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總有一個叫“別人家孩子”的假想敵。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生活中,總有些媽媽喜歡拿孩子同班同學、鄰居家的孩子,或者是親戚、朋友、同事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比——看看他們有多優秀,你有多差,還不趕緊好好學習。

然而,如果我現在告訴你,你的孩子或許是個“天才”,只是因為你這個媽媽不是個“好伯樂”,讓孩子的才能被埋沒了,你信嗎?

最近刷朋友圈,刷到了這麼一個新聞:↓↓↓

Jacob Barnett:2歲時被診斷為智力有缺陷,13歲卻成了國際物理學家,智商比牛頓還高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說起這個孩子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不過2011年他有一段駁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視頻在YouTube引起網友、媒體熱評的新聞,相信應該有很多人會有所耳聞!

你知道嗎?那個時候的他,才13歲,就已經是國際物理學家。

15歲時,Jacob Barnett更是進入世界頂尖物理研究所攻讀量子物理碩士學位。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就這麼一位天才物理學專家,卻在他2歲時被診斷為阿斯伯格綜合徵(Aspergers Syndrome)。

並且,當時醫生還扔給孩子媽媽一句話:“你的孩子可能永遠都學不會繫鞋帶了。”

然後孩子從正常的學校退學了,進入了一家特殊學校學習,但最終還是因為孩子不能融入那裡的生活,而Jacob Barnett的媽媽這回幫他再次退學,決定在家照顧親自教育孩子!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你可知道,那個時候Jacob Barnett才4歲不到,這對一個家長來說,是多麼艱難的決定。不過,一想到一個IQ為170,比愛因斯坦更高的孩子,可能因為不適應學校教育,而被毀掉時,何況那還是她的孩子,她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

Jacob Barnett的媽媽最終通過自己的愛以及特殊的“放養”教育方式,讓Jacob Barnett慢慢的激發了自己的潛能,從一個已經被判定的“笨小孩”,變成了別人眼中羨慕的“物理天才”。

英國牛津大學天才兒童研究中心的貝納德特·泰南曾表示,許多天才兒童可能在學校或考試中表現一般,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可能會遠遠高於常人!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所以,對於所有的“笨小孩”來說,一個好媽媽有多重要,她甚至可以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

每個低年齡孩子都可能是天才 媽媽千萬別埋沒自己的孩子

之前,還曾看到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和範德堡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他們從1971年起,通過追蹤全美5000名最聰明的兒童的成長軌跡。結果取得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就算是最聰明的孩子,他們也需要通過父母等的幫助,才能激發出潛能。

什麼意思?換句話說,聰明的孩子將來能否有所成就,關鍵還在於父母等的後天培養和幫助!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說,孩子的天賦或者說閃光點可能並不是那麼明顯直接,甚至還有可能是別人口中的“學渣”、“差生”、“笨小孩”等。

這個時候,作為媽媽,千萬不要聽信別人對孩子的評價,更不能對孩子“自暴自棄,聽之任之”,真正應該做的是,用愛去陪伴孩子,處處留心觀察,發掘出孩子擁有的某方面天才潛能!

德國著名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表示媽媽的教育對孩子極為重要,他的天才兒子卡爾取得的成就,就跟他的媽媽密切相關。

看過哈佛名人史的人,或許應該都知道,這些名人往往都有一個共同點:有一個陪自己成長,關心自己的好媽媽!

如果是父愛是一座大山,可以給孩子提供依靠,那麼母愛就是一棵大樹,可以給孩子遮風擋雨,洗滌孩子內心的委屈、不安以及分享孩子的快樂等。

研究表明:一箇中國孩子18歲以前,家庭教育的影響比例超過60%,而學校的教育只佔30%,社會教育只佔有不到10%。而家庭教育中,媽媽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媽媽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一句古老的西方諺語“那雙推動搖籃的手,也在推動著人類的未來”說的那樣,一言一行可能會改變孩子一生!

那麼,一個好媽媽該怎麼做,才能讓一個別人口中的“笨小孩”,變成真正的天才呢?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1.

