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诸葛亮六出祁山,文化意义是什么?

聿剑传统文化


是言行一致的诚信文化比势力征服文化更能促进人心顺服、实现人心归一的证明。道理于下:文化是人们在社会上共处的产物。社会的稳定从形式看是各种势力的平衡,是一种征服文化的平衡,其不稳定性在于人内心的不服;而从社会变化的内容上看,社会的稳定是各种势力在利益上的平衡,是一种利益文化的平衡,其稳定性在于人内心无怨。正因征服文化的平衡会随时空的变化而改变的概率大,而利益文化的平衡却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概率小。这说明就社会在时空上稳定的概率而言,利益平衡文化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发展方向。故文化对社会稳定的作用是以文化人的形式来达到人们能够在社会上稳定相处的效果。显然,利益平衡文化的核心是利益分配阶层言行一致的兑现!因此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文化意义是言行一致的诚信文化比势力征服文化更能促进人心归一、实现社会相对稳定的证明。


张同圈


随着蜀国的战略要地的丢失,以没落,尽失人心,曰渐没落,正宗皇室自居,妄图恢复汉室江山的刘备政权也只能偏安西南一角,苟延残喘。它的所谓的人和也不过是个童话了。而面对占有地利的孙吴政权,挟天子以令诸侯,雄才大略的曹魏政权,自保也已力不从心,何谈重振汉室,重现中兴之主刘秀的伟大壮举呢?随着刘备等一批有号召力人才的逝去,幼主昏弱。作为一代大政治家的诸谒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六出祁山呢?我认为有以下点考量。1,进攻是最好的防守。2,紧握兵权,打击地方士族豪强。最重要的一点,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孔明先生,忠君报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六出祁山,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力图恢复汉室王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的行为激励着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礼义廉耻,诚信,智慧,舍身取义。因此,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诸葛亮,才使中华民族传承不断,源远流长,创造了人类社会一个又一个奇迹,永远立于世界之林。





老文110


除了战略上的意义,“六出祁山”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动人魅力,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第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人就把“立德,立功,立言”统称为“太上三立”,也叫做“不朽三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三立”观应该属儒家思想体系,代表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这几乎成了古人特别是士大夫为人处世的终极目标。诸葛亮作为我国古代士大夫中的优秀代表,自然是对此身体力行的。于是,不断地建功立业就成为了他虽无大的建树、仍然“六出祁山”的人文基础。

第二,充分体现了“知恩图报”的感恩的处世观。当诸葛亮还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年仅26岁的山民的时候,还是“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未之许也”的时候,却被当时名满天下的“帝室之胄”、当朝天子的“皇叔”“三顾茅庐”邀请出山辅助自己,这种从古到今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君臣际遇,是足以让一个师法圣贤、君子的士“为知己者死”,为知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但如此,诸葛亮从出山辅佐刘备,直到刘备死,君臣相处达18年,他们名虽君臣,实则友情深厚,胜过兄弟。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临死的时候,却把统一大业、蜀国安危以及后主阿斗托附给他的原因。当时刘备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够安邦定国,成就“恢复汉室”的大业。如果后主值得辅佐,就辅佐他;不值得辅佐,就代替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种君臣间胜似朋友般的信任,是十分难得和少见的。因此,诸葛亮用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实际行动,报答了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和“托孤”的信任,成功塑造了一个优秀传统文化造就的贤人和君子的形象。

第三,充分体现了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精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诸葛亮贵为一国的丞相,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完全有享受荣华富贵的资格,而且平定了南方,结盟了东吴,革新了制度,发展了经济,蜀国基本上国泰民安,他也完全有享受荣华富贵的条件。然而,他不这么做,却在人生的最后六年里,“六出祁山”,殚精竭虑,最终积劳成疾,病死在伐魏前线五丈原,临死还谋划好蜀军全身而退的办法。有时候我想,诸葛亮纵使在政治上、外交上、经济上、军事上毫无建树,仅仅凭着他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矢志不渝、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足以感天动地,激励后人。何况他还两袖清风地充分发挥他的大智大勇帮助一个卖草鞋的、靠寄人篱下生存的刘备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呢?而且还努力让这个弱小的国家及其无能的皇帝维持到了强大的魏国灭亡的前夜呢?


