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此詩在晚唐為何會走紅,讓蘇軾歐陽修都無法理解,作者卻一詩成名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首詩到底是優是劣確實是一件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的事。所以哪怕是詩壇巨匠,也難免會有被世人爭議之作。比如詩仙李白的那首《贈汪倫》,雖是年年入選小學課本之作,但卻有人覺得寫得過於直白,根本沒有詩的意境;再比如詩聖杜甫當年寫了一首《又呈吳郎》,被後世稱為律中最下乘,但喜歡的人卻覺得這是一首千古名作。

此詩在晚唐為何會走紅,讓蘇軾歐陽修都無法理解,作者卻一詩成名

詩仙詩聖都尚且如此,又何況一般詩人。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鷓鴣》就是一首備受爭議之作。這首詩曾風靡晚唐,令作者鄭谷一詩成名,還得了個”鄭鷓鴣”的美名。但是此詩在200年後的北宋卻備受爭議,蘇軾歐陽修無法理解它當初為何會走紅。歐陽修甚至評此詩:“人家多以教小兒,餘為兒時猶誦之,今其集不行於世矣”,意思是這首詩是小兒科之作,現在他的詩集早就不流行了,這是將此詩批得一文不值了。

此詩在晚唐為何會走紅,讓蘇軾歐陽修都無法理解,作者卻一詩成名

那麼鄭谷這首詩到底寫得如何呢?為何經不過時間的考驗呢?讓我們來品一品:

《鷓鴣》

唐.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

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這是一首詠物七律,一首好的詠物詩應該是詠物抒情完美融合之作,從這一點上說鄭谷這首詩是做到了的。他將遊子思鄉之情與鷓鴣的悲涼哀啼融為一體,虛實結合,不可謂不高明。

此詩在晚唐為何會走紅,讓蘇軾歐陽修都無法理解,作者卻一詩成名

詩的首聯從鷓鴣的外形及生活習性下筆。鷓鴣鳥在天氣暖和的時候,會揮著彩翼在平野中嬉戲,它的外形可媲美山雞。這兩句並沒有細寫鷓鴣的羽毛等細節,而是通過對比,給讀者以想象空間。

接下來的兩句則重點寫鷓鴣的啼聲。“黃陵廟裡啼”是一個典故,據說這是當年屈原天涯淪落之處,鷓鴣在這裡啼叫正是叫出了羈旅遊子的悽苦。而為了襯托這一句的悽美,詩人在前一句用湖邊的黃昏細雨作為烘托,可謂十分高明。

此詩在晚唐為何會走紅,讓蘇軾歐陽修都無法理解,作者卻一詩成名

後兩句則是分別寫遊子和佳人聞聲後的反應,遊子聞之落淚,佳人一唱就低眉。這是從側面烘托了鷓鴣聲的動人和其中的哀愁,此時的鷓鴣成了遊子和相思女子的化身,它唱出的正是這兩類人的心聲。這一聯與前一聯一虛一實,銜接得十分巧妙。

至此詩人還不罷休,他在最後一句將這份哀愁再放大。湘江水又廣又闊,湖面的鷓鴣鳥成群結隊,它們的叫聲相互呼應,而它們在苦竹深處的鳥窩在夕陽之外。這樣的落筆,將鄉愁和相思寫得綿長而又震撼人心,令人動容。

此詩在晚唐為何會走紅,讓蘇軾歐陽修都無法理解,作者卻一詩成名

對此詩唐代諸多名家給予了高度評價,有人稱其“神韻欲絕”,也有人稱其是聲影俱出的詠物絕唱。而到了宋朝,蘇軾對此詩的評價卻是“偶然遊戲,胸無寄託,筆無遠情”,再加上歐陽修說此詩在宋朝已不流行,可見宋人對此詩是不太感冒的。

為什麼唐宋文人對同一首詩會有這麼大分歧?主要原因是唐詩重聲情,從這個角度來看鄭谷這首詩確實是成功的。而宋代詠物詩重理趣,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首詩正如蘇軾所言是戲作。不過無論宋人如何看,這首詩卻流傳至今,而且鄭谷也因此詩一詩成名,被後世稱為“鄭鷓鴣”,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已經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