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38亿买了981个微信公众号,这笔交易贵不贵?

在小雨中


这其实是在说公号的价值,数学比较好的同学早就算出了每个公号的价钱。

从表象看本质,这笔交易不可能是在单纯购买账号,要是那样还不如自己花点钱注册上百个,这其实是在购买数以亿计的粉丝,在购买量子云团队的创作和运营能力。

说白了就是买下了重资产人力资源,在如今,优秀的人才才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核心资产。

记得这宗收购还对公众号运营主体量子云做出了对赌协议,未来几年的营收目标和利润实现指标都列出来了,实现不了,被收购方是要自己贴钱补足的。

量子云在行业里做了很多年,能做到这么大的规模和日常更新数,还能获得不菲的营收,本身说明它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市场对它的客观表现和创造的价值是乐观的,不然这家公司凭什么拓展到近千个公众号?

对公众号价值的评估有很多方法,也因此导致测算出公众号价值不一,但相信上市公司在收购前有过谨慎的评测,才做出这种决策,值不值钱交易贵不贵,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家还是别操太多心。

瀚叶股份也不是第一家收购公众号的上市后公司,前段时间斑马消费就注意到拉芳家化收购了新媒体公司百信宝。能不能给上市公司赚钱,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点,公众号们总要拉出来遛一遛。


斑马消费


从数据的角度分析下金主瀚叶股份的“算盘”是如何打的:


瀚叶股份:公司转型关乎业绩回升

瀚叶股份是市场上数一数二的兽药公司,在A股市场上与拥有143亿元的市值。2015年以来,瀚叶股份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业务改革、转型。

从2016-2017年瀚叶股份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情况来看,公司转型初步取得成效。2017年,瀚叶股份营业收入达13.2亿元,同比上升31.0%;净利润为2.61亿元,同比上升10.9%。在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期间,2018年第一季度,瀚叶股份业绩有所下滑。

图表1:截至2018Q1瀚叶股份营收净利增速(单位:亿元,%)


比较瀚叶股份2016、2017年各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与毛利率发现,兽药产品一直是公司的主力产品,但毛利率最高的业务产品由电及蒸汽变成了2017年的游戏产品,同时娱乐影视及其他业务的毛利率位于第二。

图表2:2016-2017年瀚叶股份营收分布与各板块毛利比较(单位:亿元,%)


2017年,瀚叶股份在农药及其制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产品以及锆系列产品生产与销售基础上,增加了网络游戏研发、代理发行及IP与源代码合作业务,成立拜克影视,增资维鑫文化,收购炎龙科技,联合成立湖州八八空间,向文娱产业进军。2017年,瀚叶股份旗下拜克影视拍摄《觉醒者》、《百慕迷踪》、《山海诡闻录》和《深渊行者》;收购的炎龙科技在游戏领域上进行了海内外市场的开拓。

图表3:瀚叶股份2017年业务布局变动及产品


2017年,瀚叶股份在收购炎龙科技的同时,相继剥离了锆谷科技85%的股份和新奥特的全部股份,并将传统化工业务和热电联供业务全部划分给子公司拜克生物;2018年第一季度,瀚叶股份增资金融信息服务板块,并持有上海多栗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37.50%的股权。以上,可见瀚叶股份业务多元化转型的力度之大。

图表4:2017年以来股权投资与出售事件


量子云:粉丝单价暴涨or流量变现强劲,价值待认定

量子云科技成立于2014年,专注家庭消费领域的媒介运营、广告代理和相关自媒体孵化。量子云通过微信电子贺卡——“卡娃微卡”的主打功能——起家,目前旗下已拥有981个微信公众号,与2亿+家庭消费粉丝联运规模。


借助“卡娃微卡”等前期大号的传播助力,量子云开始规模化发展,并孵化出家族式联盟的IP矩阵,成为一家依托“微信生态圈”,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流量聚集、运营及变现的新媒体公司。


