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丨江苏江阴人,1931年9月1日出生,书法家,诗人、美术评论家、编辑出版家,第一批中国国家画院院士。先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华诗词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八届至第十二届委员。


【大型文史纪录片】

《江阴骄子》

沈 鹏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世间无物非草书

书法」在英文中为calligraphy(法文为calligraphie,德文为kalligraphie)语源相同,都来自希腊语kalligraphia,意为「美丽的书写(方法)」。这样的解释我们会联想到阿拉伯伊斯兰人的变形文字,德国人的花体装饰以及中世纪西方人的字母装饰。然而,中国人心中的「书法」,是什么模样呢?

神秘而神圣,非「达人君子」不能与其心领神会,是彼此沟通的种精神对象。这才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书法吧!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 读于右任书法

但会不会因为我们看惯了金刚怒目,而忘记了菩萨低眉呢?会不会因为「我曾经是那样,所以认为我永远是那样?在当下「大美术」的文化背景社会中,「书法」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我们生活中上演什么剧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何种角色?在怎样的调剂我们的生活?在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怀?「书法」前冠以「现代」二字,是书法的「别弹」?还是书法的「与时俱进」?

毛笔的实用性早已被硬笔取代随着电脑普及而来临的「无纸革命」,甚至把硬笔也冷淡了。在伴着键盘长大的新一代的日常生活中,书法的文化环急剧变化。然而,在这种形势下,书法艺术依然深受人们喜爱,书法活动,乃至书法市场依然在蓬勃发展,首先要归功于书法文化在历史上几千年的积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书法的审美情结。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 菩萨蛮九华山

书法不仅仅是书法家的事业。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广大公众热衷追求的生活志趣,在当今中国,书法可谓高雅与通俗、专业性与公共性结合的令人瞩目的一门艺术。所以实用性的削弱并不意味着书法艺术的消沉,恰恰相反,可能预示着一个书法新时代的来临。书写的实用性固然在书法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审美功能并存,但书法作为一门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在它的传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却始终是它的艺术特质。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书法的魅力,归根到底来自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这一点,是电脑打字永远无法取代的。从某种意义说,「汉字」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分离」,对书法并不完全是坏事。书法在淡化实用价值的同时可能会更加注重视觉创造和诗意表达在艺术性领域得到多方面探索和长足的发展。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 古诗十九首

比之绘画,书法具有纯粹抽象的特质。由线条构成字形,由一画生二画、三画乃至千万画。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在书法各种样式中,草书的抽象性又是最强的翁方纲曾经感叹:空山独立始大悟,世间无物非草书。世间万物均可化为符号、化为线条、化为意象。

《说文解字》云:「汉兴有草书」。从书法发展的历史看,草书最早的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分析其发展脉络,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到了唐代,今草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也就是说,推动草书产生和发展的最初动力是书写快捷便利,是实用。古代的不少草书作品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很好,《十七帖》就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为了便捷,草书的日趋简洁流便,点划线条之间的神变意蕴也随之日趋增强。发展到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草书作为传递信息的功能已弱化到最低限度,而书法的艺术性、创造性却达到了极致。无论书法家们创作草书和人们欣赏草书,「认字」已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书法家从事的创作活动,已非一般意义上的「写字」而是「艺术创造」。

艺术家通过草书创作抒情达意,表现自我,表现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感悟,来反映人文精神,展示时代风貌。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要做到这一点,是不轻松的。这实际上对草书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的草书作品,能够聚天地万物之灵气,体现生命的张力也即「一画」之精神。如同创作浪漫主义的诗歌、乐曲一样,

草书需要激情,需要灵感,需要因缘偶发,也需要破中之立。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 返里吟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书法的线条,是无数「点」的集合体,积点成线,运动变化,天工偶成。

古代书家奉行的「无垂不缩,无往不复」,正是书法线条运动的典型审美特征。而草书则将线条的变化发挥到极致。书法的线条是纯粹抽象的,它并不附着于外物。为了赋予书法以活力和生命,古代的书家们却善于从世间万物寻找灵感。索靖在《草书势》里说:「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南梁武帝萧衍在《草书状》里形容草书:「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苏轼谓「余尝爱梁武帝评书,善取物象。」姜夔的《续书谱》说得更为具体:「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擗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这些比喻,都是前人用来强调草书的线条和形态的。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草书杜甫诗《望岳》图片刊登于《中国政协》2019年第07期

前人的这些体会,是值得我们细加体会的。这些都说明要成为一个出色的草书家,要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草书作品,除了继承传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深入生活,感悟大自然,从而心手双畅,妙手偶得。「世间无物非草书」一语的目空今古,振聋发聩,启发今天的草书家,创造出能够反映磅礴大气的时代精神的作品,还必须在心胸气度上不断提升,从世间万物中寻求形态变化,更进入到以气韵、激情和精神取胜的最高境界。「世间」包括人的自身。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 题傅抱石山树图

