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军统戴笠领导的特务到底有多少,这些特务是怎么样存在的?

钱包空了怎么办


“特务”实际是一个中性词,可以理解为执行特别任务或特别勤务的人员,戴笠的军统局特务分为两种,即公开特务和秘密特务,所谓公开特务,是指在军统局本部和其它由军统掌握的权力机关工作的人员,注意军统是现役军人,是必须有军衔或军阶的,否则就是编外人员。



这些公开特务就是戴笠死后转隶于郑介民“国防部二厅”的部分,它包括军统局八大处室、局属若干大小专门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特别警卫组、特种邮电检查处、水陆联合检查处、财政部缉私署、外交部护照科、驻国外使馆武官处、货运管理局等等,人员公开执法以及活动,统由军统局指挥。

另外,为了履行军统监视军队的责任,军统在陆军总司令部、各战区、各集团军级单位都设有公开的调查室,在各地区和各大城市的警备司令部设立稽查处(二处),名义上归所属单位和军统双重领导,实际上他们只对军统局本部负责,是戴笠掌握军队动向的主要工具。



秘密特务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军统设在各特区和各省级站,比如抗战时期的上海区、华北区,以及天津站、云南站等等,区和站之下,是各中小型城市的“组”,同时军统还成立了一批海外站点,比如越南站、香港站和巴黎站等。

秘密特务的第二部分是军统安插在国民党政权中党、政、军各部门的隐蔽特工,负责收集各方资料和秘密监视内部,轻易不暴露军统身份 ,其中不少秘密特务由戴笠和毛人凤亲自掌握,所以这部分人员数量极难统计,估计也就戴笠和毛人凤了解准确数字和联系方式。

秘密特务的第三部分就是打入我方的潜伏特务了,普通级别的由局本部领导,高级潜伏人员同样只由戴笠和毛人凤直接领导。由于戴笠死的比较突然,所以大批秘密或潜伏特务名单仅有毛人凤全盘清楚,这也是蒋介石选择毛人凤接班的一个重要原因。



秘密特务部分,戴笠死后全部划归新成立的“国防部保密局”领导,军统实际上被一分为二了,再不复抗日战争时期的庞大势力。

根据各方资料,军统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公开与秘密特务的总数约为50000人左右,但准确的数字是不可能被公布的,因为涉及到许多秘密人员,到台湾后,蒋经国还再跟毛人凤追要秘密人员名单,可见戴笠的网布的有多大。


度度狼gg


戴笠堪称情报界的天才,他无师自通,一手建立了军统。无论说他是特工之王也好,还是中国的盖世太保也好,但他一手建立的军统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做的贡献是无可磨灭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军统这个组织的神秘面纱。

一、军统的特务有多少人?根据后来投降的军统大员沈醉回忆:在抗日战争时期,军统有全天候工作的在册特务45000余人,但是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其中有18000多人牺牲,可谓相当的惨烈,并且还有忠义救国军、中美合作所等附属人员20余万人,这些附属人员在抗战的时候牺牲的人更多。

二、军统特务是以怎样存在的?军统的组织形式是局-区-站-组-队,有的地方设有相当区、站的办事处。组是军统局特工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任务不同,组又分普通组、潜伏组、行动组、策反组、随军组、防谍组、组等。每组通常由十人左右组成。军统特务无孔不入,他们分布到中国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特务无孔不入,以各种身份作掩护,他们如幽灵一样遍天下,神出鬼没。接下来,用两个例子来介绍军统特务是怎样存在的。

戴笠为了对胡宗南进行监视,他宁愿把自己喜欢的浙江警校美人叶霞娣送出国学经济,回来当了大学教授,以此把她培养成胡宗南期待的“像蒋夫人那样”的妻子。戴笠手下的另一个号称“裙带花”的美女特务向影心多次以美人计立功,例如她刺杀殷汝耕时候,通过美人计成为殷汝耕的小老婆兼秘书,差一点就刺杀成功,后来事情败落被抓,神通广大的戴笠硬是通过内线将向影心给就出来了,可见军统的特务有多牛,真的做到了无孔不入呀!

