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老人為何容易被騙?

老人為何容易被騙?

老人為何容易被騙?


老年人受騙時,切莫一味責怪受害者。當身邊的長者遭遇騙局時,也千萬不要暴怒而驟下結論:“老人家就愛貪小便宜!”事情遠比你想的複雜得多。


最近一則新聞很有意思:銀行裡,面對行長、工作人員、保安等人苦口相勸,派出所裡,民警舉例說法,詳解了什麼是電信詐騙,即使這樣,瀋陽74歲的謝大爺還是堅信自己“沒有受騙”,並先後給騙子匯去了42萬元。在眾人勸阻的過程中老人的一句話非常值得深思:“我寧願被騙,你們也管不著。”

在消費領域裡,女人和孩子無疑是最受寵愛的一群人,因為自古女人愛漂亮好打扮,為了“漂亮美麗”,最捨得花錢;而孩子現在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經濟好了,父母花錢更是出手大方,甚至不計血本。而今,又增加了一個人群,那就是老年人。隨著年輕人生活質量的提高,老人們也越來越衣食無憂,所以,現在針對老年人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無論是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只要受到老年人歡迎的,都被推向市場。俗話說得好:“樹大招風”,如今各類騙子也盯上了老年人這一群體。據有關方面調查,有近八成老年人遇到過消費權益的損害。詢問身邊老年人,幾乎人人都可以說出落入消費陷阱的煩心事。放眼消費領域,幾乎到處可見設誘餌、下圈套的消費陷阱。

老人年被騙大致有以下幾個種類型的。(關注微信號:dazhongjiankangzazhi,享受無水印閱讀)

第一種放長線釣大魚。早晨,在一些小區門口,經常會有一些老年人排隊。問其為什麼排隊,原來是等待做免費理療。其實,這是一些保健器械銷售商的招數,他們往往先給老年人免費試用,待時機到了,便利用老年人善良易輕信、情面拉不下的心理,使得他們最終都會以不菲的價格買回家。

第二種“餡餅”為釣餌。通過“免費”旅遊、“免費”聚餐,把老年人吸引進去,營造輕鬆、快樂的環境,讓老年人放鬆心理防線,再以“免費”體檢來編造那些子虛烏有的“毛病”。經過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少有老年人能夠招架得住的。那些“免費”的餡餅,最終還是要花了大價錢買的。

第三種“緊逼戰術”。一些保健品銷售商在組織推銷活動時,一方面請某些所謂的“專家”坐堂講解保健知識,另一方面推銷員夾雜在老人中間花言巧語騙取信任,加之其他老年人紛紛購買的感召,老年人極易在誘導下購買保健品。接著銷售人員通過陪同上門取錢、支付定金,甚至借錢等方式,逼迫老人立即付款。

第四種“親情攻勢”。老齡社會提前進入,空巢、半空巢老人逐漸增多,這些老年人渴望交流、渴望親情,所以對那些可以互相交流的場合、那種具有家庭親情的氛圍非常享受,即使明知道可能會花錢買回許多不必要的保健食品,還是心甘情願參加。(關注微信號:dazhongjiankangzazhi,享受無水印閱讀)

第五種“假借權威”。現今很多老年消費者在家中都會接到各種各樣書面的、電話的“開會通知”,內容大都是冒充“中國××協會”或是“中國××中心”根據國家有關部門要求開展的關愛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動,而且都會強調有“專家諮詢”、“精美禮品”。其實,這些活動大都是一些不法商家假借名義搞的保健食品推銷會。

第六種“肆意誇大”。有些電視中確實有一些保健食品違法廣告存在,欺騙性很大;而在那些門店中,小冊子、招貼標語等等違法的、誇大的宣傳更多,最有誘惑力,而且所謂“口說無憑”的口頭宣傳全都來自於那些推銷員。而老年人恰恰又很聽得進他們的花言巧語,容易上當。

第七種“歪理論洗腦”。一些不良廠商最慣常的手法就是對老年人“洗腦”:一是混淆保健食品與食品的概念,突出保健功能,淡化食品本質,誤導消費者;二是誇大功能,宣傳療效,欺騙消費者。實質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歪理來灌輸“保健品可以防病治病”等錯誤理論,將老年人引入認識誤區。

看的出來老年人被騙的案例,不是保健品被吹成能治百病的神藥,就是三無偽劣產品被包裝成為正規的品種賣高價,或者是隨意提高價格,幾元十幾元的產品被賣到一兩千元。更甚者是,收了錢而根本不給貨,說他們明奪暗搶一點也不為過。(關注微信號:dazhongjiankangzazhi,享受無水印閱讀)

那麼,為什麼老年人容易被騙呢?

