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单位领导一有要事就想到你,但你的个人进步他从不放在心上,你该怎么办?

剑客谈教育


【职场笔杆子创业】独特观点:单位领导有“要事”时就会想到你,事关“个人进步”却从不把你放在心上,可以看出五点信息:(1)领导有“要事”时,能够承接担子的只有你,换言之,你就是“干活”的,你的作用就是给领导脸上“添彩”的;(2)事关“个人进步”,是一种委婉的提法,本质上就是“提拔晋升”;(3)升迁职位时,领导从不考虑你,这正是“君子不器”的道理,因为你在职场中被贴上了固化的“标签”;(4)有一个“职场怪像”,越是被领导倚重的员工,领导越是卡得紧,只要找不到替代你的员工,领导就不会让你走,不会提拔晋升你;(5)被领导欣赏的员工,往往有一个“沉淀期”,不能一上来领导就提拔你,这是不现实的“臆想”。

单位领导一有要事就会想到员工,但是从来有“好处”时就会忘了这位员工,职场中这类领导不在少数。这种关系很像职场交际当中,有的同事一有难处就会想到你,遇到事关个人利益时,想到的却是别人,从来不会为你考虑。作为当事人,内心肯定会“心存芥蒂”,产生意见,觉得自己“委屈”,付出了却没获得应有的回报,内心的天平有些倾斜,自然不快。职场中,干活有你、好处没你,这类现象并不鲜见。但是,作为领导比较倚重的下属,如果单位一有重要工作领导就会将任务交付于你,作为下属应该感到“幸运”,因为凡是“大任务”,必有“大历练”,本领的提升才是员工价值所在,职位只是一种外在的“见证”和“陪衬”,有了更好,没有不强求。很难看到,一个能力强、业务精的下属,结果没有获得提拔。要明白,领导不会随随便便提拔一个人,不经一番历练、打磨和考验,职位不会轻而易举地就会到来。

我将围绕“领导一有事就想到你,但个人进步的事从来不放在心上”的职场问题展开论述,着重从能干活的下属、晋升提拔的条件、职场被贴标签、领导会不会放手、沉淀期的付出五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下面的回答可以作为类似职场问题的标准教材来使用和参考:

一、“干要事”不等于“被提拔”

题主说,领导一碰到“要事”就会想起某些员工,但是员工“个人进步”的事从来不放在心上,从这句话中可以读出三点信息:

1、“做事”的态度

员工可能陷入一种“职场假象”:领导一遇到“要事”,就会想起自己!

这句话本身就有两点矛盾之处:(1)“要事”的标准是什么?根据我的职场经验,领导决定将工作如何布置,是根据工作的分管领域来安排的,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想交付谁来办理就交给谁来办理。所以,是不是“要事”,还要另说。

(2)领导将要事交给自己,一个“一”字就凸显出了次数和频率,似乎员工已成为领导“倚重”的下属了,这是员工自己的看法,还是领导或者同事说的。

所以,员工做事的态度,似乎带有某种“目的性”和“动机性”,并不是纯粹地为工作而工作。

很简单,作为员工,领导布置下来任务,接过手,拿来干便是,不需要思考别的,否则,复杂的心思会影响实际工作的开展和对领导的评价认知。

2、“回报”的心理

俗话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身在职场,同样如此,本本分分干好本职工作,履职好基本职责,才是首要。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企业给员工支付工资,员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事实就是如此。

但是,员工如果觉得领导很“倚重”自己,觉得自己承担了很多重要工作,似乎为单位付出的较多,给领导出的业绩也多,自己是不是可以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回报。如果员工心存这种意识,在职场中工作就会很累,莫名的压力会随时压着自己,让自己喘不过气。

作为员工,我想说:只管付出,莫问回报,火候一到,啥都能来。

3、“埋怨”的情绪

员工“个人进步”的事,领导从来不放在心上,这句言辞充满了“埋怨”的情绪。

职场中,如果员工是抱着这种情绪去工作,势必会影响自己在职场的发展,影响自己对领导的看法,影响自己的职场业绩。

职场中,“个人进步”说白了就是“提拔晋升”,这是所有人都在死死盯着的事情,竞争的激烈程度、背后的人脉较量、关系的错综复杂、领导的各方压力等,不是说员工能干事就一定能获得提拔。

所以,员工提拔晋升的事,有时候并不是领导想让谁升就能升的,内外部的压力和干扰,并不是领导不想,而是处处受到牵掣,需要综合考量。

二、“君子不器”暗示领导“不肯放手”

孔子曾教育职场人,在职场发展一定要谨记一条原则:“君子不器”!

何谓“君子不器”?直白地讲,就是一个员工在职场中,不要“单向发展”,而要“多维拓展”,千万不能让领导和同事都觉得,你就是干什么工作的,一旦被贴上固化标签,那么员工在今后的职场发展道路上,走得将很窄很慢。

试想:走一条道路遇到的机会多,还是走N条道路碰到的机遇多?答案显而易见,“君子不器”的原则,就是告诫职场人,在职场打拼中一定不能走单条路,而要多条腿走路。

不得不说,职场中有一类领导,私心较重,一旦遇到用起来比较顺手、还能时常为自己添点业绩的员工,这类领导就不会轻易放走员工。哪怕身边有唾手可得的机遇,这类员工也不会将机遇送给员工,而只会将员工留在身边。