三、军统特务的训练:军统的特务在军统训练班里学习,一般要掌握射击、爆破、下毒、电讯等多种技术,还必须接受三民主义等思想。戴笠更是在抗战时期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针尖不能两头尖”为训,规定战时特工不许结婚。

四、抗日功绩:抗战时期,军统建立抗日锄奸队,参与并制造了大量的锄奸活动,令日伪人员闻风丧胆,比较出名的是刺杀汪精卫、张啸林、日本天皇特使高月保等罪大恶极的日伪重要人员。军统还建立了忠义救国军、中美合作所的附庸势力20余万人,在敌后进行骚扰、牵制日军以及为抗战提供情报信息。军统还建立密码破译机构,成功地破译了日军密码,将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提前通知美国。后来美国从戴笠那里学会了破译日本海军密码,这为美国取得中途岛之战以及彻底改变太平洋战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总之,戴笠领导的军统在抗日战争时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并为抗战立下了无可磨灭的卓越功勋。

在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意外死亡后,军统原来的特务机构发生了剧变,军统的人员编制由之前的几万人缩减到几百人,军统逐渐走向没落。军统是一个复杂的复杂,它既做过很多坏事,也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军统这个复杂的组织,既看到它的罪恶,也要承认它对抗战胜利有着无可磨灭的贡献。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关于军统戴笠到底有多少特务呢?

其实没有明确的数量,但是如果说到戴笠手底下有多少人给他干活呢,就有记载了!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他手底下这些人全是他的特务!

美国战略情报局曾经调查过戴笠,并且调查认定戴笠的手底下有十八万便衣特工、七万武装游击队、两万别动军、一万五千人的忠义救国军和在中国沿海为数四万有组织的海盗,加起来共计有三十二万实际或潜在人员,平均每天有四万人在二十四小时的为戴笠工作。

那这些特务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

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戴笠的情报人员在活动,包括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台湾、暹罗、马来半岛、南太平洋群岛、西兰、缅甸和印度等地。

到了抗战后期,戴笠的特工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战略上都无处不在。甚至在日本本土的东京皇宫里就有戴笠的卧底。

看过功夫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里面有句话叫:‘’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这些特务隐藏起来,只为了戴笠一声令下,怕是天王老子也要退让几分!


小小历史真难懂


1938年,军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抗战中,军统局迅猛发展,军统局外勤单位发展为三十多个区站,三百多个工作组(队)及多个直属工作组。所辖在编人员从抗战前的三千至四千人急速扩增为七千余人,1939年后军统局的势力更伸向国外东南亚地区,在越南、缅甸、菲律宾、印度、马来亚等国建立了组织。

1942年后到抗战胜利前,军统局人员发展到五万余人,另有特务武装部队近二十万,戴笠的特务势力一时发展到了巅峰。


海东青奉天


1.军统的来历。

“军统”的前身是力行社下辖的特务处;力行社是仿照纳粹德国的褐衫军、而建立的坚决维护:“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而从事情报特务活动的组织,也称 蓝衣社。戴笠是其下辖的特务处处长。只听命于蒋介石专门为其从事打击政敌的暗杀活动。戴笠是蒋介石的同乡,黄埔军校六期肄业,虽然资历低,但因其忠心得以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委以重任。


1938年与中统分家后,军统局由副局长戴笠实际主持工作,戴笠死后军统局改组分为:“国防部第二厅”和“国防部保密局”,由毛人凤担任局长。

2.军统的建制。


局的组织形式是局、区、站、组、队,及办事处。组是军统局特工组织的基本单位,每组十人成员。由于任务不同,组又分普通组、潜伏组、行动组、策反组、随军组、防谍组等。 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军事情报、党政情报、电讯、警务、惩戒、训练和策反等八处、六室、一所等下属机构。

