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海外抗疫,大鍋中藥在歐洲開煮”,戰略輸出中醫藥文化正當時

隨著病情在意大利的蔓延,一體化水平較高的歐洲面臨新冠病毒的擴散辦法並不多,如果下一步疫情影響繼續擴大,大家再想起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慘狀,可能已經為時已晚。

中國應對疫情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西方國家也在借鑑中國經驗。國內已經驗證了中醫藥在預防和緩解輕中症病症的作用,匈牙利是第一個煮大鍋中藥進行預防的國家。

匈牙利僑胞介紹:大鍋中藥在匈牙利非常火,從27號開始,每天上午11點開始連續七天在布達佩斯八區“歐洲廣場商貿中心”和十區“唐人街商貿中心”免費提供贈飲,因為需求量逐漸增大,一些中餐館也加入了義工行列,協助兩位博士熬製中藥。陸陸續續有歐洲其他國家的華人開車過來喝藥茶,裡面還有不少外國人。

僑胞還介紹大鍋中藥是陳震博士和張慶斌博士聯手研究改良的。陳博士和張博士是歐洲中醫藥界的領軍人物,他們根據歐洲氣候,還有華人與歐洲人身體素質也不同,熬製的藥方來自張仲景的《小建中湯》加味而成,

看著已經有上海醫生遠赴伊朗指導抗疫的消息,隨著疫情“主戰場”外開闢“分戰場”,在其他國家根本無法對中國“舉國抗疫”體制“抄作業”時,作為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者,我們究竟如何幫助受疫情蹂躪國家,值得研究,而中醫藥應該是個很好的加分項。

對此,我們應提前預判,要論怎樣“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理念”,沒有什麼比在其他國家疫情之下雪中送炭更有意義的事情了。如何總結當前抗疫中的有益經驗,形成國際通行的診療標準,在滿足國內抗疫需要的前提下,對“切身需要”我們幫助的國家予以必要支援,是當下的緊要課題。

兮福兮,既然目前還沒有一種特效藥,為什麼不試試中藥呢?鍾南山院士也說:“我贊成中醫藥應用到預防和輕中症中的緩解,只要沒有明顯副作用,就可以大膽用”。如今,中醫走向世界有了很好的窗口期,我們應抓好這次機遇,集中攻關,進行針對不同國家的實驗,嚴格完善標準,

另外,不知道中醫藥管理部門有沒有可能性緊急協商運一批中醫藥過去協助僑胞,畢竟前期他們把買到的醫療物資都運回國支援抗疫,現在也到了我們回報他們的時候了。

“海外抗疫,大鍋中藥在歐洲開煮”,戰略輸出中醫藥文化正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