在公众号百强榜单中,量子云旗下的“卡娃微卡”长期排名前十,目前粉丝数量超过1700万;2018年4月18日,卡娃微卡还荣获微播易“年度生活方式自媒体”奖。在时尚版块,“卡妞微秀”粉丝数量超500万;在生活、文化板块,“有品生活”、“时光漫漫”分别拥有超过170万、145万的粉丝数量。

图表5:量子云布局简况及大号粉丝人数


2016年10月前后,量子云旗下拥有151个公众号、1.5亿个粉丝,按照当时3亿元的估值计算,平均每个粉丝身价为2元。到2018年4月,量子云旗下拥有981个公众号、2.4亿个分丝,按照采用动态市盈率估值后的38亿元计算,平均每个粉丝身价达到了15.8元,较两年前的身价涨了近7倍。而作为内容生产的核心动力,量子云的编辑人数由2016年的16个增至2017年的50个,这50个编辑撑起38亿元收购价——人均7600万元,合理性还有待考证。

图表6:量子云估值变化


资料显示,量子云2016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亿元、2.35亿元;粉丝人数分别为1.5亿人、2.4亿人;利润分别为0.97亿元、1.53亿元。


量子云预估基准日的账面净资产为1.3亿元,预估值约为38亿元,较其净资产账面值(合并口径)增值36.7亿元,预估增值率2818.96%。与此对应,标的2018-2022年的预测净利润分别为2.66亿元、4.13亿元、5.19亿元、6.01亿元和6.59亿元。而按照目前的净利率计算,2018年至2022年,量子云对应的营业收入应在4.08亿元、6.33亿元、7.95亿元、9.21亿元、10.1亿元;对应的粉丝量需分别达到4.05亿人、6.14亿人、7.64亿人、8.8亿人、9.63亿人才能完成对应的业绩。

图表7:2016-2022年量子云营收、净利润与粉丝量及预估(单位:亿元,亿人,倍)


从2017年到2018年各项指标要实现1.7倍的跨越、随后各项指标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要达到30%以上,让人对量子云的盈利模式产生“幻想和忧虑”。

目前而言,微信公众号盈利的方式和渠道主要有:

1、自营广告,为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运行;

2、电商进行游戏产品与其他商品销售;

3、腾讯的广告返利。

而量子云公开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点:

1.移动互联网推广,也就是在旗下公众号发布推广文案;

2.腾讯社交广告,包括流量主和互选广告。

目前,量子云合作方布及电商购物平台、汽车、快餐、珠宝、护肤等品牌,大致可以覆盖各消费层的受众群体和广告主。近期,量子云也开始着手进行品牌升级,开启了IP版权开发、内容付费、短视频、内容孵化计划等等领域的布局。

图表:8:量子云科技合作方


瀚叶股份收购量子云是其泛娱乐发展战略的又一次延伸,为瀚叶股份现有的影视、游戏业务打开了宣发的渠道,但参照此前的公众号收购案例,量子云的运营和盈利也受制于风险。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汇总,资本对公众号投资和参股的局面早已开始。2015年12月,美盛文化对微媒互动投资6000万元,持有微媒互动15%的股权,以其3000万粉丝估算,每个粉丝价值超过13元;2017年9月,拉芳家化出资1.1亿元参股百宝信息,持有该公司20%股权。

图表9:资本与微信公众号的结盟/收购的重要事件


但是,在上市公司的资本介入之下,这些微信公众号的业绩并没有飞跃。2016年,微媒互动营收为8759.72万元,净利润为1742.98万元;2017年微媒互动营收为9062.87万元,净利润为937.38万元。


百宝信息的运营模式,是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撰写文章低成本聚拢精准粉丝、向粉丝提供优质服务提升粘度,并依托粉丝群体的转化率实现婴幼儿用品、女性用品的规模化销售。2016年,百宝信息营收1.06亿元,净利润75.26万元;但被收购之后,2017年全年,百宝信息营收降至5104.75万元,净利润下降到59.75万元。


