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西吉农民喜世清:勤劳编织新生活

产业扶贫是助力贫困户实现脱贫的重要举措,没有产业发展的支撑,贫困户很难实现自主脱贫,难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宁夏西吉县西滩乡五岔村的喜世清就是借助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撑,通过发展养殖业,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

两年前,喜世清家里有七口人,四个孩子,三个在校读书,近八十的老母亲体弱多病,自己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干不了重活,生活的负担全都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家里基本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日子过得很艰难。

西吉农民喜世清:勤劳编织新生活

2017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喜世清,借助金融扶贫贷款购进两头牛,加上他家原来养的两头,当年就有8000元的养殖补贴打入账户,通过悉心养殖,喜世清家的四头基础母牛到年底全部喜添牛犊,见犊补母政策给他补贴了3200元,喜世清算了一笔收入账,一年下来,精准扶贫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就让他收入2万余元,再加上自己抽空打工的收入,一年至少也挣个4-5万元,这在以前来说可是想也不敢想的大数目。喜世清觉得,作为一位普通老百姓,这样的收入已经让他很满足了。

要从根本上拔掉穷根,喜世清深感文化的重要性,自己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才导致的贫穷,因此他非常注重几个孩子的教育,叮嘱孩子们要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将来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自己苦点累点都没有关系,家里多养一头牛,多种两亩地,上学的费用就有了。如今,在国家“三免一补”、“雨露计划”等惠民政策的扶持下,三个孩子也享受到了教育扶贫的成果,大儿子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喜世清一门心思投入到发展养殖业上,家庭收入也正在逐年稳步增加,他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致富,更给全村的贫困户树立了一个致富的典型。

西吉农民喜世清:勤劳编织新生活

积极发展养牛产业,一步一个脚印,付出终有回报,喜世清家的状况已经明显好转。喜世清说,他打算今年继续紧抓政策机遇,争取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谈起对未来的打算,喜世清眼中始终充满着希望和向往。

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只能解燃眉之急,鼓励贫困户自我“造血”、发展产业才能开流活源。要让贫困户彻底脱贫,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