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贵州:中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省份

“从没想到会过上现在这样的生活,有时候做梦都会笑醒。”贵州省正安县瑞濠街道新龙孔居委会32岁的易地扶贫搬迁户米莉笑着说。

米莉的老家在正安县小雅镇木桥村,距离正安县城60多公里,是武陵山区深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以前,米莉所在寨子不通硬化路,摩托车也只能勉强通过。她住的房子是木瓦房,墙体还是泥巴糊的,遇到下雨时,“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孩子到乡镇上学要走2个小时山路。

为了维持生计,丈夫外出打工;为了让孩子少走路,她在乡镇上租了最便宜的房子“陪读”。看不到希望的日子,让这个从四川嫁过来的姑娘一度非常绝望。

2018年7月,当地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扭转了米莉一家的命运。

“听到要搬到县城,我第一个报了名。”米莉说,按照政策规定,她们一家6口在县城的安置区分到了120平方米的新房。两个孩子就近上学,走路只要10多分钟,丈夫在附近的工地务工。

2018年底,经社区干部推荐,米莉在安置区附近的黔灵女培训学校做招聘专员,每月工资2100元。之后她又参加了学校的家政培训,拿到了月嫂初级证。“做月嫂,每月收入7000多元。现在我的月嫂订单,都已经排到了明年1月份。”说到如今的收入,米莉笑得合不拢嘴。

米莉一家生活的变迁,是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

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73%的面积为喀斯特地貌、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贵州长期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扶贫开发任务的达85个,其中贫困县有6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50个。

“贵州山多地少,贫困问题、生态问题交织,脱贫难度很大。易地扶贫搬迁是最彻底、最有效、最根本的脱贫措施。”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党组书记王应政说。

为彻底斩断穷根,贵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规划2020年之前,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188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万人,占全国搬迁人口的15%,是中国搬迁规模最大的省份。

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中,贵州要求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建设资金由省级统贷统还,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城镇化集中安置,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以产定搬、以岗定搬”。

记者采访发现,如今,贵州的移民群众已实现从最初的“不习惯”到“住得舒服”,从“担忧顾虑”到“安居乐业”。

据贵州省生态移民局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贵州省已累计完成搬迁入住184.8万人,18.24万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已经转入安置地学校就读,90%以上的搬迁家庭实现了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帮助搬迁群众从农民转变为市民,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贵州从今年初开始着手为安置区建立“五个体系”,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综合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

崭新的居民楼、干净整洁的街道,社区综合服务站、超市、农贸市场、医院、学校……记者近期在贵州省遵义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铜仁市、六盘水市等地走访看到,各地移民安置小区的配套设施非常齐全。

“搬出大山求发展,城镇安居天地宽。”瑞濠街道新龙孔居委会移民安置楼上标语醒目,这也是当地搬迁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等老公拿到驾照后,我们准备买辆小汽车,到时候回四川娘家就更方便了。”米莉相信,未来的生活会更美好。

新华社记者 杨洪涛 潘德鑫 吴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