多数人在抖腿的时候,内心可能都在抗拒坐在椅子上这件事。譬如上课、开会,特别的想站起来走走,而坐着这件事会让你感觉自己被束缚了,所以你会下意识地抖腿来舒缓。再比如上课太无聊,还有几十分钟才下课,又做不了别的事,于是你的腿就会不自觉的开启了震动模式,犹如打不响火的小车。

二、尿急的时候。

别以为这种解释是在开玩笑,这种抖腿原因在生活中其实是十分常见的。比如,你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而你的身体或者是你的膀胱已经在紧急的提醒你,你需要去上个厕所了,解放一下了。但是,此时你又找不到厕所,你的心里除了焦急,就只能在心里抱怨自己出门前不该喝那么多的饮料。你还想保住自己的面子,不想让周围人看出你是因为尿急才憋得脸都红了的,于是你开始寻求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而抖腿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动作。

三、紧张的时候。

每当说什么“点人起来回答问题”。你又还处于等待状态的时候,台下的你对于“点人上台听写单词”这类问题十分不了解,不好意思,身体又已经诚实的开启了抖动模式,整个人跟筛糠子一样。嗯,其实抖腿也只是你隐藏自己一脸懵逼的方式之一。

四、无聊的时候。

特别无聊的时候,你也会想要抖腿的。比如说,你在等你的女朋友化妆出来,可是她长时间不出来、看见不远处有条长椅,然后你就会利用抖腿打发时间。还有就是你站着挨训等的时候,既紧张又心虚,于是站着抖腿的模式,犹如马上要表演一场酣畅淋漓的霹雳舞。

虽然,有时候抖腿会让你感觉特别的舒服。但是,如果你长时间的习惯性抖腿,就容易养成爱抖腿的习惯,抖腿也是会上瘾的。

那么,不知道你爱抖腿是什么原因呢?


一溪心理


人们为什么要抖腿?

我们中的许多人在某个时候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抖腿。根据法鲁克·拉德万(M. Farouk Radwan)的文章 “用肢体语言摇腿”, 当您抖腿时,这意味着您很可能感到无聊,焦虑,紧张或紧张。兴奋剂和某些医疗状况也可能导致腿部晃动或“震颤”。

无聊

无聊被认为是负面刺激。换句话说,这是我们身体告诉我们当前活动不受适当刺激的方式之一。抖腿可以提供一点刺激,以分散我们的无聊感,并减轻一些静坐的紧张感。尽管腿部晃动可能会分散其他人的注意力,但它可能比重复单击笔或敲击手指等其他方法更可取。

焦虑

有时,您的身体会试图平衡您的情绪,因此无意中抖腿。例如,如果您对开会感到紧张,但需要显得沉稳和自信,那么您的双腿可能会发抖,这是焦虑的出路,而身体的其余部分则显得专业。有时,腿部晃动是治疗轻微和严重焦虑症的唯一可接受方法。在诸如医院候诊室或法庭的环境中,奔跑,尖叫或以其他方式崩溃是社会上不可接受的。但是,仅抖腿是释放焦虑的微妙而可靠的方法。

如何停止摇腿

如果其他人的腿发抖困扰您,请不要浪费您的时间试图阻止他们。由于抖腿是一种高度潜意识的动作,因此要求某人停下来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尴尬。一个例外可能是非常亲密的朋友或挚爱的人,向您倾诉并解释他们正在尽力防止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请随时将此信息传递给他们。

您在摇腿时遇到麻烦了吗?

改变姿势

虽然我们的姿势可以说出很多关于我们的思想和情感的信息,但是改变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这些内部状态。收紧脚踝处的双腿或与另一只膝盖成直角地交叉一条腿是一种固定姿势,类似于将您的手在膝盖上折叠。在呼吸时保持此姿势可以帮助您恢复一些内在的平衡。当您在公共场所时,不必担心呼吸运动—只需确保自己呼吸较深,不要太快。