一是“恐病”心理。人到了一定年齡,身上的某些器官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這些毛病難免會給老年人帶來生活不便及痛苦,所以他們總是擔心小毛病會發展成為大毛病,以致影響壽命。那些騙子就抓住老年人的這一心理,一方面大講小病不治可能釀成大病,甚至會產生癌變,另一方面大肆放大某種藥品的療效,甚至把保健品當成能治百病的神藥,不管老年人問他們這種藥能不能治某種病,他們都一概給與肯定的回答,以此來招徠生意達到騙錢的目的。而大多老年人對醫藥知識又瞭解甚少,缺乏防範意識,於是乎,一些騙子認為只要不把人“吃死”的藥,就不會出問題,就可以大膽地吹噓騙人。許多老年人花大錢買了一堆藥,有的就是平常的保健品,根本治不了病,而更慘的是,有的卻是假藥。

二是貪小便宜心理。人世間絕大部分的人都有貪小便宜的毛病,而大凡被騙,從根本上講都是因為貪小便宜。這些騙子總是先給老年人一些好處,比如,給老年人送小禮品;免費為老年人舉辦健康講座;免費為老年人體檢(有許多是假體檢,會給你檢出一大堆病來,為他們賣藥做鋪墊);招待老年人免費用餐;帶領老年人參觀訪問一些地方。以此拉近與老年人的感情,而後給你溫柔的一刀,向你推薦藥品保健品,那價格之貴就不用說了。由於老年人接受了他們的小恩小惠,多不好意思拒絕騙子的推銷。

三是從眾心理。有時騙子也會找些人做託,讓這些託先買他們的產品,並且要這些託大力為該產品說好話,以此來說明他們所賣的產品很受人歡迎,達到推銷的目的。有時騙子會以非常優惠的條件向一些當地的老人推銷產品,讓這些老人先買了他們的產品,並讓他們對自己身邊的老人做宣傳。而其他的老人看到後,就會在心裡想,別人都買了,不怕受騙,我們為什麼要擔心受騙?這樣,騙子行騙就更容易了。

四是易信任心理。年紀越大,“一般信任感”(針對不特定的他人)與“特定信任感”(針對四種特定對象,包括:家人、朋友、鄰居,以及陌生人)都顯著提高。 因此,老年人似乎傾向於忽略負面線索,而多以正向(但可能不盡正確)角度去體驗周遭的人和事物。社會情緒選擇理論主張,人到晚年會將和他人建立緊密的情緒性連結視為有生之日的首要目標,而信任他人無疑是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前提;同時,對他人採取正面的重新評價也讓老年人更容易信任他人,並更願意向他人請求協助,以化解生活上因機能衰退所帶來的種種不便,如此一來,信任他人也算是一種促進老年人調適晚年生活的應對策略。

造成的原因:生理心理及社會因素共同造成的

人進入老年後,生活的重心、擔當的角色和活動的舞臺都要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會伴隨著不同程度的壓力,每個人的適應能力不同,往往會在過渡期發生問題。進入老年,人體的各項器官功能減退,會逐漸出現各種生理的不適,而伴隨著生理衰退,智能、情感、人格等也會產生一系列變化,如常見的思想僵化、固執、敏感、嘮叨和因孤獨產生的抑鬱及渴望與人交流、容易相信他人等等。老年人所有這些生理變化都是人體的自然規律,無用感、無力感、無助感、不安全感的產生都是老年意識的明顯標誌,而這些特點恰恰給騙子以可乘之機,使老年人成為詐騙目標的首選。所以老年人受騙時,切莫一味責怪受害者。當身邊的長者遭遇騙局時,也千萬不要暴怒而驟下結論:“老人家就愛貪小便宜!”事情遠比你想的複雜得多。

應對措施:自身、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自身保持身心健康最為關鍵。經常進行戶外運動健身的老人腦細胞衰老速度大大低於一般同齡者,對老年人延緩身心衰老、保持思維敏捷有很大的好處。作為老人自身,應正確對待諸多壓力,主動延長社會活動參與時間、助人時間和生活自理時間,這樣會有利於身心健康和防範意識的提高。多參加社會活動有利於掌握最新信息,感覺自己‘仍然年輕’;幫子女帶孩子可增進親情交流。日常生活中,由於自身判斷能力較弱,最好不要急於決策,多和家人或身邊朋友商量。不要迷信‘權威’,對於保健品廠商組織的講座要審慎參加,能不貪小便宜就不貪。碰到陌生人主動攀談,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隨便告訴對方家裡人的情況。接到陌生人電話後最好進行力所能及的核實,然後再決定是否掏腰包。

其次,作為家人,應儘量保持與老人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將社會上發生的一些新鮮事及時告訴老人,家裡的重大決定儘量讓老人知道並相互商量。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得知老人被騙,千萬不要責怪、埋怨,那樣反而會雪上加霜,使老人身心受更大的傷害。”

最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從社會層面來說,老年人問題應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相關管理部門應進一步健全老年人服務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相應違法犯罪的打擊、查處力度,淨化社會環境。進一步發展社區老年服務事業,更多地對老年人提供相應的法律援助,有針對性地對老年人不斷進行宣傳教育,強化他們的防範意識,有效降低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機。

另外,對於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身心,特別提醒老年朋友們:“要活在當下,不要為已經發生的事情而懊悔自責,或者擔憂害怕,學會遺忘和放下;把眼光和年輕人一樣放遠,只關注和把我自己該做的事情,並且做好它,就很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