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輕武器軍事掩體漫說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輕武器軍事掩體漫說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物!

*核心內容提要*

軍用掩體的作用是降低敵方火力對人員及裝備的殺傷力,提高人員及裝備的戰鬥效能,按使用武器不同,分為輕武器軍事掩體、重型武器軍事掩體。輕武器軍事掩體可分為步槍掩體、機槍掩體、火箭筒掩體、迫擊炮掩體、便攜式導彈掩體等等類型。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轻武器军事掩体漫说

我軍戰士手持95式5.8mm自動步槍在步槍掩體中

輕武器軍事掩體的重要性

在戰場上,士兵暴露在敵人的目視範圍內,將招致敵人毀滅性的火力打擊。因此,一名合格的士兵必須懂得隱蔽偽裝原則和實施方式,減少被敵軍發現的概率,以及被發現後減小敵軍火力對自身造成傷害的程度。有經驗的老戰士都懂得“工事挖一尺,命就大一丈”這句“軍事格言”。

在抗美援朝期間,我志願軍部隊構築堅固防禦堡壘,抗擊美軍“鋼鐵攻擊”的戰例堪稱奇蹟。例如,在1951年秋季防禦作戰期間,志願軍第67軍在13個月內所挖的土石方量,就可在朝鮮境內“三八線”上壘起一道27km長、2m寬、6m高的城牆。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轻武器军事掩体漫说

朝鮮戰爭中,駐守在散兵坑內的志願軍機槍戰士收到後方傳來的家信,顯得很興奮。圖中可見,此散兵坑為雙人立姿射擊掩體

官兵們總結推廣其他部隊挖馬蹄形小坑道的經驗,在構築工事時,堅持小、堅、低、隱蔽、疏散,能防空、防火、防炮、防雨,便於射擊、便於觀察、便於出擊、便於指揮與通信聯絡的原則,在不到20天的時間裡,在各個要點和側翼構築了便於發揚火力的射擊工事,防空防炮的隱蔽工事,隱蔽機動的交通工事和欺騙敵人、分散敵火力的假工事,並組成4層火力網。這些工事在抗擊敵“特種混合支隊作戰試驗”和“秋季攻勢”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1951年9月21日,美軍8個步兵營在75輛坦克、100餘門火炮及大量飛機支援下,向我第67軍陣地甘鳳裡至北漢江線發動猛烈進攻。我軍依託堅固工事堅守陣地,致敵傷亡1 140多人、毀傷敵多輛坦克。

輕武器軍事掩體的類型

根據士兵使用的輕武器類型不同,輕武器軍事掩體通常分為步槍掩體、機槍掩體、火箭筒掩體、迫擊炮掩體、便攜式導彈掩體等類型。

步槍掩體

步槍掩體主要由胸牆、射擊槽座、崖徑及掩坑組成。

胸牆

胸牆的作用是抵抗槍彈的貫穿和便於掩坑內的士兵射擊,其是堆積在士兵胸前的一堵小矮牆,通常由挖掘掩坑的土堆積而成,也可根據四周的情況,採用磚石、木材、冰雪等堆積而成,時間允許時還可以採用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等澆灌而成。為了確保射手的安全,胸牆要有一定的厚度、高度和弧度。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轻武器军事掩体漫说

步槍單人掩體示意圖。其主要由胸牆、射擊槽座(圖中未顯示)、崖徑及掩坑組成

胸牆只有達到一定的厚度才能抵禦敵軍射來的槍彈彈頭的貫穿,起到安全防護作用,其防護厚度的確定,要根據組成胸牆的材料來確定。若是採用土壤堆積胸牆,其厚度需要120cm以上,才能抵禦槍彈彈頭的連續打擊。胸牆高度的確定,以既要隱蔽身體又要不影響射擊為宜,通常其堆積高度為25~30cm。為了防止敵側射和斜射火力對掩體內士兵的傷害,胸牆必須構築成圍繞掩坑的弧形,僅在掩坑的後部留出缺口,也就是說,胸牆需構築成大於180°的弧形。

射擊槽座

在胸牆中央面向敵方的位置,需開設射擊槽座。射擊槽座用於士兵操作步槍進行射擊,其堆積高度為10~15cm,低於胸牆的高度。

崖徑

崖徑是位於胸牆和掩坑之間的地表面,其寬度為35cm,以供士兵持步槍射擊時支撐手臂,同時還可防止胸牆的積土下落至掩坑內。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轻武器军事掩体漫说

士兵正在構築崖徑

掩坑

掩坑是供士兵掩蔽身體的坑,由於其低於地表面,故可較好地抵禦槍彈、炮彈的殺傷破壞。掩坑的各部分尺寸主要用坑口長、坑口寬、底部長、底部寬、減深(掩坑底部至原地表面的垂直距離)、遮蔽高(掩坑底部至胸牆上表面的垂直距離)來表示。在掩坑的前、後側壁上,還應挖出腳踏槽,便於射手進出掩坑。掩坑的大小以能容納士兵的身體為準,其具體形狀和各部分的尺寸根據士兵採用臥姿、跪姿、立姿等不同的射擊姿勢而確定。步槍掩體根據射擊姿勢的不同,又分為臥姿射擊掩體、跪姿射擊掩體、立姿射擊掩體及帶射擊踏跺的掩體。這些掩體的主要區別是掩坑的深度及大小尺寸不同,而胸牆、射擊槽座、崖徑的尺寸基本相同。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轻武器军事掩体漫说

