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兒童英語起步階段是多聽、少說、不讀寫

學習語言,不單單是指學習英語,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聽。

但是非常可惜,很多人忘記了這一點。他們是從眼睛開始學習的。

《新概念英語》這套書最開始的前言部分有三句箴言,很多《新概念英語》的學習者都忽略了。而恰恰被忽略了這三句,才是整套《新概念英語》的精髓!

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

Nothing should be read before it has been spoken.

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

《新概念英語》課本中提供的中文翻譯是:聽到的再說,說過的再讀,讀過的再寫。 而我個人的理解是:沒有聽懂就不要說,沒有說清楚就不要讀,沒有讀明白就不要寫!

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沒有大量的聽就沒有辦法說。英語的輸入最開始就應該是用耳朵聽,有正確的輸入。文字的輸入,其實也是一種聲音的輸入,只是這個輸入是變相的輸入,間接的輸入。而我們大部分的英語學習者,一直在眼睛進行聲音的間接輸入,忽略了輸入的本質。

在生物進化歷程中,先有聲音後有文字。聲音是語言的基本,即使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他們一樣能說會聽。

四五歲的孩子認字很少,但他們都能比較準確地與父母和同齡人交談。所以學習一門外語,應該把自己當成不會說話的嬰兒去學習,而不是先看語法書和背單詞。

第一步,認識到聽力是學習英語的基石。

第二步,讓我們聽到的聲音變得有意義。沒有意義的聲音,對於我們來說就相當於噪音。也就是可理解性輸入。

在兒童聽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鼓勵孩子慢慢說,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以按照聽、讀、說、寫的順序來執行。但是對於兒童,無論如何不能把寫放到前面,只能最後,也就是說,聽力第一,寫作最後,說與讀可以根據具體條件適當調整。

兒童先進行聽力訓練,有利於建立英文思維,英語屬於表音文字,聽力練習好了,後面的反而容易了很多。對於兒童最好說聽力領先與閱讀2年,比如,孩子上幼兒園時可能看不懂繪本,至於《米小圈上學記》、《小豬唏哩呼嚕》根本看不懂,但是你講給他聽或者聽有聲故事就大部分能聽懂,這就是聽力領先於閱讀。而國內傳統方法恰恰相反,讀得懂,聽不懂,考試時聽力材料都是比閱讀理解材料簡單很多。

兒童英語起步階段是多聽、少說、不讀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