锦绣未央61


六出祁山的文化意义,在于中国的正统之争。当时中国有三方势力:受禅让的曹魏、汉室宗亲蜀汉、自立为王的东吴。从政治意义上来说曹魏的正统性最强,政治合法性也最高,所以陈寿做《三国志》以魏的年号作为纪年,这也是在表面魏的政治合法性。

蜀汉在进入益州以后,他的政治合法性出现了严重危机。首先刘备与刘璋是同族,如果真是匡扶汉室,自己人怎么能够打自己人呢?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刘备编织了一些列的理由,可是在真实历史中刘备进益州,就是强势军阀吞并弱势军阀的过程。

其次,刘备在曹丕篡汉以后,马上对内宣布献帝以死,贸然称帝。可是当时献帝并没有死,这个消息传到了蜀汉人的耳朵里,刘备集团的政治合法濒临破产。

第三点,刘备集团非常有:张飞、关羽为代表的嫡系;糜竺、糜芳为代表的徐州系;诸葛亮、黄忠代表的荆州系;以李严为代表的益州系,还有以马超兄弟为代表的凉州系,和益州本地的世家大族与南蛮部族。

内部斗争主要基于政治合法性的归属所展开,彼此之间难以平衡。诸葛亮之所以北伐,他的立场是站在以荆州系《隆中对》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不停的用“匡扶汉室”北伐,才能掩盖政治合法性危机。

所以诸葛亮北伐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蜀汉集团的政治合法性,在有效地体系内让内部矛盾降到最低,不过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败亡。

您的问题回答完毕,“王庶文讲坛”致力于文化领域的创作,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愿意去了解、学习和阐述,如果您感兴趣,欢迎关注。


王庶文讲坛


诸葛亮六出祁山,知其不可而为之,重点不是所谓的“史实”,而是文化意义!

为什么“史实”不重要?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还是历史笔记,历史小说等,难免会有一定的出入,也就是事实与记录有一定的误差。我们并不是说,要探讨历史研究学术问题,而是说,与其纠结细节,不如侧重道理

的发现个发掘!

有许多人探讨六出祁山的可行性,但是探讨者忽略了一点,就是自己毕竟是“事后诸葛亮”,不是当事人和当时的人,难免站着说话不腰疼啊。所以,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人家的选择,出于什么道理,咱们来想一想,或许对于今人更有价值吧。

六出祁山,为了天下!

诸葛亮是无双国士,这是公论了!他以残年之躯、不避险难、六出祁山、病史五丈原,在做什么?兴复汉室、恢复中原、天下一统!

这是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是一种不朽的追求!以天下为己任!

我们能读出什么?可以获得怎样的文化启发?

人生在世,方向最重要!要为了责任和良心,矢志奋斗!心无旁骛、不改初衷、不以成败论英雄!该做的事情,虽千万人吾往矣!

诸葛先生的文化价值,在于可以永远激励我们:为了梦想、理想、人生担当、责任、良心,永不放弃、誓死不渝!

六出祁山的文化精神和意义,属于每一个追梦人!

说明:一家之言,恭请指正!谢谢!


聿剑传统文化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祁山”在哪?为何它的军事意义如此重要?

心安历史说

发布时间:19-10-0922:24百家榜创作者,历史达人,优质原创作者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诸葛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了吧。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真的是费劲了心机啊,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而诸葛亮也是忠于蜀汉,屡次给刘备出言献策,帮助刘备征讨四方,占据了巴中之地,后来北伐,才有了后来的六出祁山。根据历史的记载,其实诸葛亮并没有六次出兵祁山,而是五次北伐,二伐出兵故道,五伐出兵斜谷,其余三次出兵祁山。在三国演义中,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被归结为四个字:“六出祁山”。由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名气和影响力,所以“六出祁山”就慢慢变成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也是人们对于理想执着奋斗,不达目的不罢休,勇敢奋斗的坚强意志的象征。

公元前228年的春天,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命令赵云带领士兵扮作疑兵,摆出从斜谷攻打郿城的态势,来吸引魏军,但是诸葛亮自己率领主力军队向祁山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都背叛了魏国投降蜀国,随后又收服了姜维,轰动一时。但是马谡没有听从诸葛亮的部署,最后败给了张郃,丢掉了街亭;赵云也出师不利,诸葛亮不得不退回汉中。不久后投降蜀国的天水、南安、安定又背叛了蜀国去依附魏国,这三个郡真的是墙头草,哪里势力大往哪里倒。

