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张茂渊


她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外孙女、民国才女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她出生在一个暮气沉沉的封建旧式家庭,但留过洋;她敢和亲哥哥断绝来往,却为了初恋苦守五十年;她冷酷执拗,却又温暖长情,她就是那个陪伴张爱玲成长、出名,最后远去的姑姑张茂渊。没有这个“文能够写信,武能够纳鞋底”的女人,就没有张爱玲。78岁时,她终于嫁给了自己牵挂了52年的初恋,即使时日不多,也要幸福牵手,直到生命的最后。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当年无缘心上人

1924年,两个一句英语也不会说的中国女性,远赴重洋,寻找一个叫作“新女性”的梦。旅途中邂逅了李开第,张茂渊直觉这个男青年在思想和见识上与她是相近的,渐渐坠入爱河。

然而,李开第早已有了未婚妻,是家里安排的闵行的富家女夏毓智,等他留学回来就马上成婚。张茂渊虽爱上了他,却也不说,只冷静地压制着,和他静静保持着距离。

其实,那时正流行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不少新青年都争前恐后逃离父母安排的婚约,李开第大可效仿。然而,他真正在乎的是她的出身,她是李鸿章的外孙女。李鸿章是签订了《马关条约》的卖国贼,他可不愿意与卖国贼有丝毫牵连。因为她无法改变的出身,他就判了她死刑。留学期间,即使时常听到她的大名,他也不再主动与她有所交集。

1932年,李开第要和未婚妻结婚了。她冷静淡然,不怨恨,不痴缠,一个人笃定地守护着心中的那份爱。她得体大方地当新娘的伴娘,见证他们的幸福。做不成恋人,就做朋友。有些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忘不了就不要强行忘记,一切顺其自然。

她妥妥帖帖地站在朋友的位置,清冷淡然地与人交往,守着相思的寂寞,却也享受一个人的潇洒快乐。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左二),母亲黄素琼(右二),姑姑张茂渊(右一)等在天津英租界住处的花园里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为张爱玲,与张廷重兄妹情断

1930年,张爱玲父母因强烈的价值观分歧而离婚。张茂渊借此离家,和张爱玲生母黄素琼一同住进了陕西南路上的白尔登公寓。

张爱玲父亲张廷重和孙用蕃结婚当天,张茂渊出席了婚礼,和张爱玲坐在一起。事实上,之前也是她在阳台上把这一“噩耗”告知张爱玲———你要有后母了。有意思的是,张茂渊此刻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她口中的张爱玲的后母会成为她和张廷重兄妹情断的导火索,更没有想到,黄素琼再次出国后,她将不得不“姑代母职”,与孙用蕃斗智斗勇。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张爱玲后母孙用蕃

1935年,张廷重在孙用蕃的建议下,搬进了一栋大别墅。张茂渊唯恐孙用蕃在住宿上亏待张氏姐弟,为两人各买了一张床、一个衣橱、一张写字台和一把座椅,亲眼看着两人安顿好后,才放心地回自己家。还有一次,张家姐弟在度假途中得了感冒,发烧卧床。张茂渊得知后担心孙用蕃不会给他们及时治疗,立即请了一个外国医生,开车赶到张家,亲自当翻译告知病情。

这一切付出,早熟的张爱玲都看在眼里。有一天,张爱玲去姑姑家玩,突然想吃包子,张茂渊就用现成的芝麻酱作馅,捏了四只小小的包子,蒸了出来。张爱玲如此写道:“包子上面皱着,看了它,使我的心也皱了起来。”她知道,姑姑自己过得并不容易。更令张爱玲感激的是,但凡她在父亲、后母那里受了委屈,张茂渊总是一边倒地帮侄女,甚至为了她与张廷重断绝了来往。

有一次,张廷重为了替孙用蕃出气,扇了张爱玲一记耳光,又把她囚禁起来,下令佣人都不许给她开门。一个叫何干的女佣人心疼张爱玲,打电话给她舅舅。第二天,张茂渊和张爱玲的舅舅一起找张廷重替张爱玲求情,顺便又提了送她出国留学的事情,结果被张廷众一顿大骂。兄妹俩竟从推推搡搡发展到扭打,张茂渊的眼镜被打破了,脸上直流血。张爱玲舅舅看到吓坏了,说赶紧去医院。张茂渊只得愤愤而去,临走时对哥哥甩下一句话:“我以后再也不踏进你家的门!”

