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水滸傳》中的兩個王婆

《水滸傳》中出現了兩個王婆,並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中的那個王婆,而是兩個媒婆。

《水滸傳》中的兩個王婆

第一個王婆是給宋江介紹老婆的王婆。宋江樂善好施,扶危濟困,被稱為“及時雨”。王婆把閻婆娘倆介紹給他,原來閻婆閻公一家從東京來,到山東投奔一個官人,沒遇到,流落鄆城縣。閻公教女兒閻婆惜學唱曲兒,鄆城縣的人不喜歡風流宴樂,一家人孤苦無依。閻公得病死了,沒錢出殯。王婆就把閻婆娘倆介紹給宋江,要宋江給她們施捨棺材錢。

《水滸傳》中的兩個王婆

宋江出手大方,給了十兩銀子。娘倆買了棺材,埋了閻公,還剩下五六兩。閻婆問王婆,知道宋江沒老婆,就想把自己女兒閻婆惜嫁給宋江,還說自己女兒從小就會唱曲,“從小兒在東京時,只去行院人家串。那一個行院不愛他。有幾個上行首,要問我過房幾次,我不肯。只因我兩口兒無人養老,因此不過房與他。”央求王婆給做媒。王婆滿口答應,憑藉媒婆特有的撮合山的嘴,把事情辦成了。宋江買了閻婆惜最外宅,並沒讓父親和弟弟知道。宋江端的是非常有錢,不出半個月,把閻婆惜打扮得滿頭珠翠,遍體金玉,閻婆也有了一些體面的衣服穿。王婆的媒算是保定了,還促成了宋江的婚姻。可是就是這一段有著不小年齡差距的婚姻,給宋江埋下了隱患。他們本不般配,只是閻婆娘倆貪圖宋江的錢財,而宋江也貪圖閻婆惜的年輕貌美,可惜他不喜歡女色,很有可能是他招架不住,就漸漸疏遠了,由此才引來張文遠,和閻婆惜通姦。宋江也知道,但他忍了,當閻婆惜拿著晁蓋的書信要挾宋江的時候,宋江怒而殺惜,成了逃犯。這段婚姻算是孽緣,被王婆硬撮合到一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後果。王婆從中周旋,肯定沒少要錢。

《水滸傳》中的兩個王婆

第二個王婆就是撮合西門慶和潘金蓮的王婆。本來潘金蓮和西門慶沒有交集,只是當潘金蓮放窗戶的時候,支窗戶的叉竿落下來,打在西門慶頭巾上,才有了交集。西門慶正待要發作,回過臉來看時,見是個生得妖嬈的婦人,先自酥了半邊,那怒氣直鑽過爪窪國去了,變作笑吟吟的臉兒。間壁的王婆正在局子裡水簾底下看見了,笑道:“兀誰教大官人打這屋簷邊過,打得正好!”為什麼王婆說打得正好?因為王婆就是靠說媒生活的。雖然她也開茶局子,賣茶、賣酸梅湯、和合湯等東西,但她說媒也是一項重要的經濟來源。王婆說媒沒有什麼道德約束,書中寫道她的手段:“開言欺陸賈,出口勝隋何。只憑說六國唇槍,全仗話三齊舌劍。只鸞孤鳳,霎時間交仗成雙。寡婦鰥男,一席話搬唆捉對。解使三重門內女,遮麼九級殿中仙。玉皇殿下侍香金童,把臂拖來;王母宮中傳言玉女,攔腰抱住。略施妙計,使阿羅漢抱住比丘尼;稍用機關,教李天王摟定鬼子母。甜言說誘,男如封陟也生心;軟語調和,女似麻姑須動念。教唆得織女害相思,調弄得嫦娥尋配偶。”

