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二戰時法國苦心經營的防線,為什麼會被德軍從色當輕鬆攻破

我是“保持進攻線”,喜歡我的文章請點一下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1940年5月15日,丘吉爾一大早醒來就接到了法國總理雷諾的電話。

雷諾在電話裡用英語急切地說:“我們完蛋了。”

丘吉爾還沒反應過來,雷諾繼續說:“我們被打敗了,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

丘吉爾:“不至於吧?有這麼快嗎?”

雷諾:“我們得防線在色當被突破了,德軍正以大量坦克裝甲車從這個突破口如洪水一樣衝來。”

色當失守,為什麼會讓法國總理驚慌失措?原因在於色當的位置非常重要,法軍戰前重點經營的是右翼的馬其諾防線,另外法軍還在左翼組織了機動部隊第1集團軍進入比利時迎擊德軍。色當的地理位置正好位於左右兩翼之間,是法軍整個防線的樞紐。一旦色當被德軍突破,法軍的左翼將完全暴露,整個法軍防線將會被攔腰砍成兩段。

二戰時法國苦心經營的防線,為什麼會被德軍從色當輕鬆攻破


法軍對色當並非不重視,在那裡負責防禦的是第2集團軍,總指揮更是素以能幹著稱的安齊熱上將。安齊熱當時還不到60歲,在法軍高層中算是“年輕有為”,甚至有不少人認為他將是下一任法軍總司令。然而安齊熱卻大失水準,在色當的佈防中出現了一系列致命失誤,可以歸納為以下六點。

思想輕視

安齊熱把色當地段的防禦交給了法軍第2集團軍所轄的第10軍負責,第10軍軍長格朗薩爾中將同他的上司安齊熱的看法一致,都認為德軍不可能選擇色當作為突破點。也許法軍高層也是這麼認為,所以色當地區的兵力並不雄厚,只有5個步兵師。其中第41步兵師算是一流勁旅,第55和第71步兵師就屬二流了,此外還有第3北非師和第3塞內加爾殖民地師。此前第1集團軍打算把精銳的第1輕機械化師增援給第2集團軍做總預備隊,卻被總司令甘末林調去了進入荷蘭的第7集團軍。

二戰時法國苦心經營的防線,為什麼會被德軍從色當輕鬆攻破

法軍第3塞內加爾殖民地師的士兵


因為色當的地形易守難攻,又有天險默茲河可以依靠,所以格朗薩爾在這裡只部署了1個二流步兵師第55步兵師,其他兵力都放在了色當同馬其諾防線最西端拉費爾泰堡之間的穆宗,因為那裡無險可守。

上層既然不重視,下面部隊修建工事也就馬馬虎虎,能拖就拖。色當最重要的馬爾菲森林高地上雖然碉堡林立,看起來防衛森嚴,實際上這些碉堡充其量只挖好了地基澆灌了混凝土,有的還沒安裝射擊口裝甲板,有的門還沒修好,有的甚至連腳手架都還沒拆,離完善還差十萬八千里。

修築工事而不是訓練部隊

第55步兵師大部分士兵是戰爭爆發後召回的30歲以上預備役,當年服役時的技能早就生疏,本應該加強戰鬥訓練。但法軍將領沉迷於工事群“一夫當關萬夫莫開”(No one shall pass)的威力,認為多修碉堡足以彌補缺乏訓練的問題,所以士兵們把精力都用在了修築工事上,僅僅依靠參加體育活動恢復體能,嚴禁士兵私下進行軍事訓練。以至於第147要塞步兵團的一名中尉因為大膽組織1門25毫米反坦克炮組進行實彈射擊訓練,被上司關了15天禁閉來殺雞儆猴。

二戰時法國苦心經營的防線,為什麼會被德軍從色當輕鬆攻破

馬其諾防線一處要塞構造圖,色當的碉堡比這差遠了


這就導致戰鬥開始後,法軍由於戰鬥技能生疏導致缺乏戰鬥意志,既沒有服從命令的決心,也沒有執行任務的能力。

部隊的輪換

起初法軍在色當的佈防還算有板有眼,整個色當被劃分成3塊作戰區域,每塊由一個步兵團把守。每塊區域又被細分成3個分段,每段由1個步兵營負責。每個分段又分為3個連級支撐點,往下又分為3個排級支撐點。

然而過了8個月到了開戰之前,法軍的輪換制度已經把防禦體系攪成了一鍋粥。法軍的輪換制度起源於1917年尼維爾攻勢之後,由於此戰法軍指揮官尼維爾指揮不當,導致法軍傷亡17萬人士氣崩潰。接替尼維爾的貝當隨後在凡爾登地區開始推行輪換制度,以舒緩塹壕戰中士兵的極端疲勞和厭戰情緒。於是在色當就出現了一線佈防的步兵連被替換下來修築工事,或者從事其他亂七八糟的勤務。當勤務完成後,連隊往往又被分配去了另外一處陌生的陣地。

