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俄羅斯電子戰裝備的發展史,可成功干擾敵人的高精度制導武器

電子戰設備的創意誕生於沙俄帝國時期。1903年,亞歷山大·波波夫在作為國家顧問寫給當時俄羅斯帝國軍部的呈報中,第一次闡述了這一概念。亞歷山大·波波夫是很有天賦的學者、無線電發明者。他以組織瓦爾納-塞瓦斯托波爾-敖德薩無線電通信線路為例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包括無線電偵察、無線電干擾以及反偵察和反壓制的無線電通信保護等。

俄羅斯電子戰裝備的發展史,可成功干擾敵人的高精度制導武器

採用電子戰設備能使空軍損失減少

這一想法在1904年到1905年的俄日戰爭中得到實踐。1911年,另一位俄羅斯科學家阿列克謝·彼得羅夫斯基論證了建立無線電干擾和無線電通信保護的理論基礎,並在實踐中先後被黑海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的艦船試用。儘管有過此類實踐,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還是極少進行壓制對方無線電臺的工作。

到了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前的1939年,首份建立無線電干擾臺的申請被提出,之後又進行了首批無線電干擾臺樣機測試。樣機在超短波(“風暴”號,Shtorm)、短波(“雷鳴”號,Grom)、中波(“風暴”2號,Shtorm-2)波段工作。蘇聯無線電特戰營使用這些先進的電臺,成功監聽並壓制了納粹德國集團軍-軍團-師團鏈條之間的無線電通信。

在1955年之前,電子戰裝置的研發並不連貫。根本性變化發生在冷戰期間,當時蘇聯邊境開始頻繁出現陸基、空基和海基無線電技術裝置和雷達偵察裝置。從1956年起,無線電通信干擾、雷達和無線電導航營被重新組建,隨後獲得了不少先進裝置,這些裝備是在無線電壓制設備領域的統一技術政策基礎上研製的。

蘇聯軍事專家參與的世界局部戰爭經驗表明,採用電子戰設備能使空軍損失減少,地面行動的有效性直接取決於電子戰的結果。美蘇生產的雷達、無線電通信、無線電導航、無線電干擾以及電視、紅外和激光設備被廣泛使用在許多局部戰爭中。

而隨著1991年冷戰的結束,蘇美兩大電子戰派別間的比拼也因此停止了。蘇聯的解體對俄羅斯繼續研發國產電子戰裝備的所有工作產生了影響。不過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俄羅斯研發信息電子戰裝備的工作一直從未停止過。

俄羅斯電子戰裝備的發展史,可成功干擾敵人的高精度制導武器

俄羅斯新型電子戰系統

新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若干類高度專業化的電子戰設備。開始有了針對具體類型的無線電電子系統、設備和技術工作。如出現了反無線電通信、反電子偵察、反制導系統、反自動制導高精度武器,以及反無線電引信的電子戰設備。它們可以針對太空、空中、陸地和海上無線電電子運載工具展開對抗。利用這種專業化和多樣性,俄羅斯的電子戰裝置可以解決兩類問題:一是破壞或阻礙敵人在高精度武器中使用的突擊部隊及武力資源的目標定向性分配;二是擊退或最大程度地減弱高精度武器的攻擊效果。

高精度武器被給予特別關注絕非偶然。這是因為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軍事衝突中,高精度武器的使用強度不斷增加。比如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高精度武器僅佔所使用殺傷性武器的8%;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這一數字上升到68%,這使美國領導的軍隊相對容易地戰勝了伊拉克,後者則幾乎沒有任何電子戰設備!

俄羅斯電子戰裝備的發展史,可成功干擾敵人的高精度制導武器

俄羅斯電子戰設備在敘利亞的出現,破壞了敵人對高精度武器和軍用無人機的使用。這不僅切斷了恐怖分子與武裝組織間的無線電通信,還保證了己方位於伊德利卜、哈馬、霍馬斯、代爾祖爾和德拉省的協調與管理中心間的數據傳輸。隨著科技的演變和發展,俄羅斯的電子戰設備早已被用於戰術管理層面,一直到連級水平。因此,俄羅斯的軍事單位不僅能發現和識別敵人的無線電電子設備,還能採取一系列措施,對敵方裝置進行壓制和打擊,從而保護己方裝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