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有时动画的CAST和STAFF很强大,出来的成品却很糟糕?

五月_Jo


回答这个问题,我先简单解释一下STAFF和CAST是什么东东。


STAFF一般就是指参与制作动画的全体成员,包括我们熟悉的监督、系列构成、原画、声优等等。而CAST一般是指影视作品片尾中的演员表或配音演员表/阵容的意思,在动画里也就是声优列表。


很明显,决定一部动画好坏的最为关键的人物无疑是STAFF成员,声优虽然在动画声音的表现力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归根到底,选择合适的声优以及配音时的现场指导,都十分依赖于音响监督和总动画监督,所以影响一部动画好坏的核心因素,无疑就是STAFF成员。

那为什么有时候STAFF阵容看起来十分强大的作品,成品的质量依然很糟糕呢?这我们就得从动画制作过程的角度来分析了。


首先制作动画是一个商业行为,即使为了赚钱而存在的,所以动画在还没有开始制作的时候,就已经基本定了一个作品的大基调,即服务于出资方的商业目的。而日本动画的出资方大多都是以制作委员会的形式存在,一般由原作的版权方、动画放送电视台、周边产品制作方等等出资,而动画制作公司往往是不在这其中的,这也就导致了动画制作公司在做动画是没有绝对的话语权。

金主决定好之后,一般会由一个制作人来牵头,招兵买马做动画,包括监督、系列构成和动画制作公司在内的核心制作班底,一般就是由他来邀请和决定的,所以一个好的、靠谱的制作人,对于一部动画的制作来说至关重要。


步骤到了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邀请的STAFF核心成员,是否适合做这部动画?熟悉动画监督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不同的监督往往有着不同的个人风格和特点,同一位监督在做不同类型作品时,往往有些大相径庭的效果,毕竟人无完人,很少有擅长各种类型作品的全才型监督。

同样的问题在系列构成,也就是脚本上,体现的同样尤为的明显。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们天朝的漫迷们非常熟悉的大河内一楼。

大河内是一名优秀的脚本家,这绝对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早期的《星空清理者》和《反叛的鲁鲁修》,近期的《Princess Principal》和《恶魔人 Crybady》都证明了这一点,但为什么依然会有像《革命机》和《甲铁城的卡巴内瑞》这种饱受诟病的作品呢?

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STAFF之间配合的不适应型性。大河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脚本家这点毋容置疑,但他同样是一个不够完美的天才,大河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本的张力和深度足够,但缺乏整体掌控的大局观,单集看来足够的精彩,但容易越写越收不住,导致后期剧本的暴走。

而这就需要一个控场型监督的存在,来掌控作品的大局,比如谷口悟朗,比如汤浅政明,这也是为什么荒木哲郎不适合大河内的原因。

除此之外,原画师、作画监督等核心岗位,也是影响动画成品的关键因素,而这也是很多人会无意识忽略的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