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每次看到陈小醉,孟烦了的心都会疼。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张立宪会心疼,虞师那一班大男孩都会心疼,观众也会心疼。陈小醉那清澈的眸子,如耀眼的镜子,让所有有良知的男人都无法直面。

《我的团长我的团》不是一部抗日杀敌,保家卫国为题材的良心剧吗?一个师的热血男儿,为什么保护不了一个善良美丽的弱女子陈小醉呢?妻小在后方饱受蹂躏,抗日将士喋血南天门还有什么意义?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现实令人窒息。孟烦了张立宪他们用生命所捍卫的禅达城,并不是一个乐园,而是一个龌龊肮脏的地方。那里有一群猥琐的男人,在对抗日寇的时候麻木无能,在侵犯弱者陈小醉的时候就变得孔武有力。

那是另外一个悲伤的故事,在孟烦了还没有认识陈小醉之前就开始了。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四川并没有沦陷,陈小醉为什么会跟着哥哥一路逃到禅达城呢?因为战争年代,大部分女子都没有自卫的能力,失去父兄丈夫的保护,女人就会成为猎物,成为许多龌龊男人案板上的菜。

陈小醉的天真浪漫,侧面说明父兄对他的宠溺;陈小醉对孟烦了一见钟情,也是因为他和哥哥一样是一个兵。在哥哥的羽翼下,陈小醉曾经有一段无忧无虑的短暂时光。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然而有担当的哥哥把陈小醉待到禅达,自己却失踪了,让可怜的陈小醉,成为一只无所依赖的小兔子。

战乱时期,这只小兔子一无所长,唯一可以让他活下去的,就是她的年轻和美色。在吃饱肚子苟活和守节二者之间,陈小醉选择了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然而谁也没有资格指责陈小醉。举国男人皆萎靡,有什么脸说一个小女子?不仅没有资格,陈小醉的经历,还足以让所有有志男人惭愧:让一个温婉善良美丽的女子沦落至斯,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禅达的臭男人,不像虞师和炮灰团的热血男儿,没有这样的道德。他们没有扶助落难同胞,而是用那些皱巴巴的钞票,从陈小醉身上买快活。你可以说他们趁人之危,但如果没有这种动物最原始的欲求,靠孟烦了那时有时无的爱,可能陈小醉早就饿死了。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我绝不是为那些卑鄙的人辩护,相反我非常憎恨他们。然而我也明白,生活从来不是靠道德就可以延续的,没有利益维系,没有人性为基,片面地挥舞道德的大棒,和杀人无异。

抗日将士所要守卫的国土,并不是一块王道乐土;抗日将士所要保护的人,并不是一群道德高尚的人。这些人在日寇面前都是怂包蛋,但和自己人斗起来,个个都有勇有谋。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虽然孟烦了说“败军不如寇,流兵即为贼”,但虞师军法严格,每一个兵头上都悬着一把剑,谁敢扰境害民,马上便会被军法从事。霸蛮如迷龙,也只敢在地主家门口耍赖皮,而不敢强占。军法约束士兵,保护着禅达的老百姓,其中也保护在陈小醉身上买快活的老百姓。

何况抗日将士们见识过战争的残酷,知道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有可能战死,如果孟烦了和张立宪都在南天门战死的话,陈小醉的日子还得继续。。。。。。直到她自己彻底麻木,学会阿Q精神胜利法,不把自己当一个受害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那群曾箪食壶浆,迎接英雄归来的禅达老百姓中,就有不少是小醉的“客人”,换一个场合,他们也敢说自己是爱国拥军的良好市民。

前一篇文章,我论述了炮灰的隐藏含义。事实上,陈小醉的悲惨遭遇,也有隐喻色彩。

陈小醉代表了中国传统女性,象征着当时饱受蹂躏的中华民族。她身上有传统中国人所有的优点:温,良,恭,俭,让,仁,义,礼,真,信。虽然这些好品质,在今天绝大部分国人的身上都很难聚齐,但曾代表着国人对“完人”的完美想象。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讽刺的是,这样的完人,出现在真实世界中,非但没有被善待,还沦落成为一个小娼,人尽可夫。正如五千年文明史之礼仪之邦,步入近代文明世界,却被列强分割凌辱。

灿烂文化,大好河山,需要有良知的人的捍卫,不能让异族蹂躏,更不能自残。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正如那四万万中国人,无法阻止国土沦丧一样。

悲哀。

《我的团长我的团》评7:一个师的男人,保护不了一个陈小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