我軍戰士正在演練構築步槍臥姿射擊掩體

步槍臥姿射擊掩體也稱為臥射單人掩體,其掩坑形狀似長方形,但坑口前寬後窄,坑的深度較淺。通常坑口前寬60~80cm,坑口後寬50~60cm,坑口長170180cm,減深25~30cm,遮蔽高50~60cm。步槍跪姿射擊掩體又稱為跪射單人掩體,其掩坑形狀似圓形,坑口直徑90cm,坑底直徑70cm,減深60~80cm,遮蔽高100~110cm。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轻武器军事掩体漫说

雪中構築的步槍臥姿掩體,圖中可見,在胸牆中央面向敵方的位置,開設有射擊槽座

步槍立姿射擊掩體又稱為立射單人掩體,其掩坑形狀似圓形,坑口直徑90cm,坑底直徑50cm,減深110~120cm,遮蔽高150~160cm。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轻武器军事掩体漫说

帶射擊踏跺的掩體示意圖

帶射擊踏跺的掩體形狀似橢圓形,是供射手立姿射擊,並可在掩體內坐姿休息的掩體。其橢圓形掩坑的長軸為

150cm,短軸為90cm,減深140150cm,遮蔽高170180cm。坑底前部設有踏跺,踏跺高30cm,射手可坐在其上休息,射擊時站在踏跺上。

機槍掩體

機槍的攜行和射擊操作,通常由正、副兩名射手或多名射手進行,因此機槍掩體是由兩個或多個連通的單人掩體組成。機槍掩體分為輕、重機槍掩體及高射機槍掩體三種類型,通常構築在塹壕邊上,根據地形和射擊任務也可構築在塹壕前和便於射擊之處。

機槍掩體的構築方法、形狀與步槍單人掩體基本相同,主要由胸牆、射擊槽座、崖徑及正副射手共用的掩坑組成。但胸牆厚度、射擊槽座寬度、崖徑寬度均變大,具體尺寸需根據射手使用的輕、重機槍及高射機槍的外形尺寸而確定。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轻武器军事掩体漫说

當條件許可時,構築機槍掩體還需在掩坑側壁處挖掘出容納彈藥的置場。為了保證機槍向多個方向射擊時能迅速供應彈藥,彈藥置場應在機槍兩側均有構築

當條件許可時,還需在掩坑側壁處挖掘出容納彈藥的置場。為了保證機槍向多個方向射擊時能迅速供應彈藥,彈藥置場應在機槍兩側均有構築。同樣,根據戰鬥情況和地形條件,輕、重機槍掩體也分為臥射、跪射、立射及帶射擊踏跺的機槍掩體。

火箭筒掩體

火箭筒的攜行和射擊操作,通常由正、副兩名射手進行。火箭筒掩體也可分為臥射、跪射、立射三種類型,其構築與機槍掩體基本相同。需要強調的是,掩體後10m內不得有易燃物和人員。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轻武器军事掩体漫说

火箭筒立姿射擊掩體示意圖。其正、副射手射擊掩體是兩個相距60~80cm的單人掩體

迫擊炮掩體

迫擊炮掩體通常設置在凹地、遮蔽物的後面。其與遮蔽物的距離應大於遮蔽物的高度,一般此距離為遮蔽物高度的1.5倍,以免影響迫擊炮射擊。

迫擊炮掩體主要由掩坑、出入口、炮手避彈所、彈藥置場組成。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轻武器军事掩体漫说

迫擊炮掩體示意圖。其設置在凹地、遮蔽物的後面

掩坑形狀通常呈圓形或半圓形,其坑口直徑的大小應能保證迫擊炮向所規定的射界內進行射擊,並便於炮手操作。在不影響迫擊炮以45°射角射擊的前提下,掩坑的深度應儘量加深。

炮手避彈所構築在距離掩坑4~6m的左側交通壕內。彈藥置場構築在掩坑右側交通壕的前崖壁上,距離掩坑3~4m。

便攜式導彈掩體

便攜式導彈分為反坦克導彈、地對空導彈等類型,不同的導彈類型,其掩體的構築也有所不同。本文僅以紅纓-5、紅纓-6地對空導彈為例,介紹便攜式導彈掩體的組成及佈局。

這類便攜式導彈通常以班為單位執行戰鬥任務,為便於指揮,導彈班又分為3個戰鬥小組,每組由正、副兩名射手組成,組長由主射手擔任。

工事一尺,命大一丈:轻武器军事掩体漫说

便攜式導彈(以3個戰鬥小組為例)掩體示意圖。3個戰鬥小組呈三角形均布在陣地上,各組掩體間距20~30m,班長觀察掩體和報務員掩體設置在戰鬥小組側後方

導彈班陣地由導彈發射掩體、班長觀察掩體、司機兼報務員掩體、交通壕及車輛掩蔽所組成。3個戰鬥小組呈三角形均布在陣地上,各組掩體間距20~30m,以防止導彈發射時向後噴出的火藥燃氣燒傷射手。班長觀察掩體和報務員掩體設置在戰鬥小組的側後方。

本文原載《輕兵器》雜誌2016年11期(上)。

校對:魏開功 王曉濤

輕兵器官方微博:@輕兵器

輕兵器抖音號:qingbingq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