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違背良知的程度越深,自省帶來的痛苦就越大

實際上,大部分人——包括那些不是和尚,不信仰宗教的人——都在嚮往神性。比如說,很多人都希望能幫助別人,希望自己的存在有價值、有意義,希望自己能發揮某種正面的作用,不希望自己只是平平庸庸地活著,也不願意活得跟世界毫無關係。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對自己的要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都有自己必須遵守的一套標準。

人與人的追求不一樣,底線也不一樣,相同的是,違背良知、打破底線的時候,每個人可能會歉疚痛苦。有的人守不住自己的底線,又不想承受那種痛苦,就會選擇逃避,以冷漠來換取表面的寧靜與充實。但總有一天,他們會發現,自己追求的一切都非常善變、無法永恆、毫無意義,就會生起一種強烈的厭倦感。這時候,他們的很多欲望就消失了,就會開始反省自己。違背良知的程度越深,自省帶來的痛苦就越大。然而,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痛,人才有可能昇華、有可能感受到愛與善、有可能活得像個真正的人,而不是慾望的傀儡,或者精神空洞的木偶。

—摘自《前言後記》雪漠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