抗战期间,军统局在戴笠的策划下组织其手下的四大金刚刺杀了倒向伪政府的张敬尧、鸩杀了臭名昭著的倒戈将军石友三、暗杀大汉奸殷汝耕、袭击华北头号大汉奸王克敏,千里追杀汪精卫等光荣事迹!其情报系统更是率先破译了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的计划。在抗日战争结束时牺牲的达四万五千多人。



这个由戴笠一手经营起来的情报帝国,遍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以及打入敌人内部的情报人员。人数最多时近五万人之多!戴笠本人更是被称为亚洲的:“希姆莱”,以至于抗日胜利后其在国民党内党政军的势力达到了顶峰、而遭到蒋介石的猜忌和党内的排挤,最后落得:戴机撞岱山,雨农死雨中的结局,令人唏嘘!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谢谢。


月驹隐


戴笠戴老板作为民国时期的特务之王,戴笠的可怕不仅仅是在于他的凶残,更是因为他手下的特务组织遍布了全国,据统计,手下领导的人保守估计中情报人员就有5万多,还有20多万的训练有素的特务。


而在国民党中,戴笠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国民党的全会他都没有资格参加,更没有任何的军衔,中将的称号还是戴笠出事后蒋介石才给他封的,虽然那时戴笠地位不高,但是他所领导的军统势力却是国民党高层所恐惧的,或许戴笠地位不高是因为怕高层的猜忌吧!

或许大家对戴笠领导的势力会不可置信,但是这位政治杀手确实如此,根据人民的大致猜测,职业情报人员和枪手,戴笠手下就超过了5万人,有拥有20多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特务武装人员,国民党的警察保安机关也基本在戴笠手下,而且他的间谍系统还掌握着陆海空三军的所有信息,国内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估计戴笠不用超过一个小时就能知道。


但是戴笠最后还是在1946年你的时候死于空难,一代特工之王就这样陨落了,我是余雯雯一个爱历史的女生,欢迎大家关注我,谢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雯雯聊热剧


军统特务到底有多少,实际是一个很难说的清的事情,在基层有些人员会借助军统的大旗唬人的,而且军统控制的公开单位很多,有些单位比如说警察局,很多大城市的警察局长都是军统派人担任的,军统也会使用警察的侦查力量为军统做事,但这些人实际只能是军统运用人员并不能说是军统正式的在编人员。还比如说交通警察总队,交通警察总队前身是抗战期间属于军统系统的忠义救国军,抗战结束后改编为交警总队,总计18个总队,总队长基本都是军统少将级别的大特务,但不能说交警总队都是特务。军统的工作原则是秘密指挥公开,公开掩护秘密,因此军统对于内部人员控制极严格。据沈醉回忆,在军统总部工作的人根本不穿军服,军统总部外部的人基本都不知晓。在戴笠活着的时候,由于戴笠经济活动能力也极强,可以控制大批的财源,养活军统人员,因此在抗战后期,军统进入的极盛时期,到底有多少特务空怕只有戴笠自己能说清。戴笠死后,毛人凤的搞钱能力不足,不能维持那么大的一个摊子,因此不断裁员。在电视剧《潜伏》里也有表现,天津站开会,改组为保密局,需要有人自动离开,去向有军官总队、警察局,救济总署等单位,那这批在中途离开的人员是否还算军统特务,恐怕很难说清。此外改组保密局后,很多人和毛人凤不睦,尤其是一些大特务,纷纷脱离军统,投入其它部门,比如仅次于毛人凤的张严佛,最后投奔了湖南的程潜,是以中将军衔随程潜参加了湖南起义,但传统上还认为张严佛是军统大特务。其实以最典型的是和毛人凤斗争失败的郑介民,失去保密局长的职位后任国防部二厅厅长, 戴笠在的时候,二厅一直是属于军统指挥的,也就是所谓公开掩护秘密,秘密指挥公开。但郑介民实际脱离了军统,军统也再也无法指挥二厅了。就像《潜伏》里陆桥山,就是以国防部二厅巡查员的身份回到天津的。由于军统的组成太复杂了,因此很难说的清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军统特务,有到少是军统的运用人员。有一种说法军统有50000人左右,个人认为这应该是改变为保密局后正式所谓的定岗定编的人员编制数,但实际的军统控制的特务数可能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尤其是抗战后期鼎盛时期的军统


szlzr


戴笠生前令日本人闻风丧胆,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也是很感兴趣。这个外媒评论亚洲最神秘的人物,有着东方特姆菜之称的“情报王”充满了神秘色彩。

