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糖化血紅蛋白都正常的糖尿病人,6個月出現併發症了,這合理嗎?

以前聽主任說起,她有個50歲的“奇怪”的女性門診患者,總是對自己的血糖指標與臨床症狀表現,喋喋不休。

糖化血紅蛋白都正常的糖尿病人,6個月出現併發症了,這合理嗎?

“醫生,你看,我這個月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指標是6.1%,非常理想啊。”

“醫生,你說,我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指標每次都很理想,怎麼還會出現視網膜病變呢?”

“醫生,你們醫院的檢測指標是不是有問題啊,老王的糖化指標一直在7%左右,也沒查出有啥併發症,為啥我的指標比他好,還會有併發症?“
......

這個患者,之所以說“奇怪”,倒不是說她的疾病奇怪,而是該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方式非常“奇怪”。

1、每3個月會去醫院,監測一下糖化血紅蛋白(HbA1c),但是在家從不監測血糖;

2、患者的日常管理,非常“自我”,只要自己認為對的,即便醫生有100條理由去反駁,她也不會聽;

3、幾乎從不完整聽從醫生的建議,系統檢查,規律治療。

糖化血紅蛋白都正常的糖尿病人,6個月出現併發症了,這合理嗎?


從醫生的角度來說,糖化血紅蛋白正常,但仍有併發症出現,這很正常。

因為影響併發症的因素有很多,糖化血紅蛋白僅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監測評估指標,此外血壓、血脂、體重等指標的達標與否、家族易感/致病基因攜帶與否等原因,也會影響到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與轉變。

此外,對於少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紅蛋白(HbA1c)這個指標也可以出現“假性正常”,也就是說這個指標,並不能正常反映這些患者的血糖水平。


那麼,哪些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現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假性正常”呢?

(1)只要有相關因素能影響到血液中紅細胞壽命的或者減少紅細胞在高糖環境中的暴露時間,都可以影響HbA1c這個指標。譬如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時罹患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疾病,那麼他們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指標,會比實際的數值要低。

糖化血紅蛋白都正常的糖尿病人,6個月出現併發症了,這合理嗎?

(2)孕婦尤其是妊娠初期,在16周以內的妊娠糖尿病患者,由於孕期促紅細胞生成素、雌孕激素等影響,容易導致紅細胞壽命由正常的120天減少到90天左右,從而也可能造成HbA1c這個指標“假性正常”。

(3)某些藥物:如維生素C、利巴韋林、干擾素、促紅細胞生成素等

,也可能會影響HbA1c,導致這個指標比實際值要低。

(4)其它某些疾病,如蠶豆病(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慢性腎病、慢性肝病患者中,也可能會出現HbA1c這個指標假性降低的情況。

(5)另外還有一種極端情況,就是紅細胞的壽命正常,但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其實是異常的,比如有個糖尿病患者,在監測HbA1c前的12周內,出現了高血糖與低血糖並現的情況,血糖波動很大,但在所有監測點的血糖數值加權平均值可能達標,那麼這時候的糖化血紅蛋白數值,也可能是“假性正常”。

糖化血紅蛋白都正常的糖尿病人,6個月出現併發症了,這合理嗎?

所以糖尿病患者,務必要嚴格遵從醫囑,嚴格監測血糖,定期醫院複診檢查,規律用藥,合理飲食,積極鍛鍊。

畢竟醫生評估病情,不是單單隻看1-2個指標的,是需要結合完整的實驗室檢查數據及臨床症狀表現、體徵檢查等信息,綜合判斷的。

有問題,歡迎隨時留言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