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你再愛孩子,也得讓他承受人生的這5種苦!”

真正的愛孩子,不是把他放在蜜罐裡。讓他適當地吃苦,孩子才能經歷住漫漫人生的風雨。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五種苦。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分離的苦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所以她的孩子在入園第二週的時候就適應了幼兒園生活,開啟了瘋玩模式。

當孩子用稚嫩的小手向你揮手告別,微笑地說出“媽媽,再見”時,你就知道,孩子實現了他自己人生的一次飛躍。

就像《李宮俊的詩》裡所說的那樣:所有的分離,都會留下一個人的背影,總有人會願意成為目送背影的那個人。

而“那個人”裡一定有父母。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讀書的苦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批評的苦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雖然批評,會讓你傷心羞愧,但它會讓你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柴靜說:“批評你不可怕,對你失望才可怕” 那就勇於接受批評,對得起老師的教誨,對得起父母的期待。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失敗的苦

成長的路上,風波不停,失敗不斷。減肥失敗、告白失敗、考試失敗、創業失敗.....

你會發現,失敗是人生常態,而且失敗總在成功之前發生。

但是,身處象牙塔裡面的孩子,偶爾失敗一次,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失敗,就會身受打擊,其實吃得起失敗的苦,才能嘗得到成功的甜。

《當幸福來敲門》這個電影裡,男主工作不順,窮困潦倒,妻子受不了壓力離開了他,他和五歲兒子相依為命。

因為房租拖欠太久被房東趕了出去,無處可去,只能躲在地鐵站的公共廁所裡過夜,甚至靠賣血為生。

這種痛苦,外人難以想象,但他一直堅持不懈地探索自己的未來,不能倒下也不敢倒下,電影的最後,落魄老爸終於應聘成功,這一刻,幸福終於來臨。

而且這個電影取材於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當今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

電影裡有句臺詞讓人記憶深刻:“當你認為最困難的時候,其實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時候。”

失敗過後,你需要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失敗了,而是你對失敗是否甘心。

不甘心那就爬起來繼續奔跑,將失敗的苦澀拋之腦後,繼續咬牙堅持夢想。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你再爱孩子,也得让他承受人生的这5种苦!”

教養的苦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標籤。

但是小孩子也要懂得自由和規則,沒有規則,那自由也沒有意義。

這個需要父母以身作則,並且需要不斷的提醒和引導才行。

例如:

公共場合要剋制自己不要大聲喧譁,懂得尊重別人;

到別人家做客,不亂翻別人的東西,如果想玩,需要徵得別人的同意;

看到別的孩子在玩滑滑梯,你也想玩,那在別人玩好之前請耐心等待。

前幾天的一個新聞,一個七八歲男童在地鐵上搶奪陌生乘客的蛋卷。

“你給我,我要吃”孩子一邊重複這句話,一邊搶奪塑料袋。

他的父母不但沒有制止,還對孩子說“吃完了再要”。

網友將視頻發到了網上,引來無數跟帖,發現這個小男孩經常在地鐵站裡問陌生人索要東西甚至多次出現了爭搶的行為。

我們難以想象男孩的父母到底秉持著什麼樣的教育心態,才會讓孩子這麼肆無忌憚的搶別人東西,不顧他人的想法就隨心所欲,實在是一件讓人寒心和氣憤的事情。

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

對於孩子來說,窮養、富養都比不過教養。

與孩子一起共勉。

課程|資訊|美文|推廣|廣告

教育文化類領先品牌

商務合作長按識別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