戴笠生前极少和人合影,由于其行踪不定,留在后世的照片更是少得可怜。他是唯一的一位和蒋介石在24小时之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见面的人物。

戴笠有着蒋介石的佩剑的绰号,行使着民国锦衣卫的使命。是当时令无数人胆寒冷的人物。这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就连他的死也是迷一样。

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于岱山身亡,戴机撞岱山,雨农死雨中。民间把他的失事描述的相当神奇。而戴笠撞机失事的版本也是有好多种。

戴笠去世后,周恩来称:“戴笠之死,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念起戴笠尚不胜唏嘘:“若雨农不死,不至失大陆”。

让国共双方怎么看重的戴笠有着什么样的过人之处呢?。

蒋介石最为厉害的爪牙

1926年戴笠入黄埔军校,毕业后任蒋介石侍从副官。1928年开始进行情报活动。1930年建立国民党第一个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深得蒋介石宠信。1932年3月,蒋介石为加强特务统治,先组织力行社。后在南京秘密成立“中华复兴社”(又名“蓝衣社”),被任为特务处处长。

从西安事变到蒋介石下野,形势万分凶险时戴笠都是不离不弃。戴笠是经过蒋介石特批的去办公室只消通报一声“戴先生来了”,就可以简化程序径直而入。而蒋介石也不把他当外人,蒋有时甚至来不及从案卷中抬头,径呼其就坐,“是雨农啊”。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斑。

戴笠的记忆力非常惊人,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对于情报的嗅觉相当敏锐。为了获取情报常常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

由于戴笠是虽是黄铺六期且肄业,之前在上海就与蒋介石相识。由于善于钻营,晋升奇快。由于戴笠符合蒋介石用人的三原则:黄浦军校生,浙江人,对他极为忠心。渐渐成了蒋介石的红人,他对蒋介石的忠诚也是几乎到了死忠的地步。


在蒋介石事业渺茫之际,或处于汲汲可危之时。许多人都处于旁观或是逃离,而戴笠则知恩图报,置性命于不顾。下面是西安事变时戴笠写的遗嘱。

“自昨日下午到此即被监视,默察情形离死不远,来此殉难固志所愿也,惟未见领袖死不甘心。”这是戴笠于1936年12月13日曾立下的遗嘱。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陷于西安困局之中,生死未卜。众人观望之际,戴笠和宋美龄乘飞机亲赴西安救主。这封电报可以看到他对蒋介石的忠诚之处,亦早已做好了必死的决心。


在1932年蒋下野之时,一帮以捍卫领袖为口号的青年发起“力行社”(戴笠正是在那时被任命为“特务处”副处长),聚拢在蒋的身边。这帮只听蒋介石命令的嫡系不因蒋介石的失势而叛离。不离蒋介石左右,随他回到老家渐江奉化。

而蒋介石也是对戴笠宠爱有加,短短数年的功夫军统就超越了军统。没有蒋介石的支持和默认想超越原老派陈立夫、陈果夫所领导的中统是万万不可能 的。

蒋介石一生对部属赐字极少,而对于戴笠曾有过两次题字。一次是在“二次北伐”时赐书戴笠“艰苦卓绝”,当时戴笠感动的涕泪横流。

第二次是西安事变后,戴笠患病卧床。蒋介石题字“贵恙如何,甚念,盼早日康复”。能得到蒋介石如此青睐,且两次赠字可见两人亲密的关系非同一般。

用一部动画片的句子来形容他们的关系更为贴切,戴笠有如蒋介石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犬的忠诚(这句是我加的,没有任何讽刺之义。只是希望能更贴切的表述戴对蒋的忠诚)。戴笠实属蒋介石最为厉害的爪牙!

