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区块链狂欢,虚拟骗局的背后如何不当韭菜?

文|东东

每一个新概念、新技术的出现,都会有人前赴后继地往里面涌,而最开始利用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往往都是一群骗子,对于概念的理解大多数人恐怕都只知道个一星半点,在大众都不理解的情况下,他们反而显得学富五车,这就是常人眼中的大佬。

毋庸置疑的是区块链已经成为了当前市场上的超级热点,很多人趁着大众对其的不理解,趁机大势薅钱。

不管是人们眼中的大佬还是普通韭菜,他们的真实想法都是这东西到底怎么赚钱。这一切的推动势必和各大媒体以及互联网消息脱不了干系,总有报道说比特币又上涨多少了,区块链又火到什么程度了,各大互联网公司都纷纷加入了......

每个人都想从中获利,都想在区块链这块红海里扑腾几下,但你想获利就得先交学费啊,于是这部分人就成了大佬们眼中所谓的韭菜,对大佬来说,赚那些想赚钱的人的钱,是最赚钱的方式,于是什么区块链、ICO、挖矿就这样炒了起来......

什么是区块链和挖矿

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区块链采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现有数据不被篡改,采用共识算法来对于新增数据达成共识。

(说人话)如果不够通俗,可以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分享过的关于区块链的简单解释。

区块链狂欢,虚拟骗局的背后如何不当韭菜?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传统中心化的方式不一样,因为它没有中心,或者可以说人人都是中心;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即每个节点都会同步整个账本的数据,而不只是将账本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

打个比方,我们日常生活的网购,选中商品下单后所支付的钱首先会打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卖家发货到买家确认收货以后,第三方支付平台才会把钱打到卖家账户。

这个购物的场景如果由区块链技术来做支撑则大有不同,这个时候买家和卖家可以直接交易,不需要任何第三方支付平台。

当买卖双方发生交易后,系统会通过广播的形式发布他们之间的交易信息,收到这条信息的人在确认信息无误后会记录这笔交易,即收到信息的人为这次交易做了数据备份。

假如订单出现了问题,还有无数台机器记录下了交易信息,则不会影响此次交易的信息。

讲到区块链不得不提的是比特币,但必须先搞清楚一个问题,比特币是区块链,但区块链并不是比特币。这就好比苹果是水果,但水果不是苹果是一个道理。

其实不管是区块链也好,比特币也好,大家关心的更多是币本身,都关心哪个币更加赚钱,该怎么加入其中。

就像上面举到的购物的例子,同样是交易,运用到区块链上面,所有人都知道买家付了款,你想达赖不发货肯定是不行的,说白了区块链解决了一个信用的问题。

总的来说,区块链的愿景是好的,它想让世界变得美好,但在我看来,至少在当下,很多人打着让世界变美好的幌子大肆圈钱,完全把区块链的愿景抛在脑后,由此形成的区块链金融骗局、把韭菜割了一波又一波。懂得如何识别骗局,练就识别真假币的火眼金睛变得至关重要。

至于什么是挖矿,说白了比特币挖矿就是在贡献自己的计算资源。

对挖矿的人来说就等于电视里常看到的某某地发现了宝石,市民争先恐后刨地找食。而发布有宝石消息的人是想把这块地开垦了的农场主。

你们刨地找食,顺便帮我把地给开垦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虚拟币、ICO是怎样一个骗局

ICO 是一种基于区块链进行资金筹集的方式,目前市场上的ICO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股权众筹,一种是代币发行。

ICO其实和IPO有点类似,逻辑上来说像个众筹,但是众筹给的是股份,ICO给的是发行的一个虚拟币。

比如说我自己发行了一亿个大傻币,售价一块钱一个,我拿出一千万个在市场上去卖,我就可以融到一千万,这个币放到区块链上,你们就可以用这个币来交易,这就好比是我发行的一支股票。

ICO具有货币稀缺的属性,不需要承兑,单靠一个白皮书就可以交易。这种项目和风险投资有点类似,你什么都没有肯定没法融资,但是如果你ICO了,你就是买了我的币,你可以炒币,至于结果如何这并不重要,只要有人买你的币,你就可以赚钱。

加上国人的赌性做支撑,火爆那也是“理所当然。”买的人越多,价格就越高,只要不是最后一个接盘的,赚个十几陪的很正常。

听过一个很让人捧腹的项目,有人众筹去寻找七龙珠,找到后就可以召唤神龙,凡是参加ICO的,愿望都能够实现,没想到还真的发行成功了。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骗局,只是大家都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一棒罢了,这和那些热衷庞氏骗局,想要以此圈一波钱的是一样的。

