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日本老人從不“養兒防老”,為何晚年生活卻令人羨慕?

睡杲杲_


說到日本,不得不說它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在世界地圖上那個小小的一塊,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神奇力量。日本擁有發達的經濟,先進的科學技術,這些條件就決定了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和我們不一樣。

在很多國家,就拿我們自己國家來說,很多人生兒養兒的目的都是為了防老,為了晚年生活能得到保障。在中國,如果把老年人送到敬老院是會被人指責說不孝的。但是在日本,日本的老人從來不“養兒防老”,他們晚年仍可以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歸功於日本的養老制度。日本有完善的養老制度,老年人的生活完全能夠得到很好的保障。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選擇只生一個孩子甚至丁克,這就導致日本的老齡化嚴重。在這樣的環境下,日本政府不斷完善養老制度,完善各項基礎設施。政府大力扶持各項與老年人相關的事業,加大科學技術研究力度,於是出現了各項機器人如餵飯機器人,洗衣機器人等能夠照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在日本,即使是空巢老人的生活也能得到保障,能夠享受著政府養老的優待。在中國,傳統觀點都認為養老院是個極其不好的地方;但是在日本,養老院確實老人聚居的地方,他們在這裡能夠找到快樂,是很多老年人的歡樂天堂。隨著中國老齡化現象的到來,我相信,在政府的努力下,總有一天,中國老年人也能過著令人羨慕的晚年生活。


澳華視界


我們的老人本也可以不用養兒防老的,現在的父母年輕時打拼,多少有點積蓄。但兒子結婚要給他買房子、車子、高額彩禮,農村的更狠,要第一次見面紅包、然後過年紅包、改口費、結婚三金費、婚禮費、月子紅包、滿月酒等等,男方家長的錢被折騰得無幾,還得背上債務。接著公婆要幫帶孩子,以不帶不給養老相威脅,孩子上學了,然後女人便認為最好不與公婆來往了,說老人沒有撫養過媳婦,媳婦沒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這就是當今農村生兒子家庭的現狀。



微風拂麥浪


一個人死在家裡,發臭了才被人發現,令人羨慕哈?

日本每年有超過3萬老人獨自死在居所,無人問津,等到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成了一堆骸骨。

日本最嚴重的就是少子化和老齡化,空巢老人比例是全世界第一。

在日本,房產中介是不敢租房子給上了年紀的獨身老人的。因為如果哪一天老人突然死在屋子裡沒人管,這間屋子以後就很難再租出去了。

日本老人的晚年生活是怎樣的?

有的人不服老還在努力工作,因為不努力工作房租怎麼辦?吃飯都成問題……不要以為日本老人老了還工作是愛崗敬業,只要有辦法誰還七老八十上班啊?退休不好嗎?

那些閒在家裡的老人,要麼就在家裡悶著,要麼參加一些社區活動,和中國老人差不多。

但,這些所謂“令人羨慕的日本老人的晚年生活”只屬於那些正常退休或者還有穩定收入來源的中產之家。

而一些孤獨死的老人,一般都是喪偶,或者子女先自己而去。有的是因為破產或者債務堆積失去了經濟來源和住房,沒辦法而去租房。

日本雖然有救濟金,也有專門對老人的救助。但奇葩的是這份救濟金要老人有固定住所才能領取,但需要這份救濟金的老人往往沒有固定住所。你說搞笑不搞笑?

這種奇葩規定導致那些流落街頭的老人沒辦法領取救濟,只能繼續流落街頭。

在日本,能看到有的老人為了給自己養老而故意犯罪進監獄的新聞。

為什麼?因為在外面已經活不下去了,只好犯罪,讓“國家來養老”,簡直就是黑色幽默。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其實不只是日本老人從不"養兒防老\

登錄法國


不覺得有什麼可羨慕的。

在此推薦一部日本綜藝《住宅改造王》,這是一檔老房改造節目,從中你可以看到整個日本大部分養老的現狀,拋開個別比較富裕的家庭,大多數平民家庭的養老現狀不容樂觀。

有一部分老人採取了獨居模式,這樣的老人跟子女分開過,像中國很多家庭一樣,只在一些節假日時,才跟子女團聚,吃頓飯,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生活,如果條件稍差些的,去女兒家洗個澡都覺得很丟臉,好像這樣的行為是在給子女找麻煩,日本人對這種行為似乎也極其忌諱。

這樣導致的情況,就是一旦發生突發疾病,獨居老人往往無法得到及時救助,於是日本興起了這樣的行業,每當接到報告,有獨居老人死在家中時,會有人前往處理屍體,把房屋恢復如初,但是現場的狀況大多慘不忍睹。

也有一部分老人選擇搬離大都市,到生活成本更低的小城市去,多半是回到自己的老家,或是姐妹,或是兄妹,或是幾個相處不錯的老友,一起湊錢,把房子整修一下後住進去,互相照應,支撐起晚年的生活。

