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老驥伏櫪 志在“九里”——記廣水市餘店鎮九里村第一書記張仁才

初心永不改,使命扛在肩。2018年5月,廣水市扶貧攻堅動員會後,身為該廣水市土地收購儲備交易中心副主任的張仁才主動請纓、不辭勞苦,懷著一腔熱血,秉持一顆初心,義無反顧的紮根餘店鎮九里村擔任第一書記,負責村裡的精準扶貧和黨建工作。置身扶貧一線,張仁才同志默默紮根基層,細細辛勤耕耘,力爭在新時代裡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中體現價值。


老驥伏櫪 志在“九里”——記廣水市餘店鎮九里村第一書記張仁才


九里何止“九里”

餘店鎮九里村地處廣水市西部,距應山城區42公里,與隨州市淅河鎮接壤,全村312戶1503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64戶180人,留守在村的大都是孤寡老人和婦女兒童。因村級發展較為落後,扶貧任務相當艱鉅,2015年被確定為全市重點貧困村。

老驥伏櫪,志在“九里”。“張仁才同志黨性觀念強,業務能力精,熟悉農村工作,瞭解群眾疾苦。”廣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餘潔談起選派他到九里村任第一書記的原因時說。據瞭解,擔任第一書記時,張仁才已滿56歲,但他沒有倚老賣老,也沒有暮氣沉沉的等待退休,而是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為民的真情實實在在地幹事創業。他常說,“九里村偏遠閉塞的自然環境不能成為退怯的理由,遠離喧囂的鄉村一隅也不會是療養的去處,必須腳踏實地做點事,才能對得起黨和人民的信任和囑託。”

山高路長,遠超“九里”。張仁才家住應山城區,每次到九里村都需要一個多小時車程,為方便開展工作,他把自己花8萬元買的“皮卡車”帶到村裡。“家裡人很支持,既可當代步工具,又能幫農戶拖東西。”張仁才一邊熟練的開著皮卡行進在鄉村路上,一邊利落地說。駐村一年多,他走遍了村裡各個灣組,訪遍了全村困難農戶,村裡的一草一木皆在他眼裡、一山一水深放其心中,“皮卡”跟著他在七拐八繞的鄉間小道上沒少“吃虧”,粗略算來,已跑了近三萬公里。

為民情深,不止“九里”。“張書記每週五天四夜,吃住在村,把村裡的大事小事當成自家事操辦,雨天捅堰塘閘管、查民房安危,平時修機耕道路、忙產業發展,始終盡心盡責、無怨無悔。”85歲的老黨員張興漢說。不到半年,村裡的狗見他不叫了,“怒氣沖天”的人也笑了,大家習慣了遇事找“老張”,有事去“支部”。在他的腳下,九里村的道路不再遙遠,在他的心裡,為民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必須堅決打通。


老驥伏櫪 志在“九里”——記廣水市餘店鎮九里村第一書記張仁才


仁才確是“人才”

“引進來”與“走出去”並舉。他始終把學習擺在突出位置,在工作中積極踐行“五心”工作法,認真對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嚴格落實“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確保扶貧政策弄懂弄通、執行到位。擔任第一書記以來,他先後組織全體黨員和群眾代表召開專題會議30餘次,及時傳達學習了各級重要會議精神、政策法規,認真解決落實了一批急事、難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充分借鑑先進地區扶貧經驗,確保九里村按期如質脫貧,張仁才先後5次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民代表到外地及鎮內其它先進村就村級發展、扶智扶志等情況進行交流學習,積累了脫貧攻堅寶貴經驗,為九里村整村出列、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基礎。

“解民困”和“救民急”並行。他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與強烈的公僕意識,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體現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張書記是位貼心的好書記,考慮到我和老伴體弱多病,去年農忙時節,他和村委會副主任胡紹友一道,主動幫我家收割稻穀,真是沒得說的,是個好乾部。”7組貧困戶張興貴和妻子讚不絕口地說。誇讚張仁才的還有村民王道宏,他說:“眼看烏雲密佈,我家幾千斤的稻穀還曬在外面,張書記聞訊,二話不說開著他的‘皮卡’就跑來幫著收攏裝袋,裝好後送到家裡,躲過了一場大雨,他跟親人一樣貼心啊!”