情报王


据曾任军统上海站站长的陈恭澍在回忆录中称,作为国民党军统局头号人物的戴笠,统御着一个有近30万情报和行动人员的庞大军事网络,其中包括一群少将和在编中将。而吊诡的是,戴笠本人则只领少将副局长衔,一直到死后才追认中将。戴笠名义上是少将,甚至都不是国民党党员。有两次蒋介石让其入党,提议其为国民党的中央委员。都被戴笠婉拒,戴笠在军统的名分是副局长,可地球人都知道他的权利大的惊人。

戴笠的神秘可能是与其情报工作有关,从他家乡的住宅就可以看出。层层机关,到处是暗门,狡兔三窟的寓意极其明显。

可是做为情报王,戴笠的专业素养可以说是惊人的。


《军情战报》披露1938年10月的一则电文显示,在日军进占广州时,戴笠就报告了日德两轴心国将再度结盟的形势。还是戴笠,在1942年9月就预见到日苏难免一战,密电宋子文“对美须速派大员”。



在抗战时期,戴笠位高权重仍每天穿梭于敌占区,去搜集第一手的情报的危险。据说,日本人为了除掉他,赏额甚至在毛泽东之上。

军统是中国的秘密警察,有着极为庞大的谍报网。,它在特工人员的数量上要更加庞大,在地理覆盖面积上要更加辽阔。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他的情报人员在活动,这些地方包括: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福摩萨、暹罗、马来半岛、南太平洋群岛、锡兰、缅甸和印度。

1946年,美国机构估计戴笠有18万多便衣特工——其中4万人全天候为他工作,此外这些着特别制服和军队制服的特工人员还有7万武装游击队、2万别动军、具有15291名士兵的“忠义救国军”以及在中国沿海将近4万人的有组织的海盗。



到了战争的后期,戴笠的特务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战略上都可以说无处不在。他们在马尼拉有城墙环绕的区域里发送气象预报,一直到麦克阿瑟登陆。他们在南京、汉口及所有被日本人占领的中国城市内组建警察部队。日本人发现这些警察愿意合作,便让他们照常管理,却不知所有中国的警察都是戴笠的人。他们在日本空军内有一个单独的傀儡飞行队,接受秘密命令,将日军的轰炸机于9月15日转交给戴笠在西安城内的组织。



 









戴笠的军统局,在八年抗战中,从7000人发展到近30万众。当时驻华的美国记者维森特报道:“相比陈立夫共济会式的名声,戴笠的手下对叛徒和异己实行‘克格勃’式的制裁,在战场上则发挥着‘中情局’般的作用。他们和地下帮会道不清的联系,更加重了这个秘密人物的权势。”这则电文也可以这么理解,戴笠当时的谍报组织可以和明朝的锦衣卫相比,甚至比他们更强大,都走出了国门。戴笠的军统黑白两道能吃,和上层关系密切,和结义大哥青帮老大杜月笙亲密无间。这让他的情报做到了无缝链接。



在重庆罗家湾军统局本部和磁器口基地,有十万之众归其调遣;在沦陷区,有一支号称15万人的武装,直接听命于他;军统的情报派出机构,遍及南洋,最远的触角伸到了南美--在台湾“国史馆”新解密的《军情战报》一书中,就记载着“戴笠电萧勃希加强搜集国际情报并应向南美扩展组织”一事。

1941年12月,军统最先破获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并将这一情报第一时间通报给了美国。在斩获这一彪炳战绩后,英、美和法国戴高乐政府遣使迭至,相继与戴笠磋商情报合作。可惜老美没有理会中国的情报被炸得血肉横飞,或许是苦肉计唱着我愿意呢,反正中国的礼数是到了。





《军情战报》披露1938年10月的一则电文显示,在日军进占广州时,戴笠就报告了日德两轴心国将再度结盟的形势。还是戴笠,在1942年9月就预见到日苏难免一战,密电宋子文“对美须速派大员”。