那么,屡次提到的“祁山”到底在哪里呢?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西起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绵延约50华里。原来的时候被叫做“祁山乡”,后来在2014年的时候,被改为祁山镇。祁连山并不是特别的规模宏大,跟青藏高原连绵的巍峨的山脉而言,祁连山就是小巫见大巫。50华里换算成现在的公里也就是25公里罢了,按照当时的行军速度而言,也就是半日就能翻过去,从祁连山的规模来看,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值得一提的。但是,祁连山却是从北面进入蜀地的重要地区。而且,祁连山是秦国的发祥地,也是秦国早期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古书记载:秦襄公始建秦国于西垂。祁连山能够成为秦国的发祥地也是不容小觑的。

诸葛亮在出兵讨伐曹操的时候,他也没有从东北方向走,而是绕路从祁连山出发,其实这也是诸葛亮对于他们双方军事实力比较后而做出的决定,还有就是重防。西北方面是曹操比较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在这个地方打开突破口,十分有胜算,同时也反映出祁连山的重要性。

从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意图上来看,其实他的整个中心都放在了西边。诸葛亮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尤其是在用兵方面,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绝对不会贸然出兵的,显然,诸葛亮的整个计划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么,什么样的地形和优势让诸葛亮做出如此决定呢?

陇西地区是曹魏比较薄弱的地方,且地势较高,可以直接进入关中。另外很重要的是,从汉中到陇西有一条祁山古道。相对来说是比较平坦且宽阔的,从汉中的盆地开始,一直到西北地区,就跟一条长长的走廊一样。这条道路完全就是穿山地,最后到达祁连山。到了祁连山之后就是一路开阔了。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诸葛亮北伐总是失败,也是诸葛亮一生中的败笔吧。但看诸葛亮的部署,其实也是没有很大的问题,但是战争之时,必须粮草充实,后勤必须得有保证。李白曾经写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描述的就是蜀地的道路,可见蜀道有多艰难。而且李白在写的时候已经是唐朝了,当时的路况相较于三国时期来说肯定有所改善。所以据此来看,运送粮草肯定是一个大问题,大军出征,粮草没有办法到达,对于战局来说是有大的影响的。

其实,抛开其他因素不谈,祁连山在军事上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上文提到的祁山古道。刚刚进入祁山古道的时候,山是较为平缓,利于行军和粮草的运输,但是蜀道最大的特点就是连绵曲折,所以想要不管是行军还是粮草的运输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那么古代粮草的运输,定不能只采用一种方式,如果粮草供应不上,前方的战士没有粮食,就会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所以粮草的运输也是重中之重。除了陆运之外,水运也是格外重要。提到水运,就不能不提一个地方——礼县。因为,汉水,就从礼县流淌而过,汉水的出现,给诸葛亮带来一丝惊喜,可以减轻陆运粮草的压力。

总的来说,诸葛亮北伐的失败,除了粮草没有供应到位,寡不敌众,战术比较保守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对手也不是个弱者,司马懿早就看透了一切。

现在,成都到西安仅仅需要几个小时的路程,但是诸葛亮却倾尽余生,直到他去世的时候,也没有统一中原。很多人为诸葛亮感动,尽帝业,六出祁山,《出师表》中的言语让人动容。

以他的聪慧,足可以成为皇帝,但是他没有,始终牢记刘备临死前对他的嘱托,也从来没有忘记刘备三顾茅庐的恩情,诸葛亮用余生去报答这份恩情,心存感恩,才有了一次次的北伐,为的就是能够统一中原,匡扶汉室,给刘备也给自己一个交代。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屡次失败,就像个笑话,但是我十分佩服诸葛亮的勇气和忠心,他的忠义实在让人动容。


沪生泉


其实就是各种不服,觉得自己辣么流弊,却只别憋屈在了蜀中,他的个人能力没有得到验证,此生最辉煌的顶点就是一统河山,说白了有些强迫症,其实并非阿斗无能,而是亮太独断专行,他不累死谁累死?司马懿就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靠死他,事实证明司马懿才是高手,才笑到了最后。





十四阿哥郎春涛


纯粹是为了凑中国人偏爱的三六九之数 !

诸葛亮不自量力,六次折腾出祁山,进攻!进攻!进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把蜀国多年辛苦经营的家底,消耗掉了大半!继任者姜维更是个战争狂人,酷爱以卵击石的游戏,诸葛武侯不过才六出祁山,姜维更是九伐中原,把蜀国整了一个底儿掉!倘若刘备泉下有知,一定会气活过来!


