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自閉症孩子嘉嘉之死,是家長的錯還是校方的錯?

靜心亦可


作者:陳一香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婚姻家庭心理諮詢專業教務主任)

李瑞鳳(社工師、心絲帶心理學志願者、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學員)

在端午節和父親節的假期裡,看到四歲的自閉症兒童,死於康復中心裡的報道。死的前一天拉練十九公里。真是觸目驚心啊,什麼樣的家長、什麼樣的康復中心,做出無視孩子正常生長髮展規律的人,你們究竟是怎麼樣想的啊!
自閉症兒童,一個生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孩子,需要父母比正常孩子更多的愛和陪伴,這個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家長往往是心力交瘁。此時的家長就會找各種所謂的專業人士,把孩子送到康復中心管教,這樣一送,就把孩子送到許多不確定因素中,就是送到危險性極高的生活中,父母獲得暫時的輕鬆,父母自認為是愛孩子,把孩子交給專業人士比自己陪孩子更有效,實際是一種不負責的逃避現實生活的行為。
這樣情發生在許多問題孩子身上,如,戒掉網癮的管教中心、國學班、及康復中心等,傷害及死亡案件不斷見諸新聞報道中。此時此刻指責家長和管教所,對死亡的孩子來說無濟於世。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失,讓有愛心的父母痛心。外面的世界咱們管不了,能主宰自己命運只有咱們自己,咱要對自己的孩子負責。
很多家庭都是媽媽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父親教育相對缺失,這個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人的感性思維速度是理性思維的五十倍,女人尤其是。這個時候必須需要父親出來做決定。
父親節之季,首先要祝福所有父親節日快樂,也要所有的父親站出來承擔起你們應盡的責任,不能只做孩子的”提款機”。事業的成功彌補不了教育的失敗,因為教育孩子不能重來。

陪伴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有許多必須是父親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如拆裝修理舊玩具、體能比賽、野外生存探險等,在玩的過程增加感情、樹立起父親的權威性,成為孩子的偶象。在生命中的每個階段,總有一些事情,孩子必須是和父親一起完成的。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我也是一名治療師、評估師的,當時知道這件事時尤為震驚,連身邊的特殊小孩的家長都說這個家長太不負責任了,其一,平常家長們一天看不到自己的小孩都不放心,而這位家長卻那麼久沒見自己的小孩;其二,想都沒想過孩子能不能接受這麼高強度的訓練,更別說是一個還不會表達自己想法自閉症兒童;其三,“天道正氣”機構的理念是通過走路療法促進兒童腦部的二次發育,想都覺得不可能,家長怎麼會輕信。機構的問題需要家長細心甄別,孩子的問題也需要家長理性分析,但嘉嘉家長本身卻沒發現自己的問題,覺得孩子不需要關心與陪伴,只需要訓練就能恢復正常。


聲揚康教


每當看到自閉症,都很心酸,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十分孤獨。對於你說的嘉嘉之死,我覺得不能單純歸結為是家長的錯還是校方的錯,反而,我覺得,雙方都沒有錯。

作為家長,千辛萬苦借來錢,把自閉症孩子送到康復中心,是出於“因為我是母親,有1%的希望我也不會放過。”雖然,對於來自星星的孩子,可能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勝過一切康復訓練。

而作為康復中心,為這樣特殊的孩子舉辦康復訓練,定也是出於善心,希望能夠幫助到孩子。至於訓練的手段,“穿上厚重的棉衣外套,在廣州亞運城附近拉練10-20公里,不能吃任何加工食品和零食,只被允許吃飯菜和少量水果,基地讓這些孩子大量喝水,以保證白天每小時小便一次;同時採取針對性體質訓練方法如被動單槓、負重步行”,看起來就略顯極端和殘酷。畢竟,這些訓練的對象,是年僅四、五歲的孩子。

其實,追究孩子的死亡,是誰的責任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全社會都要動起來,一起繫上藍絲帶,關注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



教育百事通


沒有看過詳細的新聞,從一個媽媽的角度來說,首先是家長的問題。造成了孩子自閉,平時生活中,除了關注孩子的溫飽外,更重要的是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一個健康健全心理的寶寶是一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孩子快樂不快樂?孩子高興不高興?孩子有什麼樣的思想需求?這些基本的問題,家長應該是比社會更容易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