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人的大脑真的只被使用了5%吗?那人类将来获得永生技术后,脑容量还能撑的住吗?

光阴籽


先直接上答案。

楼主的第一个问题,人脑真的只被使用了5%吗?假的。

楼主的第二个问题。人类将来获得永生技术后,脑容量还能撑的住吗?答案是:看用什么手段实现永生。

如果永生后后保持大脑的生理结构不变,那么肯定撑不住。但这不要紧,人类具有遗忘的能力,可以不断删除自己的旧记忆。付出的代价是:虽然永生了,但是会不断忘记自己。

如果人类把意识上传到机器实现永生,那就不存在脑容量的问题了,因为机器可以为人类提供接近无限的意识空间。或许更应该考虑的是,人类会不会在机器空间里展开厮杀,来争夺意识发展空间。

关于脑容量的迷思

关于脑容量有一种流传甚广的伪科学传言,说我们的大脑其实仅仅被开发了5%,或者百分之几点几之类的,所以大脑的潜力十分的巨大。吕克·贝松的科幻电影《超体》,一部是十分精彩的科幻作品,就是以这个为出发点拍摄的。

这种耳熟能详的说法,作为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或者作为一种科幻作品的素材,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很可惜这是一个经典的伪科学结论。我严重怀疑这是一些商家,为了推销各种各样的记忆术,或者大脑保健产品,才提出来的说法。

其实你仔细想一想就会觉得这种说法真的是太扯了,到目前为止,人类依然连大脑是如何工作的都不清楚,怎么就敢断定大脑只被开发了百分之几,这不鬼扯吗?

这种说法之所这么流行,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提起脑容量这三个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人脑中数量庞大的神经元。

我们把恒河里沙子的数目,或者宇宙间所有星球的数目,拿来和神经元的数量做类比,丝毫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人类目前的寿命,也就是百年而已,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没有见到能够活到超过200岁的人。

如此巨量的神经元数目,让我们在潜意识里觉得人脑的存储空间应该就是接近无限的无限的。而如此短暂的寿命,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忽略了人脑容量的问题。大自然给了我们的这颗大脑,看起来似乎足以应付我们现在并不漫长的一生。

某种意义上,我们其实可以和电脑的硬盘拿来做一个类比。我们现在谈论一块硬盘的存储空间的时候,一般是以G或者T这样的单位来表征的。那么大脑的容量到底是几个G或者几个T呢?G和T是信息量的单位,我们拿它度量人脑,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很遗憾的是,大脑到底是表征信息、存储信息和加工信息的,目前仍然是一个谜。所以我们没法估算大脑的容量。人类对大脑的工作原理,虽然不能说是一无所知,但至少还是属于石器时代。

我在大学学的是心理专业,翻开一本认知心理学的教材,我可以在里面找到各种各样的记忆模型,以及其他诸如知觉、语言之类的认知模型。这些模型让我觉得琐碎无比,毫无美感。

当我厌倦了学习一种一种又一种的模型以后,我迫切地想要知道一个关于大脑工作原理的基础的、整体的、优雅的规则,就像万有引力定和电磁场方程之于物理学一样。尽管认知心理学家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还远远不够。

我们的思维中经常充满各种各样的谬误。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神经元的数量十分的巨大。所以我们的脑容量也是十分的巨大。但是神经元数量和脑容量这其实是完全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并没有确切的因果联系。这只是我们一种非常简单和朴素的联想而已。

想一想地球上有多少粒沙子?有多少只蚂蚁?二者数量也十分巨大,但是我不能说沙子和蚂蚁能储存大量的信息。可能你会反驳说,沙子和蚂蚁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东西,和人的神经元是没法比的,一个神经元就能拉出无数的树突,和其他神经元建立起数量非常庞大的突触。没错,但是在彻底搞清大脑的工作方式之前,我们依然不能给这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

脑容量会成为实现永生的瓶颈吗?