任性逍遥游


从政治上来说,蜀汉和吴一样,是延续贵族阶层统治,打压士族阶层。尤其蜀汉是荆州集团强行吞并益州集团,不仅民心不稳,贵族士族都不满荆州的刘备集团。因此刘备死后,诸葛亮坚持排挤以李严为代表的益州本地士族官僚。同时发动对曹魏的战争,是转移国内舆论和民众关注的最佳手段。

从经济上讲,巴蜀地区由于秦代李冰治水建成都江堰,成就天府之国,农业和织造业发达,但地域限制在四川盆地范围,还好在汉水战役时曹操因东吴北伐而放弃汉中,使蜀汉得到了汉中扩大了地盘,经济和民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是总体经济实力无法和曹魏相提并论。

从军事上,魏国长期控制了雍凉二州及河北,在骑兵组建上对吴蜀具有压倒性优势。蜀军在兵源数量和军种配置上,是弱于曹魏的。

然而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落后的情况下,诸葛亮依然通过其自身的努力稳定国内局势,坚持北伐。其洁身自爱的品行,暂时稳定了蜀汉官场(诸葛亮死后,杨仪姜维立刻陷害杀死魏延,排除异己,朝政混乱,宦官乱政)。南征孟获后与少数民族修好,增进了民族团结。其以弱抗强的决绝,清廉自律的品行,坚持理想的信念无不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辉,得到了民众的肯定和推崇。

诸葛亮在中国的文化意义,在于他的人生契合了中国人与环境压力抗争,韧性坚强,不屈不挠,即使遭遇失败,也绝不服输的民族特性。


上进的红蜘蛛


一、“诚信”

诸葛亮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失尽民 心。己能守信,人始信之;如其无信,人必不信之。”(罗贯中《三国演义》)诸葛亮以诚信为本,令出必行,危难时刻不改成命。据《三国演义》记载,蜀汉建兴九年,诸葛亮领兵第四次伐魏,蜀军长史杨仪认为,前几次兴兵,军士疲劳,粮草补给困难,建议分兵两班,以三个月为期,二十万之兵,只领十万出祁山,住了三个月,却教这十万替回,循环相辅。这样则兵力不乏,然后徐徐而进,可得中原。诸葛亮认为这正是长久用兵之法,遂采纳该计,兵分两路,一百日为期,循环相转,违限者按军法处治。正当轮换军士准备回家时,司马懿来攻城,蜀兵惊骇。军情紧迫,杨仪建议将轮换军士留下退敌。但诸葛亮却丝毫不为所动,断然拒绝。他说:“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在战火即将燃起,事关战争胜负,国家危急时刻,诸葛亮仍然信守承诺,不做改变,诚信已成为他坚守的准则。诚信不是虚无他物,定会转化为巨大力量。众军闻之,皆大呼曰:“丞相如此施恩于众,我等愿暂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丞相! ”众军皆要出战,蜀兵大获全胜。(罗贯中《三国演义》)这是诚信的力量,更是诸葛亮诚信治军的感召。

二、“廉洁”

诸葛亮生活的东汉末年,政治极为腐败,贵族豪强骄奢淫逸。而诸葛亮极为反对这种习气,力排法正等人“缓刑弛禁”、先施恩惠的主张,坚持严正执法,赏罚分明。他在答复法正的提议时说:“君知其一,未知其二。……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敝,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而著矣。”(《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提出考察贤才的七种办法,即“知人之道有七焉”(诸葛亮《自勉》),其中一条便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并重用清正廉洁的官员,从而使社会风气好转。诸葛亮不仅倡廉治贪,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诸葛亮病重期间,向刘禅呈上一份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奏表,“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这不仅是诸葛亮一生廉洁从政的真实写照,也是古代高级官员的一份家庭财产申报表。诸葛亮死后,丞相府清点财产,“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诸葛亮传》)。身为蜀国丞相,他始终坚持以廉立身、以廉养身,“先理身,后理人”,以达到“理身则人敬”的崇高境界。

三、“节俭”

