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村俗語:“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為什麼這麼說?

小太陽來養豬


孃家人相比之下是外人,而婆家才是自己百年之後的歸處,相信這樣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吧。農村在日常的生活中留下很多哲理性的諺語,雖然這些俗語聽上去不是那麼文藝,但這些話都蘊含著很多知識和道理,比如說 “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1.婆家和孃家的區別

正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從結婚那天起女兒再回到家中的時候身份就變了。相比之下女兒在孃家中就是一個外人,雖然這個家中依然有自己熟悉的味道,但孃家人都會拿自己當親戚看待,當然這個親戚更親一些。而婆家就是自己以後生活的歸處,雖然自己對這個家一切都是陌生的,但這裡就是自己以後落葉歸根的地方,自己會在這裡生養孩子和建立大家庭。


2. 寧受婆家一斗氣

中國自古以來的婆媳關係就十分微妙,經常會出現婆媳之間不合的新聞出現。但是這種現象從大方向看十分正常,不管是和丈夫還是婆婆,吵吵鬧鬧感情才會更加的穩固深切。可能當天晚上和丈夫和婆婆吵架生悶氣,第二天氣就消了,不愉快的事情也都忘掉了。

3. 不受孃家一口氣

相比較的話,在婆家隨便怎麼吵鬧都是一家人的事情。但如果在孃家吵架的話,那性質就會變了。畢竟女兒在孃家人看來是親戚是外人了,但這個親戚在情感上更親。

如果在孃家吵架的話則會讓兩家人之間產生隔閡而不能化解,矛盾就由此產生。 相信通過以上的解釋大家都清楚了吧,農村的諺語雖然俗氣,但從字面上理解的話還是很片面的,而一旦深入的理解後才會發現老祖宗的博大精深。


惠農圈


在農村,有句俗語寧受婆婆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就是說在婆婆家可以忍受婆婆長期對自己的不滿,到了孃家連一口氣也不能忍受,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與農村的風俗有關,在農村出嫁的閨女猶如潑出去的水,對於孃家人來說,閨女出了嫁再回到孃家時就是客人了。而女兒加到了婆家就是婆家人了,婆婆在家裡教育自己的兒媳婦就像家長教育孩子一樣,理所應當的,而孃家人對於女兒來說才是自己真正的家,比起婆家孃家顯得更加親切。因為婆婆這邊不是自己的親媽,發生爭端的時候往往都是丈夫來做和事佬,但是自己丈夫又是婆婆最近的人所以試試都會忍讓,這也是農村兒媳和婆婆處世的主要方式。


農村地區還有句話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所以從小女兒就受到父母的特別疼愛,女兒也理所應當的把父母看成自己最親近的人,在自己心裡的份量也是最終的。從小就把有父母的地方才是自己溫暖的家銘記於心,面對自己最親的人對自己的指責,在內心是絕對忍受不了的。

因此才會說,寧可忍受婆婆的萬句的指責,也不願自己親媽吵自己一句,在女兒看來,在婆婆家都是外人,自己做什麼事都要小心翼翼,而在孃家就像回到了自己家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就像你可以天天吵自己孩子,而不願意鄰居吵你們家孩子一句,究其原因就是親情的體驗。

今天就聊到這裡,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可以在下面留言,一起交流,我會持續接到關於農村方面的問題,請大家多多關注!


生活巷


中國,還有其他很多國家,都有這麼一種習慣,女人在未嫁之前在孃家享受千嬌萬崇,為什麼呢?因為她是女人,骨子裡流淌著孃家人的血液,就會受到哥哥姐姐,還有父母們的呵護,這好像是約定俗城的,天經地義的。所以在孃家不會受到一口氣,嬌生慣養的。但是到了嫁人的年齡,也就意味著這種待遇的徹底告別,因為在別人家裡,就你不是親生,老公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是公公婆婆親生的,有血緣關係,所以婆家會在血緣上有所區別,認為這是來請自家業,享自家福來的,必須讓她吃點子苦頭,讓她知道知道,自己家的福並不是那麼好享的,那是經過至少三代人一起奮鬥得來的。所以你嫁過去之後,不要再擺什麼大家閨秀的譜了,最好忘記一切優待,放底身子,才能得到認可和好感,早晚你會恢復孃家待遇。當然,現在很多婆家都是結婚時千求百祈,希望親家把閨女嫁過來,然後生米做成熟飯了,再給她上枷號。這讓很多嬌小姐不太適應。但這是最起碼的考驗,你得“受上一斗氣”,並通過努力,勞動,表現,生孩子,最終會獲得婆家人的認可,繼而將你抬得又高又大。有些不是這樣,一來就受不了婆家的這習慣,那風俗,以大家小姐自居,很可能受到重重擠兌,讓你一無是處。這就是“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的詮釋。但也並不是那麼絕對,因為隨著著時間的推移,各地都在移風易俗,有些不合時宜的舊習慣都漸漸的減少了,傳統的封建習俗與新時代格格不如,當然會被淘汰,男女平等了,沒有那麼多禮數,只要能以人為本,理解萬歲,我想,家家都會以實情科學對待,不可能還有這麼嚴重的親情隔膜,如果還有這樣的偏見,那麼生活中少不了會磕磕絆絆,會走出一個讓人始料未及的家庭生活。生活的五味瓶,不會很合任何人的口味,只有不斷的適應,一家人才能和睦相處,彼此相敬如賓,家和萬事興!