尝试新的东西

如果您经常因为无聊而抖腿,请寻找新的刺激。在某些情况下,做笔记,在纸上涂鸦,甚至写歌/诗都是一种有趣的消遣。在另一些人中,嚼一块口香糖或享用薄荷可以帮助您摆脱烦恼。 您可以在桌子底下或手中不拘一格地玩耍各种小 坐立不安的玩具,这些玩具可以帮助您保持镇定和静止。如果您真的被卡住了,一个很好的老手可以让您释放一些精力而又不会太明显。

解决你的情绪

如果您在焦虑时摇动双腿,请问问自己您可能会担心什么。是什么让您感到恐惧?现在最让您感到压力的是什么?当您感觉到这些情绪中的任何一种时,您将如何行动?一旦确定了抖腿的触发因素,就可以开始训练自己的身体,使其在发生时采取不同的动作。有时这可能很困难并且很耗时,但是有可能。关键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提前计划和练习。按照上述提示操作,最终,当您面对剧烈的环境时,您将能够更好地控制腿部运动。

确保您睡眠充足

如果晚上睡眠不足,您的身体自然会感到精力和动力全面下降。这可能导致沮丧和焦虑,最终可能导致腿部晃动。尝试在您的日程安排中多睡一两个小时,然后看看您的感觉如何。

瑜伽/冥想

瑜伽和冥想等放松技巧可帮助您减轻压力和焦虑,从而防止腿部晃动。考虑一个简短的20分钟会议,开始您的一天,结果将不言而喻。


大猫在月球


一个人习惯一坐下来就不停抖腿或者转笔,总之就是停不下来。

有一个阶段,调查研究发现,这是人体神经系统动能旺盛的体现,一般暗示这个人的性格心理是好动、激进、热烈、思维发散的……

后来逐渐发现,上述结论不准确,在安静状态下自动释放动能是一种调节方式,有利于卸掉过多的能量,达到某种平衡,反而这个人是懒散、消极、一根筋的……

估计研究还没结束,鬼知道后面会有什么新结果。


佐之


站在一个人自己的角度来说,抖腿并没有什么坏处。

只是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喜欢抖腿的下意识习惯容易招人烦招人厌。从社交礼貌相待这一角度来说,抖腿这个下意识习惯需要改掉。以免在有意无意中引起别人的反感厌恶。

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抖腿都不代表一种坏或者是一种对自身有负面作用的行为表现,甚至在生理上有缓解久坐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的作用。在生理上,抖腿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只是出于一种身体机能需要。这种身体机能需要人们还无法仔细剖析其对人体在静止状态下的身体机能运转起到什么样的明确功效。从心理上来说,抖腿可能是人心理活动下一种身体机能自我调节以为心理活动提供必要的身体机能配合。

抖腿这一行为表现是下意识的行为表现。往往抖腿的人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在什么时候开始抖腿什么时候又结束抖腿。

从人意识活动上来讲,抖腿是下意识行为,是身体机能在非意识行为下做出的一种自我调节功能。且这种身体机能的调节功能能促使人的意识活动更加高效、专注、深度的进行。所以可以理解为,抖腿这一行为表现是一个人意识活动的辅助行为。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很多人都有一种可以称之为“分心”的心理需要。既当这个人在工作或做一件事时,为了聚集自己的精力、注意力、专注度,让自己专心专注做一件事儿时,他需要有一件事儿给他提供“分心”需要。往往表现为抖腿、喝东西、吃东西、听音乐、开着视频、抽烟等行为。在他人看来这个人同时干着两件事儿似乎很奇怪,会误解他是一种不用心不专注的表现,但事实上这种同时干两件事儿的状态正是他自身处于专注于做某件事儿的心理状态。往往他的专注度较高,做事效率也很高。

通过引入这一生活中发生在不少数人身上对于“分心”心理需要的现实情况剖析,并结合前面提到的关于抖腿这一下意识行为对意识活动的辅助作用可以看出。抖腿对一个人意识活动的辅助作用是正向的而非反向的。既抖腿这一下意识行为,一是在一个人静止下身体机能调节的需要,二是在一个人高专注度意识活动下抖腿能辅助意识专注度提高的需要。

所以可以说,抖腿以及类似抖腿的“分心”下意识行为,是一个人生活中自适应心理状态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在抖腿,证明他正在有较为深入的连续的高效的意识活动。