量子云主要依托微信社交平台开展业务,所运营的自媒体矩阵的价值容易受到微信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的影响。若未来出现新的社交平台超越并取代微信社交平台的主流地位,则量子云现有自媒体矩阵的商业价值将大打折扣,而其现有商业模式能否顺利延续至新平台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对比微媒互动和百宝信息被收购之后的业绩情况,量子云对营收、净利和粉丝人数的预估显然过于乐观;其是否值得38亿元,还有待市场认定。

图表10:微媒互动、百宝信息与量子云科技业绩预估对比


前瞻经济学人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张弩认为:

原名升华拜克的瀚叶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作价38亿元,收购深圳量子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量子云)100%股权。量子云主要运营微信公众号,旗下运营了981个公众号,累计粉丝2.4亿人。可以估算出来每个公众号价值387万元,而一个粉丝价值约15.83元。

一个公众号或一个粉丝的价值能有多少,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有些所谓专家只有40个粉丝但仍能被作为领域权威被媒体引用,也有网红papi酱一人就估值过亿。公众号和粉丝的估值这里面到底有多大水分,不能单单从一个阅读量和粉丝数来检验,而要看这个公众号文章在细分行业实际的影响力。

不过,资本市场从来都不乏讲故事的人和精彩的故事,但随着类似的故事说多了,自然信的人也就少了。上市公司传统业务业绩承压,谋求转型是合情合理,不过究竟是概念炒作还是真抓实干,亦或是做成的概率大小都需要细细检验。

瀚叶股份收购深圳量子云科技有限公司,量子云运营的公众号在2016年9月至11月的估值中,粉丝单价为2元,而今18个月过后却达到了15.83元。要知道最近2年公众号的整体获粉难度逐渐加大,并且平均单个公众号文章的浏览量也逐渐下降,而量子云运营的公众号却能逆势高速增长,确实是一件让人惊讶的事情。

公告显示,量子云旗下目前共有981个微信公众号,涵盖情感、生活、时尚、亲子、文化、旅游、体娱等领域,粉丝累积超过2.4亿。编辑部门的人数在2016年为16人,2017年也仅有50人。近一千个公众号,不到一百人运营,每个公众号每天推送仅原创文章就有1~2篇。如果真是如此,先不说文章影响力,仅说产出效率,这样的内容生产团队也是在业内少见。


每日经济新闻


A股上市公司高溢价并购比比皆是。

先来看一个例子吧,精功科技(002006)收购盘古数据。

2016年3月21日一文【震惊!一家0收入、成立四年一直亏损的企业,为何能以52.5亿高价卖给上市公司?】发出。

这个发出收购邀约的就是精功科技(002006),而被收购的就是盘古数据。

2016年3月17日,停牌超过3个月的精功科技(002006)发布了一则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宣布拟通过支付现金+股份的方式,收购深圳市盘古数据有限公司(下称“盘古数据”)的100%股权,交易总价52.5亿元;同时,为此收购定向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28亿元。

可以看到盘古数据2014-2016年前两月营业收入全部为0,净利润全部在亏损。

不必擦眼睛了,你没看错,这就是真实案例。

当然了,收购最终失败了,目前精功科技(002006)的市值才31.9亿元,还没有收购别人的报价高。

但是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成功了呢?

如果成功了,那么盘古数据的6.7亿元净资产将加入上市公司,估值52.5亿也将反映上市公司的市值上面。那么现在精功科技的市值就可能是>52.5+31.9亿元=84.4亿。

而精功科技需要付出的仅仅是52.5亿-28亿(发行股份配套资金)=24.5亿的现金。

上市公司股价涨起来了,谁最受益?毫无疑问是大股东!