《水滸傳》中的兩個王婆

王婆的嘴最厲害,對男女的殺傷力很大,尤其是那些不算正常戀愛、婚配的男女,王婆從中起了發酵的作用。本來兩個人可能沒什麼事,都恪守著封建道德,可是經王婆一撮合,兩個人就有了事。王婆乾的並不是光明正大的媒婆行當,而是專門撮合那些不正當男女關係,從中謀取暴利。他看到閻婆惜的叉杆打在西門慶頭巾上,就說打得正好,因為生意來了。他正好撮合西門慶和潘金蓮的男女關係,還從中賺取西門慶的錢財。西門慶只是覬覦潘金蓮的美貌,潘金蓮只是看到西門慶比武大郎好,並沒有什麼非分之想,經由王婆撮合,兩個人終於走到了一起,成就了一對狗男女。當西門慶問王婆雜趁是什麼時,王婆誇口道:“老身為頭是做媒,又會做牙婆,也會抱腰,也會收小的,也會說風情,也會做馬泊六。”西門慶答應王婆,她做成這件事後,再給她十兩銀子作為答謝。王婆貪圖西門慶的錢財,努力促成這段孽緣。她教給西門慶勾搭潘金蓮的絕技:“大官人,你聽我說。但凡捱光的,兩個字最難。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驢的大行貨;第三件,要似鄭通有錢;第四件,小,就要綿裡忍針忍耐;第五件,要閒工夫。此五件,喚做‘潘、驢、鄧、小、閒’。五件俱全,此事便獲著。”西門慶道:“實不瞞你說,這五件事,我都有些。第一,我的面兒雖比不得潘安,也充得過。第二,我小時也曾養得好大龜。第三,我家裡也頗有貫伯錢財。雖不及鄧通,也頗得過。第四,我最耐得。他便打我四百頓,休想我回他一拳。第五,我最有閒工夫。不然,如何來的恁頻。乾孃,你只作成我完備了時,我自重重的謝你。”西門慶每走一步都要加上重謝王婆的話,讓王婆心花怒放,藏起良心,幹起馬伯六的勾當。

《水滸傳》中的兩個王婆

何謂馬伯六?撮合不正常男女關係的人,古時謔稱為“馬泊六”,又稱“馬八六”、“馬百六”,意同“牽頭”, 宋元間在民間十分流行的一種“隱語”,大略是用“馬”比喻婦女(如今東北還叫暗娼為“馬子”。)玩女人上手了,就叫“入馬”,而從中撮合之人被習稱為“馬泊六”,即今日所謂“拉皮條”者。 這種角色通常皆是貪戀錢財、見慣世情的三姑六婆之類的人來擔任。因此,她們 “穿針引線,拉攏撮合男女私情”,從中得到好處,是不少私通姦情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因這事多是女人來撮合,她們也就被稱之為“王婆”。

《水滸傳》中的兩個王婆

王婆對西門慶說:“若是大官人肯使錢時,老身有一條計,便教大官人和這雌兒會一面。只不知官人肯依我麼?”西門慶當然滿口答應。她教給西門慶如何勾搭潘金蓮,再把潘金蓮約出來,要她替自己做送老的衣服。西門慶可以趁機而入,和潘金蓮搭話,邀請潘金蓮喝酒,再故意掉落筷子,趁機捏潘金蓮的腳,藉此可以把潘金蓮弄到手。當西門慶依計而行,和潘金蓮一番雲雨之後,王婆突然推門而入,以撞見姦情相威脅,如要不聲張,就讓潘金蓮每天和西門慶相會。如此一來,王婆成功地促成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的姦情。如此不顧道德風化的王婆,最後被武松帶到縣衙,判了剮刑。

《水滸傳》中的兩個王婆

兩個王婆,第一個王婆還有些道德,並不知道以後宋江殺惜的事,只是促成了買賣婚姻;第二個王婆簡直就是壞人了。民間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王婆本來可以充當月下老人牽線搭橋的角色,卻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當然,媒婆的嘴是最信不過的,媒婆的不正當伎倆和媒婆職業特點有關——————為了錢不擇手段。但是,也有好媒婆,也有促成好姻緣的。只是,兩個王婆做的都不是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