所以,“君子不器”的逻辑演推就是“领导不肯放手”,因为员工在固化的领域越走越窄,但是业务能力和水平却是越来越专、越来越高、越来越容易出业绩,领导用得顺手、用得舒心、还能时时出而业绩,将员工充当为自己晋升提拔的“垫脚石”,似乎是一些领导的思想和行为。

【举个案例】:

我现在单位的领导,很开明,想得也很透彻。对于有才能、有想法的员工,但凡上级抽调谁来干工作,他从来都不会“挡一下”,总会痛快地签字批准。他经常爱说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的过客,但凡有能力的员工,只要有更好的平台,他都会支持,不会因为自己的工作和业绩而阻扰年轻人的发展。”

如果员工遇到这样的领导,不用质疑,纵然没有坚守“君子不器”的原则,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领导也会大力支持的。不会死死抓住不放手,因为自己的职场发展和提拔机会。

三、付出再沉淀,侧面稍提醒

1、沉淀再付出

面对领导交付的工作,不管是“要事”,还是“平事”,无关键要,重要的是将工作完成好,尽量超出领导的预期,提升工作的标准,才会有质的提升。

退一步讲,纵然领导有心想提拔你,但是火候不到,或时间不够。很多时候,职场提拔晋升的事情,并不是领导一个人就能拍板的,需要一个综合环境来做铺垫。否则,就算领导想提拔你,如果只是领导等少数人支持,就会显得“孤掌难鸣”,达不到预期目的。

我的建议是:提拔晋升,不是由员工来评判的,而是由领导来决定的,很多时候还需要外力的借助才能实现。所以,员工不要考虑自己能不能提拔,而要想想自己付出了多少。任何事情,都是由“量变”才能引起“质变”的,没有长期的工作付出和积累,想要升迁进步,谈何容易。

因此,员工需要坚持的原则就是“付出再沉淀”,持续性地埋头付出,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厚自己的经验,提拔升迁的事情不要太在意,也不要过多考虑,因为不是由自己能够决定的。

2、侧面稍提醒

假如员工已经兢兢业业在岗位干了五年以上,或是员工遇到了那种只想自己升迁不想下属进步的领导,那么作为员工,就应该进行侧面提醒。

以我的职场经验,提醒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正面提醒,二是侧面提醒,三是随机提醒。

(1)“正面提醒”,就是开门见山,员工直接向领导表明,自己还想再进一步,还想继续成长;

(2)“侧面提醒”,就是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委婉地点醒领导,让领导接受到自己的信号;

(3)“随机提醒”,就是员工借助工作中的合适机会,向领导巧妙地传递出自己的内心想法。

四、升迁提拔的渠道

员工既然能够承担公司的“要事”,那就说明员工的能力没问题,而能力就是资本,这一点在职场很明显。

如果员工经过“付出的沉淀”和“侧面稍提醒”前后两个程度的行为,都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或者说领导压根就没想提拔员工。那么,作为员工,要记住以下两原则:

(1)从“事务”中解脱出来,朝着“人际”的方向发展

职场中,有一类员工很容易陷入“事务主义”中,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勤奋、很忙碌,但是工作却没亮点和业绩,职位更没有变动。

对于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员工要从“事务”中跳脱出来,不要一味地陷入工作中,而要懂得“人情世故”。

成功的职场人,在升迁提拔的道路上,都有相似的一点经验:“事务主义”员工,永远在执行层面琢磨,而成功的职场人,习惯于既琢磨人,又琢磨事,而且琢磨人的精力和时间要多得多。

(2)摆脱“面子”的掣肘,升迁提拔也需要“经营”

埋头干活的员工,大多数都是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中规中矩的员工,“面子”貌似是他们最在乎的,为省钱提拔“走关系”,似乎他们又瞧不起。

其实,哪一个职场人不想获得提拔晋升,只是碍于条件的限制,无缘而已。

所以,很多性格内向的员工,内心其实也想有个职位,毕竟是身份的证明和价值的彰显,谁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然而,这类员工却迟迟不肯付出行动,或许还在内心矛盾地否认或轻视走关系的行为。

不管员工如何想、如何做,我只想说一点:职场中,员工要想获得提拔晋升,就需要在“经营”二字上下力气。

结尾

单位领导一有“要事”就想到了员工,却从来不把员工“个人进步”的事放在心上,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要事”、“经常”、“进步”。要事,员工的主观认知正确与否,值得商榷;经常,说明员工是领导比较倚重的下属;进步,就是提拔、晋升和升迁。

从这三个关键词中,可以看出三点信息:一是员工“做事的态度”,掺杂了利益的元素;二是“回报的心理”,从开始做事的那一刻起,就高高地举起了预期的牌子,期望太高了;三是“埋怨的情绪”,让员工的正常工作受到了干扰。

基于这三点信息,员工需要明白:(1)态度要端正,企业和员工的雇佣关系,本来就是履行职责而已;(2)沉淀再付出,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在工作量的付出中也同样适用;(3)侧面再提醒,委婉地表达自己想要进步的想法,未尝不是一种提拔的路径。

因此,员工需要从“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一部分精力和世间投入在人际关系当中,尤其是要处理好自己与领导的关系;要能够摆脱所谓的面子,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要懂得经营,尤其是在事关个人利益的面前,更要拼一拼,更要竞争一番。

—END—

【职场笔杆子创业】始终相信:“一支笔足以撬动职场,一支笔足以结识你我!”我是【职场笔杆子创业】,以我11年的职场经验为你解疑释惑。如果你觉得我的建议有用,希望【关注】点赞、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