大股东虽然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是股份数量是不变的,此时股价上涨,自己的财富也就上涨了。此时再减持套现。。。

有忽悠式重组的嫌疑

他真正的目的不是重组,不是为了上市公司能更好的发展(当然可以的话更好),真正的目的是掩护大股东减持套现。

就拿这个38亿买981个公众号来说吧

瀚叶股份是这次的收购方,瀚叶股份是做什么的呢?瀚叶股份曾用名“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卖兽药的。这是他的主业,2015年开始转型做文化产业,也就是游戏,娱乐影视等。但是至今,瀚叶股份的主营业务其实还是兽药。

可以看到,他的营收组成中,工业制造依然占80%,其次就是游戏。而娱乐影视等才占1.12%,几乎可以忽略。

可以说,瀚叶股份并购的标的与他的现有业务差距太大,也就是跨界并购。他有什么能力能运营好这些公众号?公众号上面卖兽药、推广游戏???

再看量子云这个收购标的本身。

量子云2016年营收1.32亿元,净利润8713.21万元;2017年营收2.35亿元,净利润为1.53亿元。收购标的看起来还是挺靠谱的,净利润率都达到65%以上了。问题就在于值不值这个价?1.53亿元的净利润,38亿元收购价?

其实这个收购,成了是好事,做大好减持;不成也会刺激股价,大股东再择机套现。算盘打得好啊!


GRIDMAN



贵不贵先不说,就说这笔天价并购交易已然惊动了上交所,上交所也不客气,发函询问针针见血。这个重组,会不会凉凉?

38亿买981个公众号,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我们再给他算算账,扒一扒,发现好些地方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天价交易天价粉,里面有没有僵尸粉?

据说,被收购的深圳量子云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981个微信公众号,共计有粉丝2.4亿,按照全国14亿人口来计算,差不多每不到6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它们粉丝。我家族里上百号人,问了一下,怎么就没有一个是他们的粉丝呢?

由于微信是个封闭系统,还真不好拿着他的真实数据颠来复去的可以研究,所以啊,这里面有多少僵尸粉,你根本无从知晓。

根据公开的账号情况来看,这些微信号很多做的都还是同一内容,比如做音乐相册类的相同内容的账号就近20个,这样来看,这里面的粉丝重叠的几率就相当大,所谓的2.4亿就要打个折扣。


即便以2.4亿来算,每个粉丝的收购价格就在16元左右,除掉重叠的这个价格就会更高。

看到这么大单的收购微信公众号案,自然把上交所惊动了。上交所的询问函里就问到,有人说这981个公众号中粉丝数最多(1566万粉丝)的“卡娃微卡”,内容低俗、标题党嫌疑,有没有违法违规记录,会不会被封号、能不能持续运营?

另外,981个微信公众号仅仅才50个编辑人员在运营,这是怎么做到的?内容是怎么产生的?这么多内容应该有多少员工来匹配?这些都要给出详细的数据吧。

微信公众号本来就是个新鲜的事物,上市公司收购,就应该把收购对象的详细情况公布出来,让监管部门了解情况的同时,也让股民有足够的知情权,然后才能对公司的股价作出正确的判断。

在微信公众号走下坡路的时候,如何逆流而上?

不可否认,微信公众号在今日头条等平台的竞争下,前景日趋暗淡。很多公众号都经营不善,吸引力下降很快。

而量子云却逆势而上,2016年净利润在8713.21亿元,2017年达到1.53亿元,而在重组中提出了2018-2022的净利润预计为2.66亿元、4.13亿元、5.19亿元、6.01亿元和6.59亿元。

这么漂亮的数据,写出来容易,怎么做到?

如果真的那么好,为什么量子云原来的创始人在今年的4月份就退出了?当时的估值才20亿,一个月过去了,瀚叶股份出了38亿元来收购,一个月涨价18个亿,差不多一倍,这个是什么神逻辑?

