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最後的榮耀: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

最後的榮耀: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

基洛夫級巡洋艦

基洛夫級巡洋艦,即1144型巡洋艦,是前蘇聯/俄羅斯海軍的大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由於建設週期長,且經歷了前蘇聯解體,因此該型艦在前蘇聯/俄羅斯海軍內部的研製計劃中被細劃分為1144.1工程和1144.2工程,因而相應的艦艇又被一些學者區別稱為1144型巡洋艦、1144.2型巡洋艦。 基洛夫級巡洋艦是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僅次於大型兩棲登陸艦和航空母艦。艦上裝載超過500枚導彈,因此又有“武庫艦”的稱號,是世界上唯一排水量超過兩萬噸且使用核動力的現役巡洋艦。因其強大的火力以及巨大的噸位,又被西方軍事家劃分為戰列巡洋艦。

基洛夫級巡洋艦是前蘇聯海軍與美海軍爭奪海洋進行軍備競賽的產物,是前蘇聯海軍為實現從近海走向遠洋、從防禦走向進攻、與美海軍爭霸海洋的海軍戰略而制訂的海軍發展規劃的組成部分之一,以用來彌補與美海軍競爭中的實力不足。1961年時任蘇聯海軍總司令的戈爾什科夫當選中央委員,其發展大海軍的計劃受到當時蘇聯軍政要員的支持。很快蘇聯開始決定建設自己的航空母艦艦隊,以及戰鬥力強大的編隊中心艦艇。

1962年,蘇聯開始了新巡洋艦的設計工作。該項目由當時阿爾瑪茲艦艇設計局首席設計師庫賓斯基掛帥。基洛夫級首艦的設計工作於1968年開始,代號“1144.1工程”,最初方案為8000噸。但勃列日涅夫等蘇聯當時領導層似乎更喜歡“大傢伙”,同時由於蘇聯藍水海軍創始人戈爾什科夫決心堅定,再加上抬出當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的野心作為佐證。於是方案几經修改,最後滿載排水量提高到15000噸再到20000噸,最後定格在24300噸。

最後的榮耀: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

1974年3月26日,1144.1工程正式動工。1980年12月30日,1144.1工程建造完成了1144型巡洋艦的首艦:基洛夫號,同時也是本級艦、本工程的唯一一艘艦艇。基洛夫號在波羅的海海試之後前往蘇聯北方艦隊正式服役。

1978年7月27日,1144.2工程正式動工。1984年10月31日,1144.2工程建造完成了1144.2型巡洋艦的首艦:伏龍芝,是本級艦的二號艦、本工程的一號艦。1983年3月21日,加里寧號動工。1981年5月26日下水,1984年10月31日建成。1986年3月11日,尤里·安德羅波夫號動工。1989年4月29日下水。1988年12月30日建成。1988年12月31日,庫茲涅佐夫號入編,但未動工,並於1990年10月4日取消建造。

蘇聯解體後,俄海軍對基諾夫級巡洋艦進行了更名,分別為: 基洛夫號巡洋艦,更名為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伏龍芝號巡洋艦,更名為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加里寧號巡洋艦,更名為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尤里·安德羅波夫號巡洋艦,更名為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目前,俄海軍中只有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仍在服役;按照俄羅斯總統普京計劃,其它三艘艦將陸續更新升級返回現役。

最後的榮耀: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

彼得大帝號反艦武器為20枚傾斜發射的SS-N-19超音速長程反艦導彈。它採用慣性加雷達主動尋的制導方式,可以進行超視距對艦攻擊,以打擊美國的航艦編隊為主要任務。20個發射裝置可以多枚齊射,對敵艦進行飽和攻擊。當進行超視距攻擊時,該彈需要由本艦所載的Ka-25B艦載直升機進行中繼制導。另外,該艦還有一座雙聯130mm火炮,射程29千米,射速35-45發/分,彈頭重33.4千克,承擔輔助的對海、對空任務。


此外,彼得大帝號防空火力空前強大,其配備型號之複雜在各國艦艇中絕無僅有。中遠程為SA-N-6VLS系統,甲板下面共有12個該型導彈的垂直髮射系統,每箱備彈8枚,總計96枚。該彈即俄羅斯著名的S-300防空導彈的艦用型,射程100公里,速度6馬赫。該系統可同時發射12枚導彈,迎擊12個空中來襲目標。近程為SA-N-9VLS系統,共有2組。每組8個發射艙,每艙備彈8枚,總計備彈128枚。該彈射程15公里,速度2馬赫,相當於西方的" 海麻雀"。另外,該艦還有2座傳統的雙聯裝SA-N-4點 防空導彈起輔助作用。該彈射程15公里,速度2.5馬赫,全艦備彈40枚。如果來襲目標突破了上述三道防線,最後還有6座CADS-N-1近防系統進行終極攔截。該系統2座在前甲板,4座在後甲板,每個系統包括8枚SA-N-11導彈和1座雙聯30mm炮。導彈射程8公里,火炮射程2公里,每分射速4500發。在一艘戰艦上裝備種類如此為多、數量如此龐大的防空武器,全世界艦艇家族中獨此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