二戰時法國苦心經營的防線,為什麼會被德軍從色當輕鬆攻破

還拿前文說過的第147要塞步兵團來說,該團士兵基本上都是來自於色當周邊地區的預備役,不少人本來就認識,所以說該團凝聚力很強,是第55步兵師的防禦支柱。該團2營長卡里布曾自豪地說:“第147要塞步兵團是有靈魂的!”但開始輪換以後2營長就懵了,他原本指揮的2個連不知道被調去了哪裡,現在所轄的3個連來自3個不同的步兵團,以至於他根本不熟悉手下連隊的情況。這就造成了將不知兵、兵不識將,哪裡會有戰鬥力可言?

缺乏雷場和反坦克炮

縱觀二戰期間,減緩裝甲部隊推進速度最為有效的防禦戰術是得到反坦克炮交叉火力掩護的連綿不絕的雷場。例如在阿拉曼,隆美爾為英軍準備了50萬顆地雷,英軍看似壯觀無比的裝甲突擊被德軍佈設的雷場和反坦克陣地打得頭破血流。然而同樣是70公里的法軍第2集團軍防禦正面,法國人卻只有16000顆地雷,其中只有2000顆用在了默茲河防線。具體到第55步兵師手裡,只剩下422顆反坦克地雷。更匪夷所思的是,這422顆地雷大部分還存放在倉庫中,古德里安的800輛坦克基本上沒遭遇到雷場。

二戰時法國苦心經營的防線,為什麼會被德軍從色當輕鬆攻破

再就是反坦克炮,理論上法軍每個步兵團應該有1個反坦克炮連,全師共58門反坦克炮。可實際上當時第55步兵師只有1個反坦克炮連。按照法軍每公里防線應該有10門左右反坦克炮的要求,從其他部隊給第55步兵師加強了42門亂七八糟口徑不一的反坦克炮,勉強湊夠了56門,而第55步兵師負責的防禦正面足足有17公里!這火力密度同理論上要求的相差甚遠。

二戰時法國苦心經營的防線,為什麼會被德軍從色當輕鬆攻破

戈利耶缺口

從法軍的作戰地圖上看去,整個色當地區的防禦體系可謂是天衣無縫,似乎每個角落都能被火力點覆蓋。但事實上在默茲河河曲北部頂點的戈利耶有一條1.5公里寬的缺口,法軍在這裡連一座碉堡都沒修建,甚至連雷場都沒佈置。法軍忽視這裡有兩個原因:第一法軍認為在河曲底部展開防禦更能節省兵力;第二1914年8月26日德軍就是在這裡架橋過河,兵不厭詐,法軍沒想到德國人還會選擇在這裡渡河突破。

臨時調整部署

在德軍進攻前,法軍似乎嗅到了一絲危險氣息。為了加強防線密度,原先擔任第10軍預備隊的第71步兵師被投入到了一線,在第55步兵師和第3非洲步兵師之間佈防。接到命令後,位於第55步兵師右翼的第295步兵團騰出了自己的陣地。


二戰時法國苦心經營的防線,為什麼會被德軍從色當輕鬆攻破

然而不幸的是,法軍的換防行動選在了5月13-14日晚上,恰好在德軍發起進攻的時候。混亂的防線在自己換防和敵人突擊的雙重打擊之下,徹底崩潰。

結局

5月13日下午4點,德軍加強給第1裝甲師的大德意志步兵團在1500架飛機的掩護下開始強渡默茲河,古德里安將證明他的裝甲部隊在4天內快速穿過阿登地區和強渡默茲河並非空想。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1870年9月,普魯士國王威廉和總參謀長毛奇,就是站在色當城外的馬爾菲森林高地觀看了色當戰役,最終普魯士軍隊圍殲了法國沙隆軍團的10萬大軍,並俘虜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宣告法蘭西第二帝國的滅亡。70年後,德國人又是在這裡長驅直入。總理雷諾的預料成真,法國於1940年6月22日投降,普法戰爭的恥辱再次重演。

二戰時法國苦心經營的防線,為什麼會被德軍從色當輕鬆攻破


參考文獻:《丘吉爾回憶錄》

Frieser,K.-H.《The Blitzkrieg Legend:The 1940 Campaign in the West》

Doughty.R.A.《The Breaking Point:Sedan and the Fall of France,1940》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請關注我,我是“保持進攻線”,持續為您帶來精品好文,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