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中國人吃人血饅頭?英國人買票觀看處決死囚,以為遺體能治病

公開處決死囚是世界各國曆史上廣泛存在過的現象。在魯迅先生筆下,給劊子手塞錢換取“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夫婦,以及伸長脖子像鴨子一樣圍觀的看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人民愚昧落後的象徵。而在各種國內影視劇中,只要有人犯處決的場景,也總少不了各類圍觀叫好的吃瓜群眾。

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事情的確真實的發生過,那麼在歐洲歷史中,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呢?

中國人吃人血饅頭?英國人買票觀看處決死囚,以為遺體能治病

觀看殺戮表演是人類的本性

殺戮可以說是人類的動物本性,因此在歐洲歷史上這類事情從來就沒有少過。而且先進的歐洲人還能更進一步,把殺人當作一種商業表演,看客們需要為此付錢,自然也就少不了認為死囚遺體可以治病的蠢人,以及無數因為看殺頭反而死於意外的傻瓜。

在19世紀中葉英國進行司法改革,逐步建立起現代化的警察、監獄制度,廢除公開處決前,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使得各種嚴刑峻法大行其道,每年因為各種原因被處以絞刑的犯人非常多,因此絞刑也就成了一種大眾娛樂活動,哪裡有公開處決,哪裡就有圍觀行刑的人群。

泰伯恩刑場是英國首都倫敦當時執行死刑的場所,位於現在倫敦市中心的大理石拱門附近。這裡人流密集,是方便民眾觀看錶演的好地方。在刑場的一旁,專門建有巨大的露天看臺,其中的座位按價出售,售價高低取決於座位離死囚的距離和死囚身份的貴賤,而站在看臺下的免費觀眾則可能根據行刑人的不同,達到幾千上萬,甚至十萬之眾。

中國人吃人血饅頭?英國人買票觀看處決死囚,以為遺體能治病

地圖上的大理石拱門

當時受刑的死囚先要被裝進大車,從監獄押往泰伯恩刑場,囚車先在教堂暫停,神父會要求囚犯做臨終懺悔,之後去往濟貧院,給死囚一杯啤酒,最後會被押上刑場執行死刑。

既然是付費表演,那麼它的場面到底有多熱烈呢?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就曾經記錄下1849年泰博恩刑場處決犯人的盛況。當時被處死的是一對犯了謀殺罪的夫婦,這是自一個半世紀以來,倫敦首次同時處決一對夫婦,因此吸引了至少3萬多倫敦市民蜂擁而至,人們無論老幼貴賤紛紛接踵而來,現場堪比現在的明星演唱會。

中國人吃人血饅頭?英國人買票觀看處決死囚,以為遺體能治病

英國倫敦泰伯恩刑場,高高的看臺坐著的是付費用戶,免費用戶在下方

許多人在頭天晚上就已經來到了行刑場地附近佔據有利位置,行刑當天更是盛況空前,人流攢動。不少觀眾像過節一樣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而在絞刑架附近,商販、妓女、流氓、小偷等人物,紛紛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忙活著自己的生計。

當這對夫婦被吊上絞刑架處決時,狄更斯描述道:

當這兩個不幸的生命消逝的時候,人們沒有比先前表現出更多的憐憫和惋惜。人們還像之前那樣或者在嬉笑打鬧,或者在罵罵咧咧,而沒有絲毫的剋制。人們 就像從來都沒有聽到過基督的名字那樣,沒有 表現出絲毫的同情心。

中國人吃人血饅頭?英國人買票觀看處決死囚,以為遺體能治病

這是免費用戶視角,可見VIP的確物有所值

由此可見,當時貧弱落後的中國,連觀看死刑的看客,也比地球另一頭的英國人遜色許多。至少中國官府還沒有給群眾們建上高高的看臺,民眾們似乎也沒有盛裝過節一般的激動心情。而在中國,執行死刑的方法通常是砍頭,這在英國可是貴族才有的待遇,普通人只能享有漫長痛苦的絞刑。

由於觀看錶演的人實在太多,場面又無比血腥刺激,因此常常會發生各種意外。比如在1806年的一場公開處決中,發生的騷亂就造成了一百多人死亡,而在第二年又發生了踩踏事件,死亡了三十人。這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從古到今這類人都概莫能免。

中國人吃人血饅頭?英國人買票觀看處決死囚,以為遺體能治病

現在的大理石拱門

與魯迅筆下華老栓夫婦類似的是,19世紀中期的英國,仍有不少觀看死刑的觀眾,會在處決一結束就迫不及待的去觸摸死刑犯的遺體,這被認為能治療從皮膚病到肺病等的各種疾病,哪怕到了19世紀80年代,仍有死刑犯的皮膚在倫敦的商店裡被高價叫賣。可見各國的愚昧民眾本質上都差不多,國人在批判中國歷史上的落後過往時,更需要站在世界史的視角,才能得出中肯的結論。

《19世紀英國公開處決制度的廢除及其動因分析》

《人類酷刑簡史》《人類砍頭小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