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天然氣市場大國博弈及啟示

中國要想進入世界天然氣第一梯隊並在天然氣定價權上有所作為,就要認真借鑑歐美和俄羅斯的經驗教訓,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白俊 | 文

天然氣市場大國博弈及啟示

世界最大海上鋪管船瑞士Allseas公司的Pioneering Spirit在瑞典專屬經濟區鋪設北溪2管道(攝於2019年2月)。圖/北溪2管道公司

國際競爭與合作中大國具有更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大國博弈主導了國際秩序的發展方向。

這在天然氣領域也是一樣,全球天然氣市場的發展雖然會受到所有參與國的影響,但大國之間的博弈決定了國際天然氣市場的基本發展方向,天然氣市場的發展又可能成為大國之間多方位博弈的籌碼。

全球天然氣市場的三個梯隊

全球天然氣資源分佈的不均衡性決定了供應來源的不均衡性。雖然天然氣資源分佈比石油更為分散,但主要供應來源集中在北美、俄羅斯、中亞、中東和大洋洲等地,實際產出能力則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天然氣消費的多寡一方面與資源稟賦、人口、產業和經濟承受力等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則受制於利用技術、體制和政策等影響。沒有天然氣液化、船運和氣化技術,日本不會成為最大的液化天然氣消費國。沒有“煤改氣”行動和補貼政策,中國近幾年天然氣消費量不會出現高速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天然氣供應方的市場影響力會出現起伏變化,不同天然氣消費國的市場影響力也會出現調整,導致全球天然氣市場出現新的不均衡發展。

全球天然氣市場按生產和消費規模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5000億立方米俱樂部成員,包括美國、俄羅斯和歐盟。美國天然氣年生產和消費量都超過8000億立方米,俄羅斯年生產超過6000億立方米、年消費超過4000億立方米,歐盟年消費大約5000億立方米、生產超過1000億立方米,三者合計生產量超過全球40%,消費量達到全球45%左右,它們是全球天然氣市場的核心。

第二梯隊是天然氣市場重要參與者,生產或消費規模大致在1000億立方米至3000億立方米之間,其中又可以分為兩個層級,一類與國際市場關聯度大,需要通過國際貿易才能達到自己的生產或消費目標,包括中國、日本、卡塔爾、澳大利亞、挪威、加拿大,另一類國際市場關聯度小,基本自產自銷,包括伊朗和沙特。

其他天然氣生產和消費國大致屬於第三梯隊,雖然每一個國家天然氣市場體量不是特別大,但有的對國際市場依賴也比較大,包括韓國、土庫曼斯坦、阿爾及利亞、印度等。全球天然氣市場的發展受第一梯隊影響最大,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之間的博弈是影響全球天然氣市場發展的主線。

俄歐天然氣博弈

天然气市场大国博弈及启示

在建中的北溪2號管道德國登陸點(攝於2019年5月)。圖/北溪2號管道公司

歐洲中西部天然氣資源和產量有限,並且主力產區北海和荷蘭格羅寧根氣田產量近年來持續下降,不能滿足歐盟國家天然氣消費需求。除了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的管道氣以及海上進口LNG,歐盟最主要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現在俄羅斯每年出口歐盟的天然氣接近歐盟總供應量的40%。對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匈牙利、奧地利、波蘭、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和芬蘭等國家而言,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量佔比甚至超過四分之三。

俄羅斯供應歐盟成員國的主要過境輸送通道是烏克蘭,2018年過境烏克蘭天然氣數量約870億立方米;其次是通過波羅的海的北溪管道,輸送能力550億立方米,2018年已經滿負荷;第三是途經波蘭的亞馬爾-歐洲管道,輸送能力330億立方米。在南邊俄羅斯有一條160億立方米的藍溪管道直達土耳其。

歐盟不少成員國對過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有疑慮,尤其是在烏克蘭和俄羅斯數次紛爭打亂天然氣正常供應後,歐盟也做出多種努力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除了發展本地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進市場化改革,歐盟也試圖通過擴大LNG接收能力、加強管網互聯和儲氣設施建設、提供項目融資支持等方式增加天然氣供應能力。歐盟希望建立一個南部天然氣走廊,從裡海盆地、中亞、中東和東地中海盆地進口800億-1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重點幫助歐洲中部和東南部國家增加新的氣源,不過進展並不順暢。

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在北溪管道2012年全面投產的同時,啟動了北溪2號管道可行性研究,計劃再增加550億立方米輸氣能力,2015年拉攏德國、奧地利、法國及荷蘭的公司,簽署了北溪2號管道的財務投資合作協議。北溪2號管道建設2018年開始並計劃2019年底投產,意在銜接俄羅斯與烏克蘭過境運輸協議的到期,減少通過烏克蘭的輸送量。受過境丹麥審批滯後及美國製裁等因素影響,俄方預計北溪2號管道2020年中投入使用。