像上面提到的一样,ICO的成本是很低的,有人就在网上教你使用以太坊十分钟搞定ICO,整个项目最复杂的是写白皮书,只要在电商平台上花几百块有的是人帮你写。

然后伪造官方机构做站台背书,他们把自己发行的虚拟货币包装得十分高大上,以此来打消投资者的顾虑。

这种伪造官方机构做信任背书的例子也很常见,在2017年的亚欧币传销骗局中,受害人张先生投入一万元成为亚欧币的会员。本以为自己购入的资金会在指定时期连本带息返还,却不料该货币是通过公司层层包装的骗局。

最终,亚欧币在10个月内吸金40亿,会员发展到将近5万人,不仅骗了很多投资者,还破坏了某些政府机构的名声。

正是这些发行虚假虚拟货币公司的层层包装,才迷惑了众多的投资者。

对于大众来说,要想对虚拟货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比较困难,所以不法分子抓住这一点,以“高额返利”等噱头大肆编造虚拟货币的传销式骗局。

他们在发布一种全新的币种后,以“短时间低门槛高收益”等为推广头号,吸引投资者入局,随后再通过人工操控把价格炒高,等到时机成熟,就会集中抛售,到那时投资者必将血本无归。

2016年,中华币开盘售价35元,不到一小时,价格就跌到1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最终跌到5毛钱,导致无人接盘,很多投入重金的用户最终血本无归。

还有曾经的万福币,上线两个月时间,吸纳金额高达20亿元,13万投资者被一开始描绘的美好愿景吸引,但结局却令人唏嘘。

总的来说,ICO 是融合了货币,股市,庞氏三大经典金融骗局的终极产物,这东西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金融局了,不好说是骗局,因为是不是骗局,你要看结局,但目前来说,大多数人还只是充当了韭菜的角色。

如何不当韭菜?

对于当前全球市场上发行的虚拟数字货币来说,比特币的售价算是最高的,由此也衍生出了很多打着“数字货币”旗号的企业币、传销币。各种琳琅满目的币种相继出现,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进行投资。

对于当前火热的虚拟货币,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大趋势,都想选择一些真正的数字货币进行投资,在里面分一杯羹,每个人都不敢保证投资任何一种货币能百分百赚钱,但是投资前擦亮眼,注意识别货币的真实性,对于投资虚拟货币的人来说是必须要懂的。

首先,数字货币是公开开源代码的,去中心化的,并且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挖矿的,很多公司发行的币都不公布开源代码,还有就是这些币只能自己公司的玩家才能挖矿,所以像这种币根本不算是数字货币。

其次,数字货币要在两个以上的国际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因为只有在两个以上的交易平台才能说明这个币种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样玩家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假如一个平台关闭了,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平台进行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玩家最大的保障。

一些企业发行的币,不管是交易方式还是发行量都是公司说了算,这一切的风险都掌握在公司的手里,假如有一天公司倒闭的时候,用户购买的币就会变得一文不值。所以,各位投资者应该尽可能的远离企业币,选择真正的虚拟货币进行投资。

区块链狂欢,虚拟骗局的背后如何不当韭菜?

在币圈,永远要记住一句话,只有真正的开源数字货币才有收藏和投资的价值!

总之,数字货币只是一个工具,关键还得看你怎么玩。在我看来,现在大部分人只是把数字货币当做了一种传销的工具,凭空造币,大肆虚假宣传,最后圈钱跑路。

也提醒大家,不懂虚拟货币的最好不要去碰,这里面的水很深,骗局更是屡禁不止。

自从当前市场上售价最高的虚拟货币比特币成功进入大众视线吸引一大批玩家入局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盯上了“虚拟货币”这颗摇钱树,由此诞生的一系列企业币、传销币等虚拟货币层出不穷。

实际上,这些借着新概念、新技术诞生的互联网虚拟货币已经不可能再有像比特币那样的革命性,他们的出现更多的是偷天换日的、具有庞氏骗局的金融骗局,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互联网金融中的一大毒瘤。

总之,币圈很乱,不懂就不要轻易尝试,避免沦为这场虚拟骗局中的韭菜。懂的人也要看清棋局,只有看清棋局,才能在不当韭菜的前提下看清这场新概念引发的世纪狂欢。

对于区块链究竟能不能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美好,一定程度上我还是相信的。

虚拟货币和区块技术确实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才导致了这场新概念的资本狂欢。

但对于当下,太多人盯上这颗摇钱树,他们偷天换日,凭空造币,赶在狂欢结束之前,收割夕阳下的最后一波韭菜。

知乎上看到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经过作者授权转载,在此分享给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