還有的人直到80多歲的高齡,仍然在繼續工作,從節目中的採訪得知,日本人對於國家的養老金制度嚴重缺乏信心,因此趁著身體健康,要努力工作,為養老存下儘可能多的積蓄,以防萬一。

也有一部分是由子女照顧,但是這樣的家庭負擔是非常重的,經濟壓力很大,即便在鏡頭前,也很難看到家人能有笑容,強裝出來的從容讓人看著心酸。

還有一部分的確是進了養老院,可是養老院的現狀跟中國的養老院現狀差不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新聞頻繁爆出一些很糟糕的報道,老人在養老院的待遇天差地別。

養老是個全世界性的大難題,真心希望我們國家能夠吸取別國的教訓,儘快把養老制度建立的更加完善,防止類似的悲劇重複發生。


視清


“養兒防老”,如果只是從物質支持的層面講,是一個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的反映。因為在福利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的社會里,養老早已經不是家庭層面的事,而是社會發展層面和社保體系層面的事。中國人傳統意識裡的“養兒防老”,也正是因為除了依賴家庭和後代,沒有足以依賴的養老體系。

但要說日本老人晚年生活讓人羨慕的一面,就未必那麼絕對了。確實,由於憂患意識比較強烈,日本早早對老年化社會的到來進行了比較充分的準備,“老有所依”基本上不成為老人所擔心的。

不過,涵叔也曾和日本老人以及年輕人聊過養老的問題,他們反倒也有羨慕中國這種“養兒防老”的一面。在他們看來,即便社保體系比較健全,但老年人所期待的享受天倫之樂的情感依託,是非自己的兒女和家庭所不能替代的。人到老年時,還是能希望多有機會和兒女拉拉家常,多團聚的。在這一點上,也不僅是日本,發達國家的老人和子女的關係都比較疏離一點。當然,好處是,隔代間的糾紛要少很多。

情感的歸情感,物力的歸物力,可能未來比較理想的養老社會狀態是,社保體系做好社保體系的事,但兒女對父母長輩的孝心和敬愛也不會由此而變得疏離。


涵一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也是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作為和我國有著相近歷史傳統文化的東方國家,日本老人卻從來不養兒防老,但是他們的晚年生活卻令人羨慕,他們也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之一。那麼是什麼原因使他們從不需要養兒防老,還能安享晚年呢?

日本借鑑了西方的福利制度,並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為老人養老塑造了三道“保護屏障”。那麼讓我們來看看都是哪三道保護屏障呢?

國民年金

國民年金相當於我國的退休工資,也就是西方所說的養老金。這也是一種社會保險,政府要求20歲以上60歲以下的人必須購買。然後等到65歲以後就可以領取這筆養老金了。國民年金的發放,是對老年基本生活的一種經濟保障,也是老有所養的物質經濟基礎。加上日本老人一般勤儉持家,多有積蓄,所以日本老人在老年生活的經濟方面,基本上是可以得到比較可靠的保障的。

醫療保險

和我們國家的醫療保險類似,除了基本的醫療保險之外,也會有一些商業的醫療保險。在發生疾病需要就醫的時候,60歲以下的病人只用承擔30%的治療費用。而6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得到減免。所以醫療保險的健全和醫療福利制度的完善,使得他們患病無憂。那麼很多老人行動不便,或由於慢性病生活受到影響怎麼辦?

老年護理

日本在上個世紀90年代由政府推出了介護保險,介護就是我們中國的看護護理的意思,這個也是法律規定的一個強制保險,要求國民,年滿40歲必須購買。那麼這個介護保險,它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呢?他就是說你加入了這個保險之後,當你在年老需要護理人員上門照顧或住進養老院,你都只需擔負10%的費用即可。

這三道保護屏障,從老有所養的經濟物質基礎的保障,病患的醫療費用保障,還有老年護理的保障,基本上保證了老年人可以做到逸養天年,老有所依。所以就不難理解他們為什麼不需要養兒防老了。



拍易


相比而言,日本由於社會經濟水平發展較高,福利制度比較完善,早已過了養兒防老的年代,與大多發達國家一樣,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使得每一位老人都能夠老有所依,而不是一味地生孩子,靠生娃來防老。



實際上,中國人一向沒有自己存錢養老的習慣,大多數人眼中,養幾個孩子,一人供一口飯,就可以滿足自己的吃穿用度。其實這跟現代女性日漸獨立是一個道理。女性越來越不需要依附於男性,經濟獨立的女性比比皆是,社會也更趨向於男女平等。

中國的孝道文化使得養兒防老成了約定成俗的習慣,而日本卻沒有這樣的擔心,大概是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太大了吧!


