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蘇州斷樑殿,“樑斷殿不塌”的背後有玄機

皇家園林不一定都在京城之地,蘇州也有皇家園林,那就是虎丘,當年吳王闔閭和夫差的御用園林。虎丘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其中當數虎丘塔(雲巖寺塔)最為有名,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其次,歷史和研究價值也頗大的該是斷梁殿了,屬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蘇州斷梁殿,“梁斷殿不塌”的背後有玄機

蘇州虎丘斷梁殿


斷梁殿,位於蘇州虎丘景區,是虎丘二山門,1961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因脊椽由左右兩段接合而成,且全殿不用金屬構件作緊固,只用竹、木釘而聞名。

所謂斷梁,便是說有一根梁是斷的,那麼讓我們抬起頭來仔細看一下這座殿門的正樑,它不是用一根整木,而是分兩段接合而成的,中間有明顯的拼縫。


蘇州斷梁殿,“梁斷殿不塌”的背後有玄機

蘇州斷梁殿內部


斷梁殿有兩點引起大家的好奇和不解:第一,此建築為什麼不用一根橫跨三開間的梁,而用兩根短梁?第二,既為斷梁,為什麼歷經數百年,殿堂依然堅固不毀?第一個疑點,難找答案,只有民間傳說能夠解釋:元朝時,皇帝下聖旨,限期蘇州府官在虎丘建造一座殿堂,當前期完工,準備上正樑時,突然發現原本要做正樑的長木料被誤鋸成兩截,期限急迫,不容另覓,施工隊伍中有位老工匠“賽魯班”急中生智,將錯就錯,運用合理的輔助措施,建成了斷梁殿,未逾工期,而且全殿不用金屬構件作緊固,只用竹釘和木釘,殿堂美觀而堅固,600多年過去了,依然巍然屹立。


蘇州斷梁殿,“梁斷殿不塌”的背後有玄機

蘇州斷梁殿木構


那麼,為什麼用斷梁建屋,而殿堂不會坍塌呢?經過專家長期勘察和研究,才悟出其中道理。一般來說,木結構的三開間房屋,每間屋面下應該是一根完整的通長大梁。而斷梁殿是用兩根一開間半的圓木,一頭各挑出正中間的一半長度,利用斗拱,以此減輕所承受上部屋面重量。斗拱是我國古建築特有的構件,已有三千餘年曆史,斗拱不僅是高級建築物中的結構件、裝飾件,同時也標誌建築物的等級高低,一般凡有斗拱的建築物,其等級都是比較高的。鬥與拱重疊而上,愈上一層,拱就愈長,鬥就愈多,紛紛將上面的梁枋托住,把它們的重量一層層遞減地集中到柱頭上來。這種樑柱間過渡部分的結構,減少了剪力,消除了房屋坍塌的隱患。


蘇州斷梁殿,“梁斷殿不塌”的背後有玄機

蘇州虎丘二山門


斷梁殿除了利用斗拱之外,還巧妙地利用細節處理的工藝來減輕屋面的重量,或者分散承受的壓力,提高安全係數。方法主要有棋盤格、菩薩頂、琵琶吊、排蝌等等。棋盤格就是在兩側的屋面下,用木條設置格子狀的結構,密如網狀,就像圍棋的棋盤一樣,但不是正方形的,略顯平行四邊形,旨在分散和弱化屋面的壓力。菩薩頂就是在簷角的屋面下安裝呈輻射狀的木條,就像菩薩頭頂上的光芒一樣,功效也是減輕屋面的重力。其它琵琶吊、排蝌等等手法,也是起同樣作用。

斷梁殿的建造反映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是中國古建築的寶貴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