这场闹剧最终以张爱玲逃离老家,投奔生母和姑姑而告终。在这两个留过洋的女长辈的支持下,张爱玲最终没能出国,而是去了香港。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张爱玲生母黄素琼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姑代母职,整整十年

1942年,张爱玲从香港回到上海。此时,黄素琼再度出国。所以,等她回到上海时,家里只剩姑姑一个人了。张茂渊和张爱玲一起搬去了常德公寓的65室。在那里,两人共同生活了十年。

张茂渊过着恬静自由的生活,很少与外人交往。直到三四十岁,她还继续保持着“我单身,我快乐”的样子,不急不躁,从容淡定,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她还做过投资,结果失败了,她也不懊恼,从大家闺秀摇身变为职场达人,直接去上班。先是在英国的一家商行做会计,她每天妆容精致,身着旗袍,出入于银行大厅、期货市场,精致体面地挣得高薪。后来,她凭着一口熟练的英语,跳槽到当时上海最有名的大光明戏院做翻译。没想到,大光明戏院的总经理看重她过人的才华,礼聘她为机要秘书,一做就是十年。

出身名门,气质高贵,身材苗条,皮肤雪白,她颇有东方古典韵味,在人群中也是醒目的一个,再加上她从小饱读诗书,学习新学,还出国留学,精通中英文,见识广博,自不是一般的女子可比。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张爱玲与姑姑张茂渊

可一般的男人也不敢娶她这样的女子。也有富家子弟热烈追求她,但她都淡然拒绝,还睿智地提醒张爱玲:“这些男人只是看重你外在的东西,他们只是活动的精虫,最后还是会离你而去。”

张茂渊没钱了就工作,所以她一直不大明白张爱玲为什么那么有名了还在乎钱,常说她“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这一身俗骨”。

这十年间,张爱玲多多少少写了一些关于张茂渊的小事情,说有一回自己在阳台上撞破腿,不想姑姑看了她的腿无甚大碍后,就关心起阳台的玻璃来,以至于张爱玲只好赶紧去配玻璃。张爱玲笔下的张茂渊似乎有些冷漠小气。可能因为当时张爱玲正与胡兰成热恋,却遭到姑姑的强烈反对,说胡“政治身份不清,家庭关系模糊”。满脑子爱情的张爱玲听不进这些逆耳忠言,便在日常琐事里挑拣起姑姑的毛病来。

1947年6月,张爱玲痛悟,给胡兰成写了一封断交信。随后,与张茂渊一起搬离了常德公寓。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张爱玲与姑姑张茂渊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78岁,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

1952年,张爱玲离开内地去了香港。在香港期间,张爱玲发表了《秧歌》和《赤地之恋》,成为“反共作家”。此时,内地的政治气氛已趋紧张。为了避祸,张茂渊和张爱玲约定不再通信。怎料,这音信一断,就是二十年。

张爱玲走后,张子静自然是不会再来了,张茂渊家的客人只剩下李开第一个。1965年,李开第丧妻。次年,“文革”爆发,他被打成右派,唯一守护在他身边的只有张茂渊。当时,年近古稀的李开第每天要穿着长筒套鞋在弄堂里打扫卫生,疲惫不堪。张茂渊也不避嫌,教他做家务,替他搞卫生,十年如一日。

1979年,李开第平反。在女儿的极力支持下,他终于决心与张茂渊结婚。那年,两个老人都已是七十八岁高龄。苦恋五十年,张茂渊终于尝到什么叫“岁月静好、家庭美满”。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张茂渊和李开第

令张茂渊欣慰的是,此时已年过花甲的张爱玲似乎也告别了冷傲,走向温情。她不但将其著作的国内版权委托给李开第处置,所得稿酬也赠与二老。自20世纪80年代起,张爱玲不止一次地从美国汇款到国内,接济姑姑、姑父的生活。

1991年6月,李开第写信给张爱玲,劈头第一句便是:“请你镇静,不要激动,报告你一个坏消息。”原来张茂渊因乳腺癌扩散到肺部,已于一星期前与世长辞。信中叙述,两年多前西医已宣告无法治疗,李开第请相熟的医生以蛇毒给药,自己也尽心服侍,使张茂渊“带病延年了二年三个多月。虽经常觉得头眩胸闷,我每日给他换膏药和按摩,总算没有疼痛的苦。”信的结尾再次强忍哀恸,请爱玲“不要悲伤,身体保重”。此时张爱玲年过七旬,李开第虚龄九十,两位都是白头人了。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张茂渊

宋以朗先生出示张茂渊晚年寄给爱玲的几张相片,有自己的独照,也有与丈夫的合影,最后一张面容枯槁,迥异于从前饱满的鹅蛋脸。这些相片张爱玲必定看过,然而在《对照记》里,她依然这样描写姑姑的一帧旧照:“我姑姑,一九四〇末叶。我一九五二年离开大陆的时候她也还是这样。在我记忆中也永远是这样。”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对照记》中写到的那一帧姑姑旧照

1998年,李开弟去世,享年一百岁。他的妻子张茂渊,一生只爱了他一个人。那个等爱的女子虽然已经远去了,可是这段真爱的传奇还在,并将永远为后人所称道。


苦守初爱五十年 | 张茂渊 · 张爱玲的传奇姑姑


张茂渊(中)和李开第(右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