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却说“人之初性本恶”到底哪种思想是正确的?

木鱼石说


人性的善恶起源在于对自然法则的认知,善,源于人伦理性道德的约束,是虚伪的行为。恶,源于动物生存能力的欲望。是本性暴露无遗,是性和欲的体现。用道家理论解释就是善为阳,恶为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大忠似奸,大善似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天天拜佛心存私念能为善呼?


为爱痴狂51718064516


首先,荀子就是儒家,尽管他是韩非子和李斯这两位法家代表人物的老师,但荀子仍然是货真价实的儒家。所以,并不存在题主所说:儒家怎样怎样,荀子怎样怎样的对比。

而应该说:儒家内部关于“人性论”,有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论,有荀子主张的性恶论,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又为什么都属于儒家?

我们先从外部看一下:法家是什么,儒家是什么?

法家类似于今天的管理学,讲究的是“法、术、势”,与今天的“法学”以法理、法哲学为基础完全不是一回事。

法家的“法”,是规则,也就是管理的依据;

法家的“术”,是管理技巧、管理艺术,也就是最被庸俗化的所谓“驭人之道”;

法家的“势”,是地位,也就是一个人像按照自己的“术”来推行“法”,前提是要具有一定的地位。

而儒家更近乎“哲学”,而且不是那种纯粹思辨性的哲学,是与人类现实息息相关的政治哲学。

所以,荀子虽然是儒家,但他的学生是法家,这很正常,但我们不能不说,荀子的观点是法家发展的催化剂,为法家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根源。

这个思想根源,恰恰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性恶论”。

人性是善,还是恶?这并不是一个公理,也不需要给出标准答案,而是一个思辨性的问题。所以,无论是主张性善还是主张性恶,这并不是一个矛盾的事情,而是对“何谓人性”这个问题的观点。

现代人太受现代思想的影响,总认为必须要有个标准答案,总认为性善与性恶是二元对立的矛盾体,这是对古代、对古人的思维观念的误解。

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都是儒家内部关于人性的讨论。他们最终的指向,都是人性的“归仁”。

孟子等人主张性善,是从“四端”的意义来说的,就是人生下来,就有四种先验的、天然形成的判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所以,按照性善论再进行推论,儒家的走向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善性,不要因为外在的影响而失落这种善性,要不断的反思,祛除自己萌发的不好的念头、行为,等等。

而荀子主张性恶,并不是把点落在“恶”上,而是说,人生下来并不是善的,但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好人好事呢?是因为“善者伪也”,这个“伪”,不是伪装、伪君子的意思,而是通假字,是“为”的意思,也就是“亲力亲为”“努力作为”的意思。

所以,按照性恶论再进行推论,儒家的走向就是:要摒弃掉内心的恶,要通过外在的影响,来不断收束、打磨自己的心性,努力去反思,祛除内心不好的念头,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

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不论是性善,还是性恶,最终的实践落脚点都是一样的,都是强调要祛除恶、发扬善。

所不同的,一个是要发扬内心的善,抵御外在的影响;一个是要 抵御内心的恶,发挥外在的规则、法度的作用。

于是,这也就造成了儒家的两种向度,换句话说,荀子提供的思路,为儒家这个“思想”通过法家这个“管理学”予以贯彻,奠定了基础。

当然,这是好是坏,另文再说。


danyboy


这只能说是儒家思想的两个方面而已。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说人刚降生时,人性本没有善恶之分,都是基本相近的,大家基本处于同一条起跑线。到了儒家亚圣孟子,继续发展了儒家思想,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从孟子开始,性善论作为儒家重要思想的一部分,正式形成并逐步传播。随后, 战国末期儒家代表荀子 ,继续发展儒家思想,又提出“人之初,性本恶”,认为“人性本恶 ,其善伪也。”从此,性善论和性恶论便成了儒家思想中独特的“矛盾论”。



关于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争论不休达两千三四百年,就像蛋生鸡还是鸡生蛋,莫衷一是。但是,儒家“性本善”的思想还是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达两千年之久,为什么?我认为,唯有教育才能达到这一效果(当然得各朝代统治者大力支持)。看看历史上的教育体系,《三字经》、《弟子规》还有《了凡四训》等,都是童蒙读物。无一例外,这些童蒙读物都是教育人从小向善的。就算宋代以后的官方科举教材“四书五经”,抛开封建思想不论,总体上还是教育人们崇学向善的。反观教育人们性恶的方式,除了封建礼教遭人诟病,并未出现大规模教育人们向恶的方面。



由此可见,只要教育方式向善是主流,大多数人就会向善,反之亦然。当下,我们正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统优秀文化,这必将有利于崇学向善氛围的营造。有道是,世上还是好人多。我相信性善论。


富春叶语


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却说“人之初性本恶”到底那种思想是正确的?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论述“德”的形成才可结论!

老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道德经》书中言论“德”是“道”的行为表现,是受后天因素金钱,利益......等形成的。“下德”更是为达到欲望,目无道德法规,最终沦落为从恶之人。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人刚生下来,不会说也不会走,婴儿期间靠畏母奶为养,根本不会有德的行为表现,也不会有从善从恶“心”的意识,其实就是善良的,“人之初性夲善”这句话是很有道理。

至于旬子“人之初性本恶”也只是荀子质疑而已,荀子提议否论,也没有什么有力证据。

就经济学言论中的“丛林定理,弱肉强食”来说,在动物世界中也是符合之初性善。如动物世界里面的老虎,是弱肉强食的典型动物,刚出的虎崽子,开头吃奶到断奶吃肉,是靠虎妈虎爸觅食供食,虎崽子也是不知道这个肉,是剥出别的动物生命得来的,直到虎妈不给它供应肉食,自已要求生存,才知道去杀生觅肉食。

由此结论,儒家“人之初性本善”是千真万确的。而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是完全错误的,不合符常理应受批判!