淯陽新視界


“姑娘在婆家受氣也就罷了,萬萬不能讓閨女在孃家再受一口氣了”!這麼理解可以嗎?我想說,農村的俗語哲理驚人!說什麼是什麼,絕不會空穴來風。“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作為同是農村出身的村姑姐姐,自然對這句話的理解會非常通透。

這句話從封建思想和表面上來理解,好像就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婆婆家是自己家,而孃家已經不是自己家了,作為自家人,不怕丟醜,所謂肉爛在鍋裡。而孃家就不同了,說什麼都不能在外人面前丟臉。在老家農村,女孩在出嫁那天,孃家媽都會提前準備好一盆清水,在女兒被接走之後潑向門外,意思就是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以後女孩就是婆家的人了,在孃家只能算是親戚。

但仔細想想,孃家真的會如此絕情嗎?不是的,即使在封建社會,父母對自家的女兒也不會真的如此絕情地當外人,之所以有這句話的存在,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是這麼理解的:姑娘在婆家受氣也就罷了,萬萬不能讓閨女在孃家再受一口氣了!

後半句“不受孃家一口氣”說的什麼?父母辛辛苦苦將自己的女兒養大,再親眼看見自己好好的白菜都讓豬拱了,心疼都來不及,哪還會給自己女兒氣受?為人父母的應該都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只有回到了父母身邊,嫁出去的女人才能感覺自己仍舊是個孩子,仍舊可以和父母撒嬌耍性子,有話可以直說,根本就不會受氣,這也是這句話的後半句所表達的意思。

這才是真正的兒女情長!

到了現代社會少子化時代,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哪個姑娘不是孃家的寶?這種愛與生俱來,這樣的理解更為妥帖和有說服力!

更多農村話題,請關注村姑說村事。


村姑說村事


“愛之深、責之切!”這是我對“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這句話的理解!

其實這句話,顧名思義就是:寧願在婆家成為受氣包天天受氣,也不願意回到自己的孃家,被家裡數落一句話!

很多人會想,為什麼嫁到婆家,為什麼怎麼受氣自己都願意承受,反倒回到自己親媽這邊,卻是一點委屈都不想承受?真的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嗎?

其實答案是更加深層次的心理問題,並不是大家看到的那樣,嫁出去就和家裡一刀切,連感情都變淡了,那是錯的很離譜的想法!

其實,反倒是因為更愛自己的孃家,才會有這樣賭氣的說法,這句話其實是個賭氣的言語。

本來女生嫁到男方,連過年都是在男方度過,不能和自己從小到大的家人在一起,那是一種失落感,有種被原來的家隔離開來的感覺,那是有種情殤的!

在婆家,本來就是不同觀念的人在一起生活,有所摩擦,自然也是覺得在合理範圍內的,所以怎麼受氣也是覺得是慢慢的磨合,畢竟以後要一直在一起生活。

但是家人在婚後,要是還在這孤單的心上撒把鹽,那真的是很受傷,覺得被孤立、被拋棄的自卑感油然而生,所以才有了那樣賭氣的想法,其實,是想在嫁出去後得到比之前更多的疼愛的心理在作祟!

所以娶老婆的男人,好好心疼關心你的老婆吧!女人這時候的心態是很脆弱的!


嘰裡呱啦剪輯師


農村裡面有很多俗語,裡面蘊含著豐富智慧,今天就給大家聊聊農村裡面的俗語,“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大家聽說過嗎?知道什麼意思麼?

1、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在婆家受氣點沒事,但是在孃家不能受氣;因為從內心,媳婦認為自己的親孃很近,任何事情都可以理解自己,所以出現不理解的時候就生氣了;在婆家本來隔著一個人呢,所以收點氣也可以理解;所以這說的主要原因在是不是理解自己上;

2、其實這句話很有代表性,別人說你不好你可能不會說什麼,但是家裡人說你不好的時候你就認真了,因為在乎;還有的別人大富大貴不羨慕,但是身邊的人多賺一點錢就羨慕不得了,甚至會嫉妒出現很多問題;

3、不過現在來說這句話已經行不通了,因為現在孩子都是慣著,家裡根本不給氣受,到了婆家更不敢給氣受,因為小姐脾氣說不得沒準會咋樣了;不過反過來說,現在不少孩子也都更加知書達理了,也很少再賭氣什麼了;

綜合來說我覺得這句話已經不靠譜了,這句話主要是過去的思想情況的想法,現在孩子都更加獨立自我,然後父母雙方更加疼愛孩子,也不會過去那樣霸道;


妹子養豬


農村俗語:“寧受婆家一口氣,不受孃家一口氣”,為什麼這麼說?