草书往往代表一个时期书法的最高成就,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精神风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好多次草书繁荣的高峰,出现过许多草书大家、大师。近年来,书法艺术发展很快,但相对而言草书领域则显得比较平静,有人视为畏途而踟蹰不前。这次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市文联举办「2005中国杭州国际书法节」,把「国际草书艺术大展」和「国际现代书法艺术展」并举,其用意颇堪玩味。草书和现代书法在高度的抽象性上,是存在共通之处的二者相互碰撞、彼此启发,将令今日书家大有裨益。这次草书艺术大展,从参展书法家的数量、范围,从部分作品的创新探求、艺术质量,都有可观。浙江省、杭州市有关领导和中国美术学院领导为举办这样的大型国际艺术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次书法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具有兼容并蓄的心胸和气度。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次活动的名称「书·非书——开放的书法时空」表明了组织者的种理念和姿态。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 天目山南山竹海

从深层观察,「书」非书的大背景,意味着历史与当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激荡、分化、渗透,出现了多元面目。我们需要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探索前进,大胆又审慎。

2005年9月12日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生于1931年,江苏人,

当代著名书法家,曾任中书协主席。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身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

沈鹏在当代书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在国内外文艺界享有很高声誉。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启功先生曾评价:

“仆获交沈鹏先生逾三十载,

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

“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

艺贵创新,先生得之。”

次之,是他在诗词创作上达到的境界,

已有两本诗集面世,在文化界得到佳誉......”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不过,对于沈鹏的书法,

民间质疑声颇高,有些评价毫不客气:

“的确不简单,开创了一个以丑为美的时代!”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另有评价比较公允:

欣赏不了并不代表作者的功力浅,

草书本就是小众艺术,

能以欣赏的视角看作品,

欣赏者自己就要具备一定的草书基础或理论素养,

否则,评论会有失偏颇的....


对此,沈鹏曾在某电视节目上如此说:

美包含着一种内涵,可以不是漂亮。

悟石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启功先生称赞沈鹏“所作行草,无一旧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继承传统又出新意,书法才能得以发展。沈鹏先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书法艺术的创新,推动了书法事业的发展。

纵观沈鹏的书法作品,其美学价值很高。他在创作过程中,求其大破大立,在对立面统一中追求作品生动、境界高远。如沈先生《徐霞客纪念堂有作》草书长卷,通篇气势大起大落,意气风发,气象恢弘,底蕴深厚。整幅作品空间布白时聚时散,时急时缓,波澜起伏,急速之中飘乎灵动之气,充满盎然生机。从长卷的视觉效果看,全篇形神、点来、虚实、疾涩、刚柔方面处理得当,线条浓淡交错,节奏感极强。在具体处理右弯钩和向下折笔映带之中,巧妙连笔,利用长锋笔尖余墨表现出毛笔伸缩弹力和蓄墨量,结体大小参差,欹正顾盼,笔法断连有意墨色干湿相参,浓淡相映,章法纵横穿插,虚实相生,神采飞扬,造成动的线条运动感,给人以音乐、舞蹈般的审美享受。纵观他的书作,充满了青春的活力,闪烁着时代的光芒。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钟声回荡夜迟迟,过往客船江月思,

阅尽古今无限事,寒山化育一身诗。

书法是一门富有感情的艺术。书的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是情感渲泄的载体。作者能将感情融入线条,让人在作品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怀,那是深层次的开发。若此,才可称之为高层次的书法艺术。沈鹏不仅在作品中侧重于表现书法线条的时休感,又能集中表现出书法时代审美语言,而且在书风的个性化方面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深度。他在《继续探索》一文中写道:“我创造书法作品,而这门艺术也潜移默化地塑造我的性灵,越是深入追求,就越是在艺术生活中体会真、善、美,艺术与人性的一致性。”的确,沈鹏的书法创作思想方法及待人接物是一致的。真、善、美是他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材。他是当今中国书画艺术家代表,也是创造真、善、美的作者代表之一。只有达到这种境地,创作时才能物我两忘,达到艺术的最佳境界。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就书法而言,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不单是看他的专业水准,而且要从他的综合修养上看高低,书在书外,具有全方位的学养,创作时才能出手不凡,厚积薄发。沈鹏具备综合学术修养:他集美术评论家、诗人、画家、出版家于一身。作为一个美术评论家,他有着对美与丑敏锐的洞察力;作为一个诗人,他有着浪漫与现实主义的情怀;作为一个画家,他有丰富的笔墨色彩。他尤其喜欢交响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感悟最深,他将旋律中表现与生命捕击乐章中的节奏感体现到书法创作中。他广泛汲取,并融入我们个这时代独有的情感、思想和节奏,在书法创作中表出一个现代学者丰富斑斓的内心世界。

赵朴初先生曾抄录孙过庭书谱一则:“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来贺沈鹏作品集的出版,我想是有针对性的。因为书家做到“心手双畅”才是书法创新的至高点。

古人云:“笔墨当随时代”,而“时代感”是现代人的情感、取向、趣味在书法创作中的折射,也是评断当今书家的创作是否有新意的标准之一。新世纪的书法创作是表现自我的时代,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书法不是文化快餐,无论什么年代,她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因此,书法创作就带有不推卸的社会责任。不言而喻,每一位书家都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神圣责任。

沈鹏草书《前后赤壁赋》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沈鹏:书法之美不叫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