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这些肾病都是药物引起的,最全的伤肾药物黑名单!

很多肾小球疾病发病不是自身机能的问题,而是大量服用药物引起,很多药物能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功能,引起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

这些肾病都是药物引起的,最全的伤肾药物黑名单!

常见的病症和发病起因:

①小病变,常伴有急性间质性肾炎。药物多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尤其是丙酸衍生物如芬布芬、布洛芬和萘普生,也可为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α干扰素、利福平和氨苄西林等半合成青霉素。

②膜性肾病。青霉胺、金制剂、汞制剂、三甲双酮、卡托普利、氯美噻唑,均可引起此类病变。

③寡免疫坏死肾小球肾炎,很少或没有免疫球蛋白沉积。多见于丙沙星和肼屈嗪所致者。

这些肾病都是药物引起的,最全的伤肾药物黑名单!

④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血管炎。别嘌醇、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噻嗪类利尿剂、苯丙胺等所致者多见。

⑤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利福平、华法林、卡比马唑、阿莫西林、青霉胺等偶可引起此类病理改变。

⑥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静脉注射海洛因可引起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又称海洛因相关性肾病。临床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多余3-5年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这些肾病都是药物引起的,最全的伤肾药物黑名单!

其中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肾脏副作用的表现多样,包括由于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水钠潴留、低钠血症、高钾血症、肾乳头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终末期肾病。5%-2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静脉或口服金制剂后出现蛋白尿,一般于治疗4-6个月后发病,其中33%患者出现典型的肾病综合征。病理主要为膜性肾病,也可为微小病变或系膜增生性改变。停药后多逐渐缓解。应用青霉胺后5%-30%出现蛋白尿,病理上通常为膜性肾病,偶为伴免疫沉积的新月体肾炎。停药后蛋白尿逐渐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