“寧受婆家一口氣,不受孃家一口氣”,在以往男尊女卑的年代的確是有這種說法的。因為在以前,嫁姑娘的時候都要潑一盆水,意思是“女兒就像水一樣,嫁出去了水就潑出去了”而這個思想是建國之前比較常見的。

而嫁出去的姑娘在婆家多少會受些氣的,公婆的氣、叔嫂的氣甚至是自家男人的氣,可以說那個年代的女人在嫁出去後也是沒什麼地位的。可以說,隨便一點小事都可能受到公婆的訓斥、叔嫂的白眼等等,那個時候的進門媳婦和公婆家的關係是不對等的,但是受制於“三從四德”的思想的制約,那時候的小媳婦往往沒有反抗或者對抗的思想,受封建傳統思想毒害太嚴重了,所以說嫁姑娘之後在婆家是受“鬥氣”。

而嫁出去的姑娘回孃家的次數也是比較少的,潑出去的水嗎,叫稱呼都變成某某氏了,也可以說根本就不是孃家的姑娘了。但是回孃家後,基本不會存在受孃家氣的可能,畢竟姑娘是媽的小棉襖,是爹的上輩子情人。而對於親兄弟姐妹來說,更是不會給回家的女人氣受的。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思想較為特殊的家庭,姑娘回來了當看不見,冷眼相看的。這樣的孃家,姑娘基本回來一次就不會再回來了。在婆家受多少氣都可以,畢竟那不是自己的親爹媽,可是回到孃家了再受氣,那就是真的傷心了。因此也會有“不受孃家一口氣的說法”。

但是現在,時代變了。孃家人吧不得嫁出去的姑娘回孃家看看。看看姑娘是胖了是瘦了,是不是受氣了。雖說在孃家受氣自己親爹媽會數落幾句,其實也是在心疼自家的姑娘呢?為啥,不還是為了減少雙方家庭的矛盾嗎?誰都啊希望自己的姑娘半道離婚或者沒事總哭著回孃家。還能一幫孃家人去揍姑爺啊,不想姑娘好了。而且現在的姑娘回孃家住兩天就往回攆了,畢竟有自己的小家庭了,以小家庭為主啊。所以啊“不受孃家一口氣”就是在婆家受氣了,回孃家了一定要舒坦的不能再受氣。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一直是人們備受關注的話題。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等於潑出去的水,那麼嫁出去的女兒也就成為了別人家的老婆,別人家的女兒了。正如我們所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婆媳關係處理不好,女孩少不了遭罪。

尤其是在古代農村,女孩子的地位是相當低的,不僅要家務活全包,還要照顧老人小孩,有空了還要下地幹活。所以,往往在這種社會地位下,女孩也是身不由己,孃家更是管不得。


寧受婆家一斗氣,講的是寧可忍受在婆家所受到的許多委屈。

女孩子剛嫁到男方家的時候,婆媳矛盾還沒有那麼明顯。但在一起生活久了,矛盾也就慢慢浮現出來了。在農村,即使受了氣也沒有辦法,畢竟你們是一家人了,在家裡受委屈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硬要反抗的話,對你今後在男方家的生活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同時,對於當時大男子主義橫行的社會,你根本沒有底氣去反抗。因為你丈夫可能會護著他的母親而不是一個沒有社會地位的你,所以你只能乖乖的忍氣吞聲,這樣對你有利而無害,婆媳關係才能維持穩定狀態。我覺得當時的農村婦女還是很有智慧的,知道反抗沒有用,所以寧可受婆家氣。


對於如今社會來說,婆媳關係鬧僵,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很多青年夫妻是不願意和父母同住在一起的,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婆媳關係的惡化,二來也可以享受一下二人世界。但是,無論怎樣,對於嫁出去的女孩來說,遇到一個通情達理的婆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不受孃家一口氣,講的是不接受孃家人為自己爭一口氣。

這個道理很簡單,既然已是嫁出去的人,那麼跟孃家人的關係也就成了親戚關係了,雖然這樣說有點寒心,不過對於一些孃家人來說確實如此。當時的農村婦女在婆家受了委屈,偶爾會跑回孃家去訴苦,因為她們知道,孃家畢竟是自己家人,回到孃家感受一下母愛父愛,可以舒緩在婆家所受到的委屈。

