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养老院最近没那么火了?商业养老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大众接受的程度?

胆小的憨憨


商业养老院的开办对老龄化的今天,本应是件好事。但是,要符合中国特色。目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与啇业养老院人均月收费万元以上相比差距太大。这种“贵族”养老院在普通收入的老年人眼中只能望而止步。要解决低收入老年人能进入养老院,就是要把政府给予养老院的补貼直接补贴给低收入住养老院的个人。要改变政府补贴给养老院,养老院又向住养老院的老人收取高额的费用的局面。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商业养老院只能是曇花一现。


大华红头


最近一二年来,养老院数量较大幅度增加,改变了养老院一床难求的格局。原因在于各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养老院的供给侧有所优化。

国家财政补贴以及免除养老院部分租金,则降低了养老院的运行成本。而规模化、集约化的养老院建设,是朝着养老院价格大众化的关键所在。本人在2012年就开始密切关注养老事业,跑过多家养老院;感觉当地的养老院最近一年如雨后春笋,此乃老年人的福音。

而且各家养老院开始了“医养结合”,就是在养老院开设简易的医院,为老者求医问药提供方便。这样不仅减轻老人家属的护理负担,而且能够分流大医院的人流及医生的工作量。

客观分析:无论国家如何扶持,养老院降价的可能性不大,能够保持原来的价格缓慢上涨就不错了。

完全指望老人的退休金,可能难以入驻条件较好的养老院;那为什么让子女袖手旁观?既然买房子、办婚礼需要老人家掏钱;那么养老院入驻资金不够,子女责无旁贷。

记得经济学家樊纲提出“六个钱包买房子”,这完全是为了子女;那为什么不提倡“四个钱包养老”呢?

插图选自网络。欢迎批评指正,顺祝工作生活愉快!


陆燕青


中国人养老措施可以这样:1、自己照顾自己(六七十岁的人只要身体健康,都能做到),2、老年夫妻相互照顾,3、亲家之间相互照顾。4、“小老人”照顾“老老人”(六七十岁的儿女辈照顾八九十岁的父母辈),5、剩下最后一个由子女照顾。------养老院基本上是炒概念,P如什么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无非就是设项目收费。公立有档次的养老院普通老百姓没资格去,私立养老院贵得去不了,上什么养老院!住养老院感觉就是去等死。更重要的是住养老院感觉整天在外飘,没有家的感觉,心灵没有归属。没有家,没有亲人,心总是在流浪。


金色铆钉


话说的一大堆过后还是转到经济上来做文章的,你要叫人们怎样去养老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词人早就预测到这一步了,何况还在提养老的事,人们的生活是以经济在经济上生活的,谁也不欠谁的,人们在开养老院或什么院都带有目的在那里开的,人家也是付出代价资金在那里做事的,不是你想进去住就能住的。如果你有这个能力想进去住人家也可以的,你是要付出代价在那里住的,不然人家是有投入大量的资金在里头,恐怕你住的也不放心,人家也不会叫你白住的。经济社会只能决定于经济来源充足,人们才会去住养老院的,如果经济不充足,想也不要在那里想,只能由命在生活为好,不要去侵犯别人的付出来享受自己。


闽藉写作


养老产业规模小,服务差。收费高是现今的通病。如何建一所为老年人服务和关注老人生活的一所养老院是我的一个梦。希望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让中国养老走向世界,走向民心。才是社会应该关注的重点。也是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


海纳百川80573807


请问?城乡许多老人月领基础养老金一百元能收吧!如果能收肯定红火了。也充分体现老有所养共有共享幸福晚年!功德!


用户3895514756529


主要原因就一个。钱!很多人办养老院,其实根本没想干事业,就是想套取国补贴资金。就象有些城里人去农村办养植厂一样。买几只鸡,几头牛,套取国家补贴资金以后,鸡也没了,牛也卖了。

现在国家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不再那么好骗了。所以,一些投机奸商们,在这里无机可乘,也就转战其它方面了。


卜子真一


办养老院,一定要考虑老年人退休金的大概支付能力。如果收费太高了,很多人进不来。收费如果太低了,没有利润,谁也不愿意办,收费高,也许服务好得多,条件,设施差点的,服务查了,儿女们也不放心,不愿意把老人送来。所以,一定要考虑周到。


F双月


现实中的养老院就是原先的旅馆旅社的改良版 这些投资者根本没有为普通的 老人着想 现在的现象是 退休者没钱住进去 空着床 可他们还想得到国家的补助 想坑国家罢了 建议 根据国家的和退休者的实际 建一些普通退休者能住进去 能够解决退休者实际困难的养老院


用户4909839412432


食品安全,人生安全,精神上的软暴力。众多原因。服务人员,管理员的素质。其实现在有钱的地方就有黑恶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