柳下惠


說到日本人的網絡從事業,確實讓人覺得非常有意思,並且能從中學到很多養老服務技術。

日本政府為建設社會養老體系,在1989年開始實施社會養老《黃金計劃》,隨後又開始實施《新黃金計劃》,並且在2000年開始實施“介乎保險制度”,並於2006年正式實施在“介乎保險制度”基礎上作了修改的《介乎保險法》。日本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在探索社會化養老體系建設中形成了有效的政策法規、運行管理機制、服務標準和服務隊伍專業化的經驗。

1,日本重視居家養老支援體系的建設日本在探索養老服務體系的道路上有過曲折,曾經為了完成《黃金計劃》中養老床位的建設目標而片面地去實現每千人多少床位的建設目標,可是後來在房地產泡沫破裂後,這些大規模的養老機構並不受老齡者的喜愛。雖然傳統的家庭結構已經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改變,但是孝順父母仍是東亞最核心的價值觀念,家庭仍然是養老的主要場所。因此,在走過彎路之後,日本就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心轉移到構建地區養老支援中心,全力支援居家養老,即通過建立養老服務保險制度(介乎保險制度)為老人的居家養老提供“公共的服務支援”。通常為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支援的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家訪護理員登門為老人提供日常的照料與護理,可以減輕家屬照料與護理老人的負擔;二是擁有專業資格的康復技師為老年人提供“自理支援型護理”,即提高自理能力的支援,同時也防止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

日本政府還設置了“日託設施”等介於醫院和養老機構的具有醫療和養老功能的設施,也便於不同的老年人自主選擇不同的養老服務。

2,日本養老服務的主要內容與標準化日本養老介護服務可分為居家養老介護服務和機構養老介護服務以及地區親密型養老介護服務,其中居家養老介護服務特別受重視。經過1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日本的介護養老服務已經建立了有效的運營機制,根據不同人群選擇不同的服務內容,並且完全實現了社會養老服務的標準化。

a,日本養老服務的內容。

1,居家養老介護服務主要包括:家訪介護服務;家訪洗浴介護及護理服務;家訪康復保健服務;養老用具設備租賃服務;住房無障礙裝修報銷以及日託服務;日間康復服務、短期託老介護及康復服務。

2,機構養老介護服務一是為身體或者精神上有顯著的障礙,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隨時需要照料而無法居家養老,並且經過介護認定的高齡者提供的養老服務;二是不必住院且病情穩定但需要接受康復、醫療看護與照料的高齡者的養老服務;三是專門為需要長期療養和看護的高齡者提供的服務。

3,地區親密型介護服務主要是針對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以及患有痴呆的老人,使他們最大可能的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中繼續生活下去,而為此提供的養老服務。

b,日本養老服務的標準隨著日本介護保險制度的實施,日本創新開發了稱為“看護管理”的科學手法。主要是為了全面客觀地掌握高齡者的身心狀況,評估高齡者對養老服務的需求,為高齡者指定養老服務計劃,並監督計劃的實施。“看護管理”必須經過一個完整的過程,它是與介護保險制度相匹配的一項標準化的管理手段。日本根據老人需要介護的服務度來分為等級,以此來確定老人需要哪些服務,以居家養老介護服務為例,共分為7個等級。並且規定員工按照其標準化程序操作服務。

3,日本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人力資源戰略一方面日本穩定養老服務行業員工隊伍最主要的一個手段就是建立完整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制度,從根本上改變養老服務行業“髒、亂、差”、社會地位低下的狀況。日本在介護服務專業人才體系中,分為5個等級,每個等級必須要經過國家或地區考試,並取得相應的國家資格認證。經過近30年的實踐與探索,日本已經建成了一個行之有效的社會養老介護的專業人才制度體系和與之相應的教育培訓、資格認證體系。另一方面日本政府採取了相應措施來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養老服務行業上來,比如提高工資福利待遇,改善勞動環境,完善員工的培訓制度,促進多樣化人才的積極參與。


我國目前參照日本的模式正在建立日照中心等模式,


慕容曉春


任何事情有正反兩面,你覺得怎麼好就是好的。不過我個人覺得還是中國式贍養老人好,看頭條的基本上都是年輕人多,瞭解上了年紀的老人心裡的苦嗎。(幾年前爺爺突然不跟朋友超麻將了,跟爺爺聊天的時候爺爺流著淚說:“孩子,一桌麻將友上個月走了兩個,一想到他們火化的場面,殯儀館送他們都不敢去,爺爺真怕啊!現在已經是四代同堂,舅舅和你們家庭都和和睦睦,一個個都這麼孝順,爺爺還想看到你女兒結婚呢,這段時間你奶奶經常去平安寺,奶奶一走我心裡就空落落的,就胡思亂想,奶奶路上平不平安,自己一個人在家萬一心臟或身體出點狀況咋辦。”我也流淚了)。其實我們人來這個世界走一輪迴,就是把自己的基因傳承下來,看到下一代過得比我們好,然後跟子孫重複吹噓自己年輕時候的瑣事,想想自己到了爺爺那個年紀的場景,我也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