2019年12月俄羅斯、烏克蘭和歐盟委員會多次磋商協調後達成了新的過境協議,未來俄羅斯過境烏克蘭出口歐盟的天然氣數量將逐步降低,2020年過境650億立方米,2021年-2024年降至每年400億立方米。

此外,2017年Gazprom在南部黑海啟動了輸送能力315億立方米的土耳其溪管道建設,計劃其中一半輸送能力用於供應歐洲,該管道2019年12月19日已經完成注氣,預計2020年初投產。通過這些新建管道基礎設施,俄羅斯將鞏固其在歐盟區天然氣市場上的供應能力和地位。

歐盟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急先鋒,其能源需求已大致見頂。2019年12月推出了“綠色政綱”,確定了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雖然天然氣在一些成員國已經不那麼受待見,但歐盟還離不了天然氣,尤其是在區域內天然氣產量下降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進口更多天然氣是大概率事件。俄羅斯作為近鄰,天然氣資源豐富、供應能力強且供給成本具有競爭力,歐盟脫離俄羅斯天然氣完全不現實。2014年烏克蘭克里米亞事件後,歐盟對俄羅斯發起了外交和經濟制裁,但也有意避開了天然氣領域。

美俄天然氣博弈

蘇聯解體後,繼承其衣缽的俄羅斯元氣大傷,但強硬的俄羅斯在地緣政治角逐、外交和軍事等領域仍然是美國的強勁對手。美國政府視歐洲能源安全為美國的國家利益,支持打造南部天然氣走廊、促進歐洲天然氣供應多元化、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是美國在歐洲和歐亞地區能源政策的核心。不過南部天然氣走廊收效有限,不能撼動俄羅斯在歐盟成員國天然氣供應的核心地位。

隨著美國頁岩油氣革命的成功,美國能源市場格局徹底改變,能源獨立正在變成現實,美國對外能源戰略和政策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2011年,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氣生產國,2017年變成天然氣淨出口國。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預計,由於國內產量增長過快和出口設施快速建設,未來十年美國LNG出口將急劇增加。美國政府近兩年大力遊說歐盟成員國購買美國天然氣,稱美國天然氣是“自由氣”,可以幫助歐盟成員國免遭俄羅斯的天然氣綁架。這兩年美國出口歐盟天然氣數量快速增加,但和俄羅斯供應歐盟數量相比仍然很小。根據歐盟統計,2017年歐盟從美國進口22億立方米天然氣,2018年增至33億立方米,2019年躍升至136億立方米,預計2023年會增至216億立方米。

另一方面,美國也在試圖遏制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項目,先後制裁俄羅斯LNG項目的融資、技術裝備和船運,既滿足美國打壓俄羅斯的戰略需要,又幫助美國LNG尋找出口市場,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不過此舉收效甚微,不僅俄羅斯亞馬爾LNG項目實現提前投產,出口到歐盟市場,而且北極2 LNG項目也在穩步推進。美國多次指責北溪2號管道削弱歐洲能源安全,並威脅要進行制裁。2017年美國通過了《以制裁反擊美國對手法案》,其中包含制裁參與俄羅斯能源出口項目企業的計劃。

2019年12月18日,美國參議院批准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明確制裁北溪2號管道和土耳其溪管道工程服務企業和有關個人。在美國總統川普12月21日簽署該法案當天,北溪2號管道主要鋪設方瑞士Allsea公司宣佈因此停止鋪管作業。俄羅斯方面表示將反制美國,並會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完工。由於具有豐富經驗的深水鋪管作業企業不多,制裁會給項目帶來困難,但由於制裁來得太晚,這隻會推遲項目投產,難以完全終止項目。

美歐天然氣博弈

美國和歐盟是傳統盟友,在法治、民主、人權、自由企業制度等方面有共同的價值觀,政治經濟上也互相依賴,不過美歐雙方對很多問題的意見也不盡相同,目前美國和歐盟雙方在經貿、國際事務、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都存在分歧。為了豐富能源供應來源,歐盟樂意進口美國天然氣,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同時也希望美國天然氣要有價格競爭力,不能讓歐盟成員國增加消費支出。

歐盟內部對美國的看法意見也不一致,天然氣需求量小的中東歐國家希望美國在歐洲能源問題上扮演更大角色,更多介入歐洲事務,對沖俄羅斯的影響力,如果能進口更多美國天然氣,哪怕是付出點額外代價,也要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波蘭和立陶宛因此都修建了LNG接收站。

天然氣需求量大的西歐國家對美國天然氣沒有那麼熱心,對進口LNG是否具有經濟性的考慮較多。一方面希望多元化來源對沖俄羅斯的影響,但也難以完全抗拒俄羅斯天然氣距離近氣量大價格穩的誘惑,德國長期以來對建LNG進口接收站的想法不溫不火,是西歐主要天然氣消費國中唯一沒有建LNG接收站的國家,2019年才真正把這件事提上議事日程。另一方面,烏克蘭等中東歐國家利用天然氣過境增加了和俄羅斯的討價還價能力,但這無疑是把西歐國家的天然氣需求當成了籌碼,危及西歐國家天然氣供應安全,通過北溪2號管道繞道而行有助於解決西歐國家的現實利益訴求,美國的制裁無疑封堵了西歐國家認可的一條出路。