老驥伏櫪 志在“九里”——記廣水市餘店鎮九里村第一書記張仁才


“廣造血”同“勤輸血”並重。他始終聚力發展扶貧產業,切實增強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天上掉下了大餡餅,現在我坐在家裡每月就有300多元的入股收入,再加上在苗木基地的務工收入,生活真是越來越有盼頭啦!”貧困戶彭克菊說。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幫助群眾增收,張仁才把目光盯在了村兩條溝汊裡的上百畝拋荒地上,他召集黨員和群眾代表商議,將這些拋荒地流轉回村集體,隨後承包給本村致富能人張大軍種植苗木,目前基地面積達350畝,共吸納44名村民就地就近務工,年可為11名貸款入股的貧困戶人均分紅4300餘元。夏秋時節,苗木長勢喜人,為打開市場,張仁才開著“皮卡”,帶著樣品,和張大軍一起跑鄉鎮、進市區,上門講解、四處推銷,短短一個月就銷售苗木5萬餘株,收入近20萬元。

今年5月,九里村的產業扶貧做法通過湖北壟上頻道在全省宣傳推廣,“七一”前夕,張仁才被授予廣水市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老驥伏櫪 志在“九里”——記廣水市餘店鎮九里村第一書記張仁才


脫貧絕不“脫鉤”

“脫貧攻堅絕不能一脫了事、萬事大吉,脫貧不可脫政策,更不能脫職責,對貧困戶既要扶上馬更需送一程,做到既看當前、更顧長遠。”張仁才目光堅定、擲地有聲。

經過不懈努力,九里村64戶180人貧困人口已於2018年底如期脫貧,實現了整村出列。“行百里者半九十”,雖然九里村已脫貧出列,但張仁才根本無法“停下來”,他仍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堅守“五天四夜”工作要求,馬不停蹄的為九里村的村級建設、民生髮展而奔波忙碌著。


老驥伏櫪 志在“九里”——記廣水市餘店鎮九里村第一書記張仁才


架“連心橋”連接民心。九里村一組程灣,10餘戶村民的家被河水環繞,猶如孤島,出行靠一座由石條、木塊連成的簡易便橋,去年8月,一場大雨,唯一的小橋也被沖毀。為此,他積極向上爭取,多方奔走籌資,共投入19餘萬元啟動修橋。目前,便利群眾出行的“連心橋”已修築完工,生產所需的機耕路也已配套到位。百姓對此紛紛點贊,親切的稱呼他為“自家人”。


老驥伏櫪 志在“九里”——記廣水市餘店鎮九里村第一書記張仁才


抽“抗旱水”浸潤民心。今年以來,餘店鎮累計降雨量僅206毫米,是往年同期的五分之一,長期高溫少雨,導致全村塘堰乾涸、禾苗枯萎、土地皴裂。面對嚴峻的抗旱形勢,張仁才憂心如焚,四處奔走,積極協調一同駐村的部門單位,籌資8000餘元,購買抗旱設備,一連抽水20余天,有力保障了全村生產生活用水需求。“我們享了張書記的福!要不是他,今年我們就顆粒無收了,他是我們的大恩人啊!”村民王道權激動地說。

種“紅泰椒”火熱民心。為進一步壯大村級扶貧產業,張仁才與村“兩委”幹部一道,查資料、找資源,下足功夫、做足功課,決定引進“泰椒”進行大面積種植。今年,村裡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0萬元,引導20名貧困戶種植紅泰椒40餘畝,

張仁才就像呵護“孩子”一樣的精心照料著這些紅泰椒,不時深入田間地頭,細心打藥除草鬆土。功夫不負有心人,目前,九里村的泰椒種植喜獲豐收,正在採摘之中,預計畝產3800斤,總產量可達15萬斤,戶均可增收5300元。“紅燦燦的泰椒既象徵著九里村老百姓火紅的日子,更映襯出張仁才一心為民的火熱真心!”餘店鎮副鎮長餘應東動情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