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人说动画版《后街女孩》的演出作画平庸,全靠原作剧情,你怎么看?

元气漫叔


说平庸都是客气的了吧,这简直就是敷衍啊,哈哈哈哈


不过我倒觉得这没什么。形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够带给你观看的乐趣,无论它是通过剧情、人设、作画还是其他什么。


我觉得这牵涉到个人的观剧的广度和喜好问题了。那我也说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感受吧。


作为搭上90后第一班车的人,在小时候还是可以看到日本的动画,最初的喜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那时候喜欢的是美型类的人设,就是大眼睛,锥子脸。帅、酷、美。


所以很排斥非此类人设的动画。欧美的动画是接受不能的,南方公园什么的,绝对不看。即使连宫崎骏的作画风格也是不太能接受的。里面的人物是不够帅,不够美的。更不要说我现在很喜欢的汤浅政明了(那时候给我看兽爪和乒乓我肯定一集都看不下去,不,连OP都看不下去。)


后来,看的东西多了(其实也不太多,眼界扩大了一点点吧),一种类型已经不能满足了,你会自然而然想追求一点新的东西,无论是人设上的,剧情上的还是其他,要能够刺激自己的(呵,男人。)


看得多了,接受度就自然而然会高一点。


这个阶段,我已经对人物的造型没有追求了,更喜欢的恰恰是在剧情上能够吸引自己的。欧美的那些丑爆的人物造型是不在意的,那些简单的背景和人物造型反而能让人更加注重其他方面的东西。宫崎骏和今 敏已经成了自己心中无可替代的存在。汤浅政明也是自己新的心头好。


再说回到《后街女孩》,恶搞类的搞笑动画(我没有看原著,只就现阶段的动画而言),本就不需要华丽丽的分镜或者作画什么的,光是靠剧情和对话已经能够支撑起它主要的卖点。


但是,其实它现在做的真的非常······敷衍?感觉就像是没钱了,就放PPT一样的画面然后配上对白。这让我想到今年的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大世界》。连贯的动作几乎没有,当时也有人说这是PPT配上对白。


然而对我来说,这是不影响的。


那部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的动画电影在“动”之外所表达的东西要深刻得多,我是能够接受的。


同样的,我现在也是能够接受《后街女孩》这样的“演出作画平庸,全靠原作剧情的动画”。黑道大哥变形成女偶像这种设定,非常让人期待。这里面还涉及到自我身份的认知问题,外在形象和内在自我的认知偏差和矛盾。现在,动画就是以此为笑点,其实这是一个可以深入探讨的很严肃的议题,我希望在后续的动画中可以看到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我看下去的原因之一。


当然,最主要的是,好笑。


熊猫没有黑眼圈


但是,幸运的是,这是一部搞笑作品,他更加看重的是故事内容本身而非是画面,虽然为几位主人公配音的妹子都是新人,但是从故事表现来看她们真的很努力了,效果也比较让人满意。

因为有他们的演绎,所以这部作品感觉是有血有肉,非常有看头的,而制作组也是不负众望的,在虽然人手有限,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尽他们的所能,选择了一种最能展现出作品魅力的表现方式,就凭这一点,我觉得就是足够值得大家尊敬的。

《后街女孩》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他的原作非常好看,他的动画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还能做出这样的效果,毫无疑问,所有参与者都是值得尊敬的。


橙心社


在之前《后街女孩》这部动画的制作人和监督的采访中,提到了一点就是《后街女孩》的动画绝对不是所谓的「廉价动画」,这部动画的制作预算并不低,而采用了近似「有声漫画」的表现形式,按照动画监督今千秋和制作人的说法,是尽可能的却还原漫画原作的风格做成动画,因为做漫画改编动画,为了让画面和角色动起来无论如何都要做一定程度上的改编,但是这种改编不一定就能够与原本的作品相符,总会多多少少破坏掉原作的风味,这次的《后街女孩》就是想挑战制作出一部完整保留原作漫画风味神韵的动画作品。

虽然这番话有点给自己找借口的嫌疑,但倒也未必是给自己找借口,实际上虽然做的被吐槽是个 PPT,但是《后街女孩》的动画笑果非常好,当原作漫画风味的动画画面配上声优们出色的精分配音后,就会真的让人觉得「哥仨不红天理难容」,监督今千秋也承认自己觉得《后街女孩》这动画有意思,是在声优为这动画配音之后,声优的演技让后街女孩三人组的心理活动得到了充分的描写,才让动画变得真正好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