對於美國製裁北溪2號管道相關企業,烏克蘭、波蘭和立陶宛等中東歐國家表示歡迎,德國政府則強烈不滿。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2019年12月18日表示,歐洲能源政策必須由歐洲來決定,而不是由美國決定,“我們堅決拒絕外部干涉,反對具有域外效力的制裁”。參與北溪2號管道融資的法國、奧地利、荷蘭等國家也對美國的做法心存不滿,預計不會就此聽從美國的安排。

天然氣市場三個梯隊格局的變動趨勢

俄羅斯是歐盟天然氣市場的傳統主力供應商,樂見歐盟區域本地供應下降,進而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和管輸能力,擴大銷售;歐盟認可俄氣的多重現實優勢,但對過度依賴引發的供應安全問題存在擔心,主張多元化氣源,擴大LNG接收能力。

同時歐盟對可再生天然氣和氫氣的發展情有獨鍾,天然氣脫碳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區域內化石天然氣需求的長期增長潛力將會受到抑制。美國要大量出口LNG,歐盟是相對亞洲更近的需求市場,支付能力強,美國也是志在必得。

俄美歐三方博弈增加了天然氣市場的競爭,競爭帶來的效率提升和消費者福利改善將會外溢到其他區域天然氣市場,有利於全球天然氣市場發展。

歐盟致力於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歐洲掛鉤石油的天然氣定價方式已經逐漸退出,氣氣競爭的格局逐步形成,再加上美國比較成熟的天然氣市場化定價和新型LNG貿易模式的衝擊,全球天然氣定價正在向更加市場化的方向演進,區域間的價差被拉低,市場聯動性逐步增強,天然氣開始向下一個流動性強的能源大宗商品轉變。

由於堅持市場競爭的政策取向和制度建設,北美和歐洲已經成為區域價格發現中心,俄羅斯雖然貴為天然氣第一梯隊成員,在管道氣出口市場地位顯赫,在LNG供應上也大有後來居上的態勢,卻無法形成一個被市場接受的標杆價格,在歐洲銷售只能隨行就市。

天然氣市場三個梯隊格局的變動趨勢

天然氣三個梯隊的發展格局會長期穩定,從一個梯隊躍升到另一個梯隊雖有可能,但只有極少數國家能做到,並且也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美國和俄羅斯將長期處於天然氣第一梯隊陣營,會力圖擴大天然氣供應能力,迎接天然氣市場的下一場需求狂歡。

按照歐盟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歐盟化石天然氣需求將走向長期下行的道路,而在歐盟尚未全身退出第一梯隊時,中國將迎頭趕上,加入天然氣第一梯隊俱樂部。中國將是唯一一個能快速實現這種轉變的國家,其他處於第二梯隊的國家難有躍升至第一梯隊的可能。

日本的天然氣需求難有大的增量,卡塔爾、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作為重要國際供應方有增供潛力,也難以躋身第一梯隊。受制於政治經濟國際關係等多方面約束,坐擁豐富天然氣資源的伊朗難以做大。處於天然氣第三梯隊的印度存在很大的需求想象空間,進入第二梯隊不是一件難事,但由於經濟、資源和制度等原因,離天然氣第一梯隊仍將遙不可及。東非和東地中海盆地等地的天然氣發現有利於擴大全球天然氣供應,不過目前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因此躍升至第一梯隊,對全球天然氣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對中國天然氣市場發展的啟示

和北美、歐洲及俄羅斯等早已進入油氣時代不同,中國依然處於煤炭時代,中國的能源轉型有自己的特點,減少對煤炭的過度依賴是中國能源轉型和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容。天然氣作為最清潔低碳的化石能源,通過市場競爭實現降成本和增供應,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成為中國能源轉型過程的有力支撐。

中國天然氣消費市場的擴大需要國內國外兩方面形成合力,在國內需要通過深化改革,釋放國內供應潛力;在國際上要充分利用全球天然氣市場大國博弈帶來的良好機遇,加大天然氣引進力度。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2019年終於開花結果,既與中國需求和俄羅斯供應匹配度高有關,也得益於俄羅斯與歐美博弈的助推作用。

政治外交博弈影響國際天然氣市場的合作與競爭,但經濟性力量始終是根本因素。要鼓勵和支持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天然氣投資和貿易,藉助各種組織和渠道,倡導和促進全球天然氣市場的進一步融合發展,研討天然氣大國合作的新機制和新模式。

如果中國在進入第一梯隊的同時希望在天然氣價格發現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就要認真借鑑歐美髮展經驗和俄羅斯的教訓,通過建立和完善天然氣行業的市場化體制,用制度化的方式增強人們對市場的信心,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作者為北京燃氣集團研究院副院長,編輯:馬克;原載2020年1月20日《財經》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