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健康码+,杭州的创新来得快用得着

健康码+,杭州的创新来得快用得着

杭州健康码又有了新动作。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3月4日,杭州健康码工作专班和市交通运管部门在网约车领域创新推出“司机绿码上岗、乘客绿码下单”的健康码自动比对、前置审验举措。

经过一周的紧张筹备和技术开发,在杭运营的滴滴、曹操、首汽、高德、嘀嗒、哈啰等22家与网络约车有关的平台企业,全部完成杭州“网约车+健康码”矩阵组建。这是继2月17日在巡游出租车领域推出“两码(健康码、防疫码)”应用后的又一个创新举措。

随着企业复工、人们恢复正常生活,打车出行需求日渐增大。眼下,出租车和网约车加起来,杭州每日服务的车次有20多万,这意味着,这些车里每天有数十万人次的短距离接触。如果没有有效可行的防控措施,其存在的传染隐患还是比较大的。

相比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的管理难度更大,平台无法像出租车公司那样对网约车司机进行严格管理,也很难掌握每个司机的健康状况。因此,将健康码审验前置,实现在线自动对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在司机上岗和乘客下单环节,由数据系统对司乘双方是否持有绿码进行线上查验,不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只有通过了平台向杭州健康码验证端口实时发起的验证请求,才能完成接单和下单。

这样,就很好地规避了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既提高了效率,又实现了数据赋能、精密智控。如果一方验证结果为红码、黄码或未申请杭州健康码的,则暂停司机接单功能、乘客下单功能,并在相应端口告知司机和乘客。

杭州健康码的这一创新表明,技术能解决的尽量交给技术来解决,尽量避免人为操作。通过技术方案实现疫情防控的关口前移,既能对市民乘客负责任、对司乘双方做保护,又能让网约车平台防控责任风险降低,这符合互联网新业态擅长用技术解决问题的特性和趋势。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能在一周时间内完成“网约车+健康码”矩阵的建立并实现前置审验功能应用,充分体现了杭州有关部门的高效实干作风,也标志着杭州城市大脑功能有了新拓展,再一次展现了杭州数字化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

一张小小的健康码,打通了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健康多地互认,还是网约车健康自动比对。这说明一个道理:只要尊重科学,合理利用科学,心怀服务意识,很多难题会有多种解决办法。

能在一周时间内完成“网约车+健康码”矩阵的建立并实现前置审验功能应用,充分体现了杭州有关部门的高效实干作风,也标志着杭州城市大脑功能有了新拓展,再一次展现了杭州数字化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