诸葛亮明确提出“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并且付诸实践。诸葛亮在任丞相的近三十年时间里,要求蜀汉政府的各级官吏“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诸葛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杜绝铺张浪费。他提出,“夫作无用之器,聚无益之货,金银壁玉,珠玑翡翠,奇珍异宝,远方所出,此非庶人之所用也;锦乡纂组,绮罗绫彀,玄黄衣帛,此非庶人之所服也;雕丈刻缕,伎作之巧,难成之功,妨碍农事,辎出入,袍裘索,此非庶人之所饰也;重门画兽,墙数仞,冢墓过度,竭财高尚,此非庶人之所居也”(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主张无论是国家公职人员,还是军队将士,都应当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他把官府用度超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物质需求视为“不遂礼制”, 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奢侈。在日常生活中,诸葛亮处处勤俭节约,以身作则。他作为一国丞相,出则“乘素舆”,戴则“葛巾”。生活简朴,不讲排场,其家人也过着清贫的生活,“蓄财无余,妾无副服”( 诸葛亮《与李严书》)。他倡导丧事从简,“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 《三国志·诸葛亮传》),这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汉魏时期是难能可贵的。

四、“勤政”

诸葛亮勤恳工作,任劳任怨。从政二十七年,戎马半生,先是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后是辅佐后主建立蜀国。受命期间他事必躬亲,即便细微小事亦亲自过问处理。如,为严肃刑律与管理章程,防止发生冤案或者产生更大的矛盾,凡是将士杖责二十军棍的,都要经过他的亲自审查批准,可见其繁忙和辛劳。辅佐后主“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他十分明白“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勤功也。君勤其政,臣勤其事”(诸葛亮《便宜十六策》)的道理。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把自己放在适当的位置,勤勤恳恳地主动做好分内的工作。《 成都府志》载,“九里堤在府城西北隅,其地洼下,诸葛武侯筑堤九里,以防冲啮”。在蜀期间,诸葛亮亲自视察火井,并改进火井煮盐技术。励精图治的唐太宗曾多次向臣下称道诸葛亮治国的忠勤,他一再对臣下说,昔年蜀汉后主“昏弱”是事实,“然国称治者”是因任用了诸葛亮的关系(吴兢《贞观政要》),以此激励臣下学习诸葛亮的忠勤,同时勉励自己要拒谗任贤。

五、“忠诚”

诸葛亮在《兵要》一文中说:“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他还 文化传承 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诸葛亮《察疑第五》),简短的四句话,就把世间的忠诚比喻得十分贴切。诸葛亮的忠诚思想,主要体现在辅助刘备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辅佐后主专权不越位。诸葛亮自出草庐,决心献身国家,为光复汉室,扶翼正统而奋斗,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和怨言,跟随刘备,为刘备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占荆州、取益州、夺汉中,助力刘备扩大势力,设坛称王,忠心可昭日月。刘备在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取之。 ”(《三国志·诸葛亮传》)但诸葛亮却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三国志·诸葛亮传》)后来十二年的事实证明,直到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北伐前线,都一直在忠诚地辅佐后主刘禅,从来没有丝毫的不忠行为。为此,东吴太子太傅张温曾经评价说:“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 ”(《三国志·张温传》)两篇《出师表》更是体现了诸葛亮的忠诚。此忠诚之心,世间罕见。

六、“尚学”

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早年在隆中定居时,边躬耕边读书,学习经史和诸子百家,研究治国方略,密切关注现实,分析各派政治集团的斗争情况,精僻地提出了隆中对策,描绘了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他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医卜星相、兵器机械等,都有认真细致的研究。他亲手研制成功了“木牛流马”“损益连驽”,在当时军事战略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诸葛亮集》收录了他关于理政、用人、治兵等上百篇,共计十万余言的文字,许多篇章至今仍闪烁着熠熠光辉。尤其是他的《便宜十六策》所提出的一系列治国治军原则,立论高深,为后人所推崇, 可谓是千古治国治军者的经典。他的《诫子书》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七、“法治”

诸葛亮认为,要想管理好国家,不能单靠仁德感化和教育,而应以定法度和明赏罚为主要依据。他说,“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主张治国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 ,亦着重公平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以商鞅之法,却不迷信其权威主义,取其理法,结合儒家教化,把刑罚与教化合而为一。陈寿评价诸葛亮说:“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劝戒明”是立法治国的的辅助措施,根本是“用心平”。诸葛亮之平,不仅是执法之平,更重要的是法律之平。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他(诸葛亮)所治理的汉国,在三国中是最有条理的一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