这么高的溢价收购,量子云的981个微信公众号的盈利模式究竟是什么?以什么方式赚钱?我们都很想知道,说出来让大家学习一下也好吧。

上交所也不是吃素的,下的问询函也是针针见血,直指要害,忽悠式重组就不要搞了,股民现在也越来越不好骗了。


布谷公社


下坡路上的公众号,卖了天价,是谁又在考验股民的智商。

这家公司叫瀚叶股份。看看它的股价就知道这笔交易怎么回事了。



从2017年10月至11月,短短一个月时间,瀚叶股份股价从5.7跌到4.5,跌幅超过20%,只能选择停牌。瀚叶股份卖农药起家,由于传统业务长期低迷,开始着手转型,此前收购过游戏公司,不过资本市场不买账,这次又瞄上了新媒体,放出大招,果然搞了个大头条。

瀚叶股份并购的量子云,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撑起天价估值? 公告显示,量子云运营了981个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合计2.4亿(不考虑去重)。最大的账号卡娃微卡,粉丝数超1500万。


不过,仔细看下这些公众号,不但名称,而且内容,同质化严重。想必粉丝也会大量重叠。本来公众号的关注度就在不断降温,微信营销平台侯斯特的数据显示,公众号2017年12月、2018年1月、2月的图文打开率分别为3.04%、2.27%、2.07%。这些同质化的公众号,不知真实打开率能有多少,而且这些“相册”、“音乐”最容易受到短视频的冲击,前途难料。奇怪的是,量子云此前,一个粉丝卖12元,现在一个粉丝反而逆势卖了16元,真是遇到土财主了。

瀚叶股份并不是第一家收购公众号的上市公司。2017年9月,拉芳家化出资1.1亿元获得百宝信息20%股权,百宝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文章,依托粉丝经济规模化销售女性用品。 2016年,百宝信息营收1.06亿元,净利润75.26万元;收购后,2017年营收5104.75万元,净利润59.75万元。

量子云,是不是下一个百宝信息?炒股不易,别再折腾我们买单了。

…………………………………………………


史晨昱


对于吃瓜群众们来说,38亿买981个微信公众号显然贵的离谱了。当年papi酱的估值最多也不过一两个亿,里面还有水分。

当然贵不贵还是要买主来说话,只要买主觉得合适,那么多少钱都是不贵的。

再说了,买主花的也不会是自己的钱,而是通过一系列腾挪运作,从资本市场融来的资金。而最终买单的,还得是股价大涨后跟风入场的股民。

被收购的量子云编辑部门人数仅50人
最近两年未经审计的年报显示,量子云2016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亿元、2.3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713.21万元、1.53亿元。

按当前的盈利水平来说,38亿元显然是贵了,以2017年的盈利起码要25年才能收回成本。而互联网行业的利润,是不稳定的……

乐视当年,大手笔展开业务,视频、手机、体育、汽车、影视、电视,花团锦簇,负债累累,最后一地鸡毛。

资本市场,需要会讲故事。但是能讲好是一回事,讲好了最后能赚到钱才是真本事。

欠债不要紧,能还上才是真男人。

但是像史玉柱那样出现巨额亏损,回头还能东山再起还上债务的,实在太少了。

如今公众号普遍在走下坡路,除了一些提供服务的企业号前景更为光明外,公司或者个人运营的公众号打开率已经越来越低。

空有粉丝,未必有足够的阅读量,相应的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最后,到底值不值,最多三五年也就知道了,现在说多了没用。

如果您认可我的观点,敬请点赞或评论让我知道,我能看到你的ID。


财智成功


本人三年多前开始运营微信公众号,曾有一度以为创业就要成功了,几个合作伙伴是老媒体人,能提供原创的内容,又有可报道的资源优势,点击量也不错。但最终,我们还是退败下来。

然后我开始运作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去年10月我也停止更新了,因为点击太低了,才几百个点击,如果不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数据更寒心。想着现在悟空问答一个回答,动不动几万点击,有的超过300万点击,在新浪微博发一篇,有时能超过800万的点击。

做微信公众号,我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信心了,它没办法倒流呀。


回到问题本身,原名升华拜克的瀚叶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作价38亿元,收购量子云100%股权。量子云主要运营微信公众号,旗下运营有981个公众号。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买,因为量子云累计的粉丝2.4亿,这好讲故事呗。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卖?