但是她們並不希望孃家人為她爭那麼一口氣,畢竟自己已經嫁出去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是她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來解決。一來可以讓自己的心情變好,二來也不會加劇婆媳之間的矛盾。


總是來說,這句話還是蠻有道理的。誰也不想同在一個屋簷下,天天鬧矛盾,搞破裂,結局對誰都沒有好處。所以,妥善處理好婆媳關係也是一個大學問的。對於男孩來說,自己的老婆在家受到了委屈,應該挺身而出,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係,必要時站在媳婦這一邊,畢竟是你們兩個在過日子。

以上僅為我個人的觀點,對於農村文化來說,一樣的博大精深,需要我們慢慢去解讀,並接受它。

好了,此題就回答到這裡了。我是農村記,歡迎大家的關注,瞭解更多農村文化以及農村生活故事~


農村記


這句話,我聽到一個在婆家過得不好,被父母強行接回家的鄰居姐姐說過。她當時執意要回婆家,她父母不讓,她便很生氣的說出這句話,接著她父母也沒有在攔她了。


因為這個事,我對“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的這句話,有不一樣的理解。不知道對不對,大家一起來探究一下。

“寧受婆家一斗氣”,這個顯而易見就是與婆婆相處不好,婆婆長期給她氣受。但是她為什麼願意受婆婆的氣呢!這裡面還是有中國女人的傳統思想作祟。民間流行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子應三從四德”“媳婦應孝敬公婆”,這些詞彙那是刻在很多農村女子心裡去了。因此,她們一旦有了夫家,夫家便是天。伺候丈夫,孝敬公婆就是她的該做的。在婆婆哪裡受點氣算什麼,這些都是做女人該承受的。

“不受孃家一口氣”的意思,我認為是“不願意接受孃家為她爭一口氣”。雖然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這也是當母親的十月懷胎生下的,從小捧在手裡長大的孩子。孃家人怎麼回拿氣給她受了,看到她在婆家受氣。做父母的可是比她都難過啊!因此在這樣情況下,孃家父母怎麼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寶貝女兒受委屈。當然要討個公道,爭回一口氣了。


可是在她們的心中,自己作為媳婦,在婆家受點委屈是理所應當的,是作為女人該承受的,哪怕是“受婆家的一斗氣”。所以,她們便不能接受孃家為這些事,幫自己去爭一口氣。

“不受孃家一口氣”也反應出女人的悲哀啊!

不知道我的解釋對不對,但我清楚的事,媳婦與婆婆之間的相處,從古至今都是一門大學問。婆媳之間從以前的媳婦逆來順受,到現在的婆媳之間破口大罵,大打出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作為婆婆的人,有沒有好好反思過自己。作為媳婦的人有沒有設身處地的去想想,婆婆不喜歡自己的原因。

在此我想告訴大家,人與人相處,其實很簡單,就看你有沒有用心。


山農村民笑哈哈


農村俗語:“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為什麼這麼說?

在農村地區留下來很多實用的俗語,它告訴人們如何與自己的親人們更加有效的溝通,避免產生矛盾。因為婚姻關係女性才會和婆家產生關係,在其心裡則會和孃家比較親一些,孃家也會比較疼自己的女兒,不忍心自己的女兒在別人家受氣。這句話如果這樣修改一下就好理解一些“在婆家受一斗氣,也不要隨便和婆家人吵架;在孃家受一口氣,也不能忍受”。


對於嫁出去的女兒來說,要用這句話去指導自己的行為習慣。在婆家做事情遇到矛盾的時候,多反省自己,不要隨便和婆家人生氣,從某種意義上,你代表的是你的家庭,如果隨便生氣,不止要自己勞力傷神,而且對別人家對自己的評價也不好;在孃家做事情遇到矛盾的時候,就要去講出來,解決問題很重要,而且在孃家再怎麼說“打斷骨頭連著筋”,說是矛盾也不會有多大問題的,孃家總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和自己置氣的。

對於孃家和婆家來說,也要在這句話中反思自己的所在所為。本來對於一個女性來說,嫁到別人家裡就會有勢單力薄的感覺,如果這個時候,婆家遇到一些大小事,還斤斤計較,那會讓自己媳婦感覺自己是外人,這樣會影響家庭和諧;不管怎麼樣,要始終站在自己女兒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不要“胳膊肘望外拐”,傷了自己女兒的心,孃家永遠是女兒最強大的後盾,如果連孃家都質疑女兒,那對於女兒就太悲慘了。


在家庭生活中,不管是婆家,還是孃家都要把媳婦、女兒真正當家裡人來待。家和萬事興,家庭矛盾多,則會產生更多的一些問題,讓整個家庭七零八落。遇到什麼事,學會換位思考,不要光想著自己。歡迎關注關注花開隴上,和有趣的人做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