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兒科小知識(中醫類)

小兒內科是古代醫學瑰寶,綠色療法,經濟之餘,還可以讓孩子少遭罪,家長少心焦。健康知識在手,還可以增加有質量的朋友。

這個冬天不尋常,流感很嚴重,各個醫院人滿為患,如果提前學點小知識,也許可以避免一場疾病。

1.

俗話說: 小兒內熱為百病之源。

孩子有內熱的時候,往往時間不長就會生病,比如感冒、發熱、咳嗽、腹瀉、便秘、口瘡等。只要給我們一雙慧眼,都能夠及時發現小孩內熱,然後及時用小兒推拿清除,就可以防患於未然。

防大於治,哪位媽媽不想在寶寶生病之前,發現一些徵兆,預防孩子疾病的發生呢!當寶寶出現以下症狀時,儘快給寶寶來調理吧!

大便臭——腸胃有熱,不管腹瀉還是便秘,有時肛門紅。

小便黃——小腸有熱,嚴重的會出現紅腫。

口較臭——腸胃有熱,嚴重時會嘔吐。

有眼屎——有肝火,往往會伴隨脾胃積滯。

吐舌頭——心脾有熱,往往舌尖紅。

舌苔厚——往往乳食積滯,有胃熱,顏色越黃越熱,千萬不要拖到舌苔發黃再調理。

在中醫的範疇中,疾,病,症,不是一個概念,治的時也分的很細,治病的時候,病人說症,大夫分析屬於什麼病,在哪一髒,哪一腑,屬哪條經絡,然後治病,可以不治症,只治病,病好了,症自然就沒了,再者,好中醫看病,一個人就能把病看明白了,然後再治,好了。幾千年流傳,自有奇妙之處。從邏輯上講,一個不懂英語的人能批了英語卷子嗎?同理,不懂中醫的人有資格評論中醫嗎?

想做噴子,不妨好好讀一遍黃帝內經,四部經典,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懷悲天憫人情懷,萃取國學營養,如此,如果發現中醫是騙子,不科學,再噴不晚。書齋閱讀,自得其樂的人不會參與這個爭論的,醫學是特殊學科,面對的是對健康無所知的大眾,交流有時候確實有難度。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