我个人认为,正是因为微信公众号不好运作了,独立发展遇到难以突破的问题了,才要卖掉吧,相当于创始团队的微信运营能力得到了变现。

按照二八法则,900多个微信公众号,我相信真正值钱的是靠前的那几个公众号。


有人计算:单个公众号估值387万元,一个粉丝价值约15.83元。那只能当做玩笑看,那样看问题是极其有误导性,有危险性的。

与其说收购的是微信公众号具体数字,还不如说收购的是互联网营销渠道的能力。

量子云靠“卡娃微卡”的微信电子贺卡功能起家,其“卡娃微卡”公众号粉丝超过1600万。借助“卡娃微卡”这一母体,量子云开始规模化发展,扩张到近千个公众号。

瀚叶股份目前还属于停牌阶段,收购微信公众号的举措是否能得到市场认可,要看它复牌之后的表现。

我想,如果把这个当做噱头做宣传的话,估计要适得其反了。

微信公众号离我们越来越远,一两年功夫好似那么遥远、那么悠久。


财经作家邱恒明


致力于知识改变金融观,资深私募基金客户经理为您解答,回答满意请点赞,关注

互联网新时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就是得流量者得天下,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我们的头条、抖音、悟空等,如何在客户有限的时间内,占用他们更多的时间进行使用平台,就是客户流量的争夺(不是手机流量,是客户使用APP平台的时间和数量)。那么作为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平台之一公众号(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各类视频平台等等,其他规模都不多,不多说了),如果运营能力好,视觉效果好,固定客户多,并且可以精准营销,那么这种平台其实无可估量的价值。

而此次收购的公司叫量子云,工商信息查询为提供互联网服务、设计等业务的企业,它提供公众号的维护,而做过公众号的人都知道,公众号是有托管维护的,所以,它名下管理运营的公众号应该很多的操作权都在量子云名下,那么,针对流量的精准处理和管理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这类公司其实是非常值钱的。

所以,最终可以看出,文前的话,得流量者得天下,吸引客户的能力和潜力,就是资本追逐的重要目标!

很多固定收益类私募基金欢迎私信了解。


张小帅说理财


大家好,我是一名乐观的保守派股票交易员。我乐观地认为上市公司都有为股东赚钱的本意和能力,但是世事难测,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能够全心全意的为股东带来收益,每年都有一些上市公司在莫名其妙的亏钱。


翻看这些上市公司亏损的原因,除了少数强周期行业上市公司由于客观原因被迫亏损之外,其它都是来自于主营业务停滞不前,不务正业胡乱扩张业务,导致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言归正传,瀚叶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豪掷38亿元收购从事公众号运营等业务的量子云100%股权。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量子云公司主要运营微信公众号,旗下运营有981个公众号,累计粉丝2.4亿。


公告一出,股民对收购方案感到好奇。好奇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总价值38亿元的收购方案含金量如何?贵不贵?


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粉丝的价值确实存在,而且在于某些善于运作的公司来说,粉丝的价值不容小觑。特别是在文娱业、游戏业等以眼球经济为主的行业来说,粉丝意味着流量,流量就是金钱。


粉丝有价值毫无疑问,但是粉丝的价值要用什么标准评估才正确呢?在微博上可是已经出现了有上亿粉丝的明星,难道这个明星的微博账号价值10多亿元?


第二个疑问是跨行业收购后新公司的前景如何?


被收购方愿意接受交易的原因不外是高溢价或者业务竞争压力太大。如果是高溢价的原因,就当买一件奢侈品和一个成长前景。但如果是由于业务竞争压力太大,那么在原来创始人已经信心不足的风险下,新的管理团队能够做的更好吗?


面对质疑,瀚叶股份董事长表示:“其实我是个谨慎的人,所以只选择风险相对可控的情况下去试错。


嗯,一般股民在炒股的时候也是从试错开始,但以什么结束却是由老天爷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