我们先跳过实现永生的技术细节。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实现永生的途径有下面两种可能:

第一种,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工程,可以让我们的肉体永不衰老,我们的大脑永远充满活力。这是一种永生的方式。

第二种,就像大家在电影里经常看到的那样,我们可以把人的意识提取出来,然后上传到机器,借助机器的永恒之体实现自己的永生。

不管哪种方式,我们今天都不必理会其实现的细节,我们只讨论永生之后会发生什么?永生之后我们需要面对什么挑战?

一旦我们可以实现永生,那意味着我们将会面对永恒的时间,我们将会拥有无限丰富的人生经历。

永生之后,我们度量时间的最常用单位,很有可能不再是秒分时,日月年,而是以一千年、一万年甚至一亿年为一个单位。想一想就很刺激对吧?

但是面对这样疯狂的时间单位,我们必须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的大脑容量,真的能够撑得起永生吗?我们的记忆,真的能存储下无穷无尽的人生经历吗?

事实上我有一个十分疯狂的猜想,那就是我们的脑容量,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大自然之所以会赋予我们以寿命,恰恰是脑容量其实是十分有限的。大自然通过把我们的寿命限定在100年左右,从而规避了这个问题。

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长寿的老人,甚至一些不那么长寿的老人,当他们在晚年的时候,除了身体上的衰老,记忆也会衰退,思维也会变的僵化,整个人都给人一种十分执拗的感觉。

还是跟电脑的硬盘做简单的类比,比如我眼前的这台2017款MacBook Pro,里面虽然有512个G的固态硬盘,但当里面快要存满东西时,当我在剪辑影片的时候,打开photoshop和imovie这两个软件,会变得十分的卡顿。

类似的,当人进入晚年的时候的种种症状,会不会也是因为脑容量已经接近饱和导致的?

当然了,这是我的一种猜测,我的头条号,与其说是一个科普栏目,倒不如说是一个哲学栏目。所以大家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时候我是在做一种哲学上的探讨,什么时候我是在讲述一种科学上的事实,什么时候又是在传达一些我个人的私货。我相信聪明如你,一定可以辨别出来。

综上,我个人认为,如果采取第一种手段实现永生,脑容量会是一个瓶颈。但这不要紧,人类具有遗忘的能力,可以不断删除自己的旧记忆。付出的代价是,虽然永生了,但需要不断遗忘过去的自己。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以后再聊。

如果采取第二种手段,那么机器可以为人类提供接近的意识空间,或许应该考虑的是,人类会不会为了争夺这种空间,发生厮杀。这也是一个新的话题,以后再聊。


光阴籽


人的大脑是一个很消耗能量的器官,根据进化论,如果大脑只开发了5%就够用,那么应该将多出来的95%退化掉才对。就像健身人群,不健身以后,那些用不到的肌肉慢慢就下去了。因为身体不进行高强度训练了,也就用不到那么多肌肉来维持那么大的力气了。

关于脑容量够不够用,我有两种想法。

1.我们的大脑不是所有事情都记住的,一些不常用的知识或信息会自动遗忘掉来腾出来新的空间。我们上学时每天写的公式,背的诗文,毕业后一两年就会记不起来多少了。因为很多知识我们用不到了大脑也就自动删除了。所以即便永生了,根据大脑的这一特性也许也是够用的。

2.随着永生技术的开发,也许我们的大脑可以从一个存文件的机器变成一个浏览器,所有的知识和信息存在云端,而大脑只需要连到云端把这些信息都调出来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存在够不够用的问题了。


NJ诚


好问题,


其实人类的永生就是电脑化了。人脑加装硬件和内存。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


讲股台


肉体永生那是不可能的,人体及一切生物细胞都在衰老中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随着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芯片……AI……仿生等技术发展,具有人类智慧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从而获得永生。


义无反顾62


建议楼主可以试试脑前叶切除,就明白是不是只用了5%了!


老地方苦咖啡


真实的自己是“大脑”???

“大脑”是自己???

真实的自己是什么???


杨天锁805


5/o是科学家猜测的,不要信


52wxl1125cg


专家很重要,不是一般的了解而是熟悉创新结合!


用户13104918236


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