因为清醒意识下人的意识活动基本分为三种,一种是思考型意识活动。一种是回忆型意识活动。一种是幻想型意识活动。因此,当你看到一个人在抖腿,可以判定他在思考问题,或者在幻想某件事儿,或者在回忆某件事儿。并且他的专注度较高。如果这个人正在和你进行聊天交流时抖腿,可以理解为他的聊天交流的专注度较高,或者他的情绪状态很好。

抖腿这一下意识行为之所以被人讨厌,原因基本分为两个。

一是上层社会的人因为往往有着较强的自我行为规束,以及有着较强的行为规束家教,因此这种下意识行为往往被改掉或者本身就不存在。而多数下层社会的人或者中层社会的人平时缺少较强的自我行为规束,以及缺少来自于家教的自我行为规束。因此抖腿这种下意识行为往往表现在下层社会或中层社会人群中,因此社会上就形成了一种将抖腿与贫穷联系在一起的批判说法。

二是出于人自身的潜意识安全需要。当一个人在自己面前抖腿,而自己又无法理解他为什么抖腿时,他抖腿的行为不能通过自己的潜意识安全需要的理解,进而是不是被他抖腿这一行为牵扯到自己的潜意识注意力,进而让自己心理状态极不舒服。因此会对他抖腿这一行为表现出反感厌恶等情绪活动。抖腿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一个人的自我过度表述,且这种表述无法被人合理理解。抖腿这一下意识“分心”需要不像有些人通过喝咖啡来满足自己的“分心”需要。喝咖啡可以被人在潜意识安全需要层面的理解为“这种行为是安全的,因为他喝咖啡不会对我形成任何伤害,我也理解他想咖啡所以喝咖啡”,喝咖啡这一“分心”需要能被人理解,所以就不会产生“不确定性表达”的心理状态。不会令人感到反感厌恶。

最后:

抖腿这一下意识行为表现,并不具有一个人一些低劣品质的表现功能。所以勿偏。因为这一行为容易在自己有意无意中引起别人的反感厌恶,所以有必要改掉。改掉后你的“分心”需要会表现为别的形式。所以并不会因为你改掉后自己抖腿这一“分心”需要就会导致自己有什么太大损失。


秦秦哥婚姻家庭咨询师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曾经有过抖腿的行为,有的是有意识的行为,有的却是无意识行为,那么无意识抖腿行为背后隐藏的哪一些性格心理。

1.有些人在舒适悠闲、思考问题和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会习惯性抖腿,他们抖腿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种积极的、愉悦的情绪。

比如有的人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美食,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明星,或是完成了一个很难的项目等,

都会让人心情舒畅,反映在身体上就是肢体语言会很丰富,而且幅度较大,包括抖腿、做各种胜利手势、跳舞等。

这类人性格往往比较开朗热情,积极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拥有很多的正能量,个人的幸福感更高。

2.另外有一些人在焦虑、紧张或害怕的时候也会习惯性抖腿,目的是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情绪,努力平衡身体和心理的差异。

比如有的人在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在准备上台演讲时,或是在观看一部恐怖电影时等,都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安,反映在身体上就是血液流向大腿,

时刻准备逃离这个让自己不舒适的地方,但理性又告诉自己不能逃离或是不需逃离,所以只好通过抖腿的方式代替“逃离”,形成一种心理安慰。

这类人性格中大多会有一些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容易担心自己能力有限,达不到预期,所以对生活的体验感和幸福感就比不上第一类人。

3.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经常性、习惯性地抖腿,既不是因为开心、舒适,也不是因为焦虑、害怕,他们就是纯粹地爱抖腿,只要一坐下就习惯性抖腿,有的人甚至是站着也会抖。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心理疾病由轻到重可以分为三大类:神经症、人格障碍、精神病。

这类人就属于神经症中“强迫症”这一种。

抖腿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其实只要你觉知了自己的情况,并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虽然小编把习惯性抖腿的行为做了分类和解读,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抖腿的行为并不能窥见一个人的全貌,

因此我们绝不能单凭这一点就随意对别人进行评判,甚至是贴标签,否则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身体是心灵的镜子,你心里想什么,身体会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