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清兵衣服上的两个字“兵”和“勇”,一字不同,差别居然这么大!

平时我们在看清宫戏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士兵的胸前或背后有一个大大的"兵"或"勇"。他们两个有什么不一样吗?

清兵衣服上的两个字“兵”和“勇”,一字不同,差别居然这么大!

满清入关前,清兵都是由八旗兵所组成。清兵入关后,兵员的数量就远远不够了,顺治皇帝就招募汉人当兵,为了和八旗兵区分开,汉人组成的队伍以绿旗为标志,也称绿营兵。

虽然都是正规军,但八旗兵主要驻守京城周围,保卫皇宫和京师,而且装备精良,弓箭、鸟枪、红衣大炮都有。

绿营兵役办都驻扎在地方,负责维护地方安全,绿营兵的数量也比八旗兵多得多。但是装备就差多了。

清兵衣服上的两个字“兵”和“勇”,一字不同,差别居然这么大!

八旗兵久不打战,平时疏于练习等到乾隆年间,八旗兵连白莲教都剿灭不了,单靠绿营兵也难守住这么大的疆土,于是朝廷就允许地方官府招募乡勇。

相当于现在的民兵,是一种临时性的武装力量,平时没有战事就是普通老百姓,等要打仗了后者有什么突发事情就会召唤他们。由于乡勇不是朝廷的正规军。

为了区分他们于是乡勇兵的衣服上就有个"勇"字,而正规军的衣服上就有个"兵"字。

清兵衣服上的两个字“兵”和“勇”,一字不同,差别居然这么大!

乡勇军待遇差,打仗的时候也要冲在前面,而正规军待遇好可是作战力一点都不行。晚清时期,曾国藩操练乡勇兵,打败了太平天国,清政府才把乡勇兵改为团练(俗称湘军)。

待遇也得到了提高,"勇"字军也代替了"兵"字军成为了国家正规军主力。

湘军实行的是招募兵制,将要有治军之才,不怕苦、不怕死、士兵要勇且需要全军担保。兵为将有,将直接听命曾国藩。

清兵衣服上的两个字“兵”和“勇”,一字不同,差别居然这么大!

湘军军饷自筹,高薪酬,训练苦,武器装备精良,想要拿高薪就靠自己去拼军功。而正规军粮饷由国家发,粮饷少,训练轻松,所以大多数正规军的士兵大多不堪一击。

虽然晚清的士兵制度有了改革,但是还是没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作战能力,使得清兵在清后期的战斗中输的很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