在军统局内部,无论公开还是私下,戴笠被手下呼作“戴老板”。在重庆罗家湾军统局本部和磁器口基地,有十万之众归其调遣;在沦陷区,有一支号称15万人的武装,直接听命于他;军统的情报派出机构,遍及南洋,最远的触角伸到了南美--在台湾“国史馆”新解密的《军情战报》一书中,就记载着“戴笠电萧勃希加强搜集国际情报并应向南美扩展组织”一事。

《军情战报》披露1938年10月的一则电文显示,在日军进占广州时,戴笠就报告了日德两轴心国将再度结盟的形势。还是戴笠,在1942年9月就预见到日苏难免一战,密电宋子文“对美须速派大员”。

中美合作所的成立,可以视作是戴笠内联外交的胜利。协议文本上为双方各预留了三个位置,中方分别由蒋介石的特使宋子文、戴笠和中国驻美大使馆的武官萧勃(萧亦是军统美国站站长)签署。而最初美方试图以美国海军部对口接洽宋子文,以绕开罗斯福总统所代表的美国政府。

携手抗战

《中美合作所的成立》所载1943年萧勃呈戴笠的一封密报中,截获了有关美方签署中美合作所协定中最高层变动的消息,美方意图被戴笠预先侦知,并遭到戴的严辞拒绝。对于当时没有计算机就可以破获老美的密电,可以说是成绩取得来之不易。

在抗日战争中,戴笠和他领导的军统局立下卓著功勋 。为了震慑投敌汉奸头子汪精卫,军统潜入越南刺杀汪精卫,虽然没有刺杀成功把汪的秘书夫妇杀死。但此后汪精卫成了惊弓之鸟,后来病死也与这次刺杀造成的惊吓后遗症有关。

而戴笠与盟兄杜月笙携手锄奸,伪上海市长傅晓庵在家中被人砍死,伪渐江省主席张啸林被保镖枪杀都是在军统领导下成功刺杀的。

1942年,与美国合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由戴笠担任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由美国的梅乐斯出任副主任。仅在1944年6月至1945年6月一年时间内,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领导的部队就歼灭日军两万三千多人、击伤日军9000多人,俘虏日军300多人,摧毁日军84辆机车、141只船舰、97处日军军需库。1944年9月至1945年8月,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共计破译日军密码11万份,美国海军根据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提供的破译情报,击沉日军舰船25艘,特别在莱特湾战役、帛硫群岛登陆战役中贡献良多。美国海军部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向美国提供的日本占领区军事及气象情报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和在中国沿海的美船舰攻击日本海军的唯一情报来源,在美国太平洋舰队彻底打击日军占领的岛屿、日本海军及整个日本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印缅战区成立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戴笠随即派出特工随同中国远征军参战,其中有一批女特工在中国远征军中担任译电员。因为美军、英军配合不力,中国远征军经过苦战,孙立人部新38师退往印度,在孙立人部的七名军统女特工被日军追到一个山崖边,看到突围无望,七名军统女特工砸毁电台,宁死不屈,跳下山崖,没有一人被日军俘虏。

锄奸行动

1943年,戴笠兼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财政部缉私总署署长,不久又兼任财政部战时货物运输管理局局长。期间,与美国一家专门印制钞票的印刷厂合作,印制大量假钞,发往沦陷区,仅在日伪统治的华中沦陷区使用的假钞金额就高达四千多万,对日伪当局的金融市场予以沉重打击,加剧了日伪统治区的通货膨胀。3月军统女特工邓静华等人成功爆破日伪无锡站特务机关,邓静华不幸被捕,壮烈牺牲。6月指挥抓获“藏独”间谍罗剑北。9月下令已被策反的汪伪政府三号人物周佛海设计利用日本特高课将汪伪76号特务头子李士群毒死。