刘梦辉1445414400581


我认为这两种思想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人性本不善、本不恶,只自私,为活着。何哉?

人自出生之日起,无善念,无恶意,只知饥饿要奶吃,再大一点只拿食物往自己嘴里送,决不会给别人吃。这说明人性本自私。

由于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处的家庭不同、周围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培养出来的人千差万别。有的有才有德成为圣人贤人,有的有才无德成为痞子恶棍。有的有德无才是平常人,有的无德无才是社会渣子。

人性善恶是后天形成的,是后天教育问题。


夕阳红155908541


三字经错用了一个性字,应该是,人之初,无善恶,性出现,生恶善。人之初性本善,应用在初交起事,或打天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初善,到利益分争時自私的恶就发生了,多数败在此上。如太平军出了九千岁,陈胜吴广争王,三国分争,孙袁争引来了日本入侵。要想成功,必学习向远处看。鼓励学教也。这教育积极主动的观点是政确的。积极遊说办教育是伟大进步的,至于课文都是当時的需要,不合适益也是需不断改换文章。直到解放毛主席共产党拆庙建学才组步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貭,建设新中国起到了很重要的基础作用。

性本恶是奔着人自私说的。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本恶,也是错误的。善恶都是需要有行为后来作见证的。只凭预测人之初性本善本恶,是没根据的。凭什么言人善恶呢?才是真正的唯心论。断章取意的认识更是错误的,下句呢,性相近,近不是自私吗?自私就是万恶之源。习向远,不就是通过学习改造自私吗?人类后天学善学恶才是正确的认识。无论是善是恶都是动词。只有行为后来做评判。


马振廷1


人性无善无恶之分,

善恶本来就是人们主观世界中的一种意识,并不能实际代表一个人到底是善是恶,本来世间也没有评判善与恶的绝对坐标。通常评论一个和一群人的善恶都是依靠口碑相传和媒体。你能说这样的善恶评价就是绝对客观正确的吗?很显然不能。

“美之为美,斯不美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很早就论述美丑善恶之间的辨正关系。美丽的事物之所以能被称之为美丽或让我们认为美丽是因为有不美的东西存在,或者说,没有不美的东西我们就没法知道美是什么。所以美是来源于不美的。同样善是来源于恶的。这么说你可能不太能够理解,甚至会觉得这有点抬杠。但现实确实如此,善恶美丑都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我们所有人都长成绝对的美人,那世界就变得苍白无聊。当然我们同样没法做到树立一个善得标准,让所有人都成为这个绝对的善人,首先,你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其次,即使你作到了,那就无所谓善了。那我们确实也就没得最求了。

所以,你即没有个标准不变得坐标,也没有一个静止不动得绝对世界,你怎么说人类是善还是恶呢?


叶上秋


无论是什么“X子”什么“法家、道家”我们都要牢记它们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嘴上“仁义道德”实则:残酷无情。纵观历史各个都是:视百姓为草芥。甚至为了权力和地位不惜弑母灭子。教唆君王:不能让老百姓吃饱饭,最好让他们吃了上顿没下顿。让老百姓崇拜你膜拜你,如果做不到,就让他们害怕你,假装也行。不要让老百姓明白和知道的太多,蒙蔽、麻痹、愚昧最重要……历史上不只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帝王都有烧尽天下一切书籍的“恶做剧”,遗存至今未被毁灭于战火和人祸的书籍已经少的可怜。现在能看到的已经是凤毛麟角。如果是杀了一个人,还不放心,那就灭族、灭门。凡是沾亲带故的斩尽杀绝。所以说历史是血淋淋的,惨不忍睹。那些道貌岸然的所谓“子”“家”,充当着助纣为虐的角色。尽管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我们要透过字面读到其背后的事儿。


森林野狼30801284


性本善说的是人生来无恶。婴幼儿有恶吗?没有!无恶便是善……

性本恶说的是人的欲念为恶的本源。人懂事后便产生了欲念,这表现在幼儿吝啬自己的玩物并垂涎他人的拥有。

从人性的角度看,儒家希望性本善延续到每个人终身。而荀子则希望提醒世人不可忽略了万恶之源的欲念。

因此,从人心向善的普世善恶观来说,性本善抑或性本恶都是对善的赞赏弘扬,也是对恶的鞭挞摒弃……


风月谈否


性善说、性恶说,是心理学出现之前的说法。按照现代心理学理论解释,善恶是人格构成中的情感要素,统一属于一个人的亲社会性。

它取决于一个人人格形成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感受。

人对外部感觉有一定的反应机制。这种反应机制有共性也有个性,但无所谓善恶,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情感特质的基础。

外部感觉通过内部反应机制的反应形成感受,这种感受形成对外部环境的认识和态度,最后会沉淀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另外,在人格基本形成之后,一个人在具体事情中的善恶表现,则是个人基于自己的人格整体构成,所产生的情境化反应。也并不是单维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