別在意別人的目光,孩子是唯一的

當孩子學習成績差時,可能生活中總是免不了會被周圍人投來異樣的眼光,甚至還會被人指指點點“你看那個誰誰誰家的孩子,每次考試都倒數第一,真丟人”。

這個時候做媽媽的千萬不能也認為,自己的孩子真沒用,而且還讓自己“很沒面子”,會對自己的孩子充滿怨言、甚至還打罵孩子。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一個好媽媽,此時最應該要做的是安慰孩子,用愛去幫助孩子,並告訴孩子“別在意別人的目光,別人是別人,你是媽媽的唯一,媽媽相信你將來一定是個有出息的孩子”。

作為孩子,他的情緒是特別敏感的,媽媽如果隨大流的認為他是個壞孩子,那麼他就可能會覺得自己自尊心受到傷害,反而可能就此自暴自棄;如果媽媽不在意別人的目光,他可能就會覺得“媽媽愛我”,媽媽尊重我,就會不自覺的努力改變自己。

2.

學會放手,充分發揮出孩子的天生潛能

很多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過於小心謹慎或者特別容易採用隨大流的方式培養孩子,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孩子只有對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會投入更多的經歷。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作為一個好媽媽,一定要竭盡所能支持孩子,去自由探索任何他感興趣的東西。當遇到問題時,可以給孩子提出建議,去引導孩子。

如果一味的壓制孩子的天性,讓孩子一門心思只在學習上或者他一點也不感興趣的興趣班上,就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反而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來。

3.

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在很多媽媽的眼裡,孩子的成績或許是最重要的,因此會給孩子報這樣那樣的補習班,就是想讓孩子成績突出,也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好好的學習,甚至會把孩子關在家裡不讓出去。

可是最終卻發現,這種逼孩子學習的方式,在孩子低年級的時候可能效果還不錯,但是到了初中後,卻發現孩子怎麼“逼”,成績不但不漲,還可能一落千丈!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注重培養孩子思考能力。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可能低年級的時候,背背書、背背公式什麼的,孩子成績就看得見的往上漲,但是隨著孩子升到高年級,對孩子思考能力要求也加深了,而孩子一旦思考能力跟不上,成績就會大幅下滑!

這也是為什麼學霸總能舉一反三,而你的孩子卻永遠只會“這道題”的一個根本差距!

成績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都很重要,但是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成績並不是

別做個只懂操作的媽媽,激發孩子的興趣更重要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哲學家弗洛姆說:"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經常會碰到一些媽媽喜歡逼孩子去學習,如果孩子不願意學習,就可能是各種形式的打罵+體罰之類的,然而這無疑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了對立面,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

其實,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愛上學習,真不難,就是去激發他的興趣。比如說,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動畫片裡面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知識,那你就適當啟發孩子去弄懂這些知識,不瞭解的,就和孩子一起查資料,然後翻書等等,讓孩子自己通過探索動畫片裡的知識慢慢愛上讀書。

孩子受到傷害時 要勇敢站出來保護他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麼一段視頻:

28秒內,奶奶對著躺在地上的孫女連環暴擊23下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而且是打、掐、踢、踹,各種處罰動作都用上了。可是孩子的媽媽,本來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最應該站出來保護孩子的,卻一直站在門口看著。

這一切的起因竟然是,小女孩想買3顆戒指糖,而奶奶只同意買2顆。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說真的看了這個新聞,與這個奶奶的體罰相比(奶奶的行為肯定很嚴重),媽媽不作為的方式給孩子的傷害會更大,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不愛自己,有種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拋棄的感覺,可能就會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如果孩子還持續生活在這樣氛圍的家庭裡,很可能孩子將來的性格會變得扭曲畸形,甚至長大後根本不會對媽媽有感情。

所以,作為一個好媽媽,當孩子受到無理的傷害或者超過他承受的傷害時,就應該勇敢的站出來,給予他保護。

最後,還想提醒每個媽媽:

每一個孩子身上都可能蘊藏著一個特殊的才能。有的時候,一些孩子可能會很容易被髮掘出來,但更多時候,這份才能就像是一個熟睡的巨人,等待著一個好媽媽去喚醒他。

曾被稱笨小孩的13歲物理天才刷屏了:一個好媽媽,會改變孩子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