1944年1月,戴笠掌握了日军将对河南发动攻势的情报,因此下令炸毁焦作煤矿,迟滞了日军进攻。2月7日,军统杭州站特工将伪杭州市长谭书奎当街刺杀。 4月4日,派葛肇煌暗杀汪伪政府广东省长陈耀祖。5月,暗杀汪伪闽粤边区绥靖军总司令黄大伟。9月,忠义救国军对浙赣铁路沿线进行了大规模破袭,对日军的铁轨、陆基、仓库和物资储备造成重大破坏。11月,忠义救国军空地联络小组引导美军第14航空队轰炸日军目标,炸死炸伤日军近千人,炸毁日军设在湖南宝庆的军需仓库,造成日军进攻广西的部队弹药、被服供应中断,成为日军在占领贵州独山之后被迫撤退的重要原因。

11月18日,戴笠派军统湖南站特工将被日军软禁在衡阳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方先觉救出,护送方先觉昼伏夜行,跋山涉林,先到芷江,再至昆明,12月11日抵达重庆。是年,日军发动开战以来最大规模攻势,戴笠麾下的所有忠义救国军及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游击队全线出击,有效牵制了日军的总攻击。[96-97] 这一年,戴笠和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威廉·约瑟夫·多诺万签订《中美合作所补充合同》,进一步加强抗日情报合作。[98] 抗战后期,戴笠屡次化装潜赴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布置情治系统,日军警戒森严,戴笠却犯险如常。当时,日军对戴笠的人头悬赏金额远在对毛泽东的悬赏之上。

1945年1月,根据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破译的情报,美国海军对日军隐蔽在澎湖和琉球的秘密基地进行了大规模攻击,击沉日军各型舰船83艘,击毁日军飞机210架,为此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特意致电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表示感谢。2月4日,为策应美国海军从杭州湾登陆的战略计划,戴笠下令忠义救国军炸毁日军控制的钱塘江大桥。中国国民党八大,一度传出要推举戴笠为中央委员,但戴笠却予以坚辞。后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死后追任)。12月5日在北平将殷汝耕、王揖唐、王荫泰、齐燮元、唐仰杜、潘毓桂、苏体仁、汪时璟等一众汉奸逮捕。 孟子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军统在抗战期间,共计搜集日军情报1021863件;对日伪进行破坏2219次、突击595次;制裁日伪首要515次;暗杀日伪人员18444人、击伤5510人、俘获562人;破坏日伪机车492辆、车厢1627节、汽车479辆、汽油20320桶、煤油547桶、电机1797部、电线2675公尺、电线杆1316根、机器15部、船舰441艘、炮台及碉堡51座、机枪2318架、炮33门、弹药48209箱、飞机71架、兵营1578间、军粮81462担、军毯5551件、毒瓦斯原料5051箱、桥梁250座、路轨1658公尺、铁丝19924丈。戴笠领导的军统在抗战中仅正式登记在册的特工人员就牺牲达一万八千人,加上军统外围人员牺牲人数超过四万五千人,而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数字还远远不是军统殉难人员的全部,其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军统工作多涉机密,很多人在殉难之后已经无案可稽;第二,戴笠领导的忠义救国军、别动军、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等武装力量在抗战中牺牲人员甚多,能留下记录的往往都是军阶较高或事迹较著者,而为数更多的普通特工则难以遍载。陈恭澍在回忆录《英雄无名》中写道:“无论他们是否已经奉祀忠烈与荣获褒奖,或者是难予稽考而默默无闻,但在我个人的心目中,他们全都是应当受到尊崇的无名英雄!这些人为了保卫国家,伸张正义,贡献出他们毕生的心力,乃至于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且不论成功还是成仁,但身后史书上没有他们的名字,其英勇壮烈的事迹更不为外界所知闻。他们生时义烈,死后寂寂,是可伤痛!” 在殉难军统人员中,有侦探敌情而被敌捕杀者,有游击敌后而临阵成仁者,有深入虎穴而事泄遇害者,有刺杀敌酋而失事身死者,有谋炸日伪而失慎自爆者,有不堪折磨而瘐死敌牢者,亦有情势危急、自知难免于难而自杀者,或饮弹,或撞墙,或跳楼,或投水,义不事敌,气壮山河。军统烈士的鲜血洒遍神州大地,但其浩然正气,光耀千秋,永垂丹青!

上面抗战数据无法加工,只好引用了。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