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90后之所以经常跳槽,是因为老板不会和他们沟通

为何90后喜欢辞职?

年轻人这般不安分,源于进步还是躁动?

据数据显示,2015届应届生入职第一年的离职率高达24.8%,跳槽的频率明显高于老一代的职员。

并且,未来一年大概有25%的年轻一代表示会尝试换一份新的工作,或者做些不同的事情。而如果把时间延长到2020年底,则有三分之二的人说想要辞职。这简直就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噩梦。

为什么这么多20多岁的青年才俊要辞职?如何才能留住这些孩子?

本文从5个方面为你解读年轻一代90后员工的职业心理,只有了解了问题所在,才能解决问题。

本文约字数2053字,约7分钟阅完

90后之所以经常跳槽,是因为老板不会和他们沟通

其实,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就好比婚姻。

丈夫说:“我交了那么多个女朋友,最终还是选择了你,给你房子、车子、票子、陪你逛街、旅游,你还哪里不满?”

妻子表示,“你一点都不懂我。”。

要了解年轻一代为什么爱跳槽,不能单纯从公司的角度的看,也要注重员工的诉求,这也是新经济形势下雇佣关系演变的客观规律。

90后的年轻人到底有怎样的职业诉求?

1、成长空间

事实上,很多年轻人毕业之后都抱着激情和热血准备在入职企业大干一场,想象自己能够参与核心业务,创造自己的价值。

但真正走进公司后,发现自己接连几个月都是在打印文件、整理报表等这种跑腿的初级工作中度过,理想很丰满,显示很骨感,落差感自然大。

有人说,或许研究一下打印的工作,说不定可以总结出一套类似泰勒的科学管理流程,来降低公司的流程成本和材料成本。

当然,这是不是只有自己心里才清楚,做初级工作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或许,是公司的江湖规矩,初出茅庐,初级工作总得有人做。

事实上,这个理由并非难以接受,但这背后是否存在其他的原因?

比如,公司认为这些年轻人呆不久,没必要花太多精力培养在他们?在多部门轮岗中,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公司付出高的成本雇佣这些人,却把他们放在了最初级的工作上。

遇到这种状况,老板该如何应对?也许可以跟这些新生代沟通一下打印文件、报表背后的原因开始。

2、更多的独立决策权

90后的职员都比较渴望自己有比较充分的独立决策权。他们野心勃勃,充满自信,渴望做事的自由,他们不甘愿成为一颗螺丝。他们希望自己的公司有相互支持和包容的文化,有开放和民主的交流环境,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对老板的开放和包容意识有更高的要求。

既能做到权力下放,却又能在关键时刻现身把握风险和要点,这是手腕高超的老板的智慧。

3、竞争力的薪酬

还有一些90后想离职跳槽,但实际上并没有付诸行动,关键问题就在于钱。

“我怕离职之后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工作了,工资这算高的了。”这就是他们内心最本质的想法。

所以说,年轻一代不管怎么特立独行,也是一个普通人,还是比较现实的,尽管平时工作心中不时涌出千万只草泥马,但都没有揣进兜里的票子重要。

4、职业兴趣

相信许多老板在面试的时候,亦或是年轻员工离职的时候,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觉得自己对这个职位没有兴趣”。

没有兴趣?那对什么有兴趣?这个还真不好说,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可以确定的是,年轻一代的员工,一旦觉得所在的职业没意思、没兴趣,就说明他们对自己所处的工作状态很不满。

这种不满,可能来自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比如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发挥问题,比如不够有挑战等;也可能是来自工作背后所看到的公司的愿景和工作的价值,在一家仅满足目前业绩的公司,和一家奋力向前创造价值的公司里工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因为,能看到不同的未来。

5、一个好的上司或导师

这是很多离职的年轻一代很少正面提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初涉社会的许多年轻一代,其实都很期盼一个强者能够带领自己征服星辰和大海,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独自面对狂风和暴雨,没有足够的技能和经验确保自己能够生存下来,或者是生存的很好。

一个好的上司或导师,能给你指点方向,树立榜样,是新人的事业助推器。相反,如果碰上的是一个不太理想的上司那么,新员工的成长空间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6、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拥有一份吃喝不愁的工作就满足的守旧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年轻一代,不像父辈那样大都吃过苦,甚至有过没饭吃的时候,他们通常温饱正常甚至奢侈,对物质不是一味的追求,而更注重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他们需要安排时间练习瑜伽,健身,打球,聚会......如果平时加班频率高,或是临时加班,会打破这些年轻人在生活上的安排,让他们觉得没有了自己的生活,自然会有怨念。

还有一些比较细致的因素,比如团队的氛围,领导的赏识和认同等等,这些都是在新经济,新社会环境衍生的职业诉求。

不管是90后年轻一代的员工,还是目前企业想要引入年轻血液的老板都非常有必要了解90后的职业诉求,双方才能构建沟通的基础。

90后也许比较理想主义,比较个性,但并非不讲理,也并非眼高手低,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能理解他们的管理者,一个能发挥他们这批千里马优势的伯乐。为了这个“理解”,他们或许会为此“抛头颅洒热血”。

改变世界的都是年轻人,不管老一代职场管理者、老板们是否愿意承认,拥有世界的,永远是年轻人。而年轻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感恩给你启迪和帮助的人,才是面对当下、面对未来的正确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