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清朝为什么要崇佛贬道?

Aisling22


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清朝对藏传佛教十分推崇,在全国各地修建了许多的喇嘛庙,在京城更是如此,顺治时期设立的驻京喇嘛制度更是体现出对藏传佛教的重视。其实清朝尊崇佛教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为了拉拢蒙古各部,清朝前期蒙古各部的势力很强大,早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为了联合蒙古各部抗明,清朝便采取了联姻、盟誓、宗教等策略。其中宗教政策便是对佛教的重视,这也是清代能够长期控制蒙古各部的重要原因。

佛教

那么,清朝“贬道”的原因在哪呢?首先应当区分的是,清朝统治者并非一直推行限制道教的政策,而且即便是在打击道教之时,清朝宗室信道者大有人在。不过就整体而言,清代的道教还是处于“沉寂”状态的,从顺治帝开始便对道教实行既严厉打击、又有限利用的政策,此后的历任皇帝大体上遵循了这一原则,变动不是很大。清朝所以疏远道教,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明亡的教训,尤其是在清初,统治者认为明代皇帝因崇道而失国,因此汲取了这一教训,对道教避而远之。第二,道教的社会功用不强。前面已提及清朝“崇佛”的主要原因是借此控制蒙古各部,那么道教在这方面显然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在清初入主中原的过程中,道教不仅没有“参与”,而且也没有显现出反抗的力量,因此处于社会边缘化的地位,自然难以引起清朝统治者的重视。第三便是清朝尊儒的风气。清朝建立之初,各地汉人反清复明起义不断,统治者因而十分重视改善同汉人的关系,因此形成尊孔敬儒的风气来笼络大批汉族知识分子,以为己用。

顺治帝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所以清初并不重视道教,但是顺治帝并非完全排斥道教,认为道家肯定了其辅翼王化的作用,也就是要有条件地利用道教。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颁布上谕说:“儒、释、道三教并重,皆使人为善去恶,反邪归正,遵王法而免祸患。”到了康熙皇帝时期,则对道教持批判态度,康熙帝认为道教流而成弊,道教徒都是一批“无衣无食游手好闲之人”。但是在雍正帝时期,对道教又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肯定了道教的治世作用。不过总的来说,在实际的措施上,对道教的态度越来越趋于防范和约束,表现为贬斥天师地位和限制道教活动。嘉、道年间,道教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正一道等派遭到统治者的打压,势力日渐衰落。

雍正帝

有意思的是,在清朝统治者限制道教的同时,清朝宗室里却存在相当数量的一批人与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有的选择正式皈依道教,有的以道士自居,对道教信仰虔诚,有的与道士交往密切,还有的资助道观的修建。这些人通过道教获取了精神上的需要,道家提倡的清净闲适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们毕生所追求的。雍正帝为亲王时,就曾与道士有过密切的交往,还曾专门写诗赠道友。可见,尽管清朝统治者限制、打压道教,道教只是从政治舞台上推出了,但它仍渗透到宫廷的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周勇:《明后期至清嘉道间统治者对道教的打压及道教的理论攀附》,《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

周德全:《清初道教“沉寂”原因探论》,《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梅莉:《清代中晚期满族精英日常生活与道教:以顾太清、奕绘夫妇为中心》,《江汉论坛》2016年第6期。

尹志华:《清朝宗室与道教》,《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4期。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季我努学社


清朝并没有特意的贬道,崇佛倒是有的,但依然把"佛权"置于皇权之下。满清皇帝崇佛,主要是为了巩固统治,因为这种东西有利于愚民。故宫里面有喇嘛庙,就是一种需要。有一个地方,大家都知道的,这个地方的统治者是不在家的人,自称可以转世。但是这个地方的统治者的转世,也需要清朝皇帝的批准。这个地方的转世者到京城来觐见清朝的皇帝,清帝都会给予很高的礼遇,皇宫里面的喇嘛庙,就是给他看的,是一种姿态,表示我也信你的东西,咱们是一家人,作为家长,你好我也好,你不好我就对你不好,我要是不想你好,你就好不了。

尽管清朝皇帝装模作样的表演给这个地方的人看,但是私下里根本就不信那玩意儿。


(弘历:呵呵,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大忽悠。)

依据《清高宗实录》的记载,有一次,清高宗谈论那个地方的转世灵童的事情,说那根本就是极其荒谬的,世界上不会有这种事情。但是,荒谬归荒谬,连皇帝都不信那玩意,知道那根本就是假的,忽悠人的东西,但是为了需要,还得作足了表面功夫,扮演一个"我爱你,爱死你了"的角色。这也是皇帝的本职工作。皇帝是国家的中心,为了国家的需要,该你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装成什么样,你就得做什么。

清朝对道教也还是重视和尊敬的,但是更防备着道教。因为很多人会打着道教的名号,做不利于朝廷的事情。当年张角就是。后世就更多了。但即使清朝想提携道教,道教的信徒太少,即使是北宋顶峰的时期,人数也不到佛教信徒的1/20。之所以造成这方面的原因,这里不便展开叙述,以后再慢慢解说。


怀疑探索者


因为道教是中国本土的教派,是中华的派根,这是所有的外来教都不能撼动的。

清朝既然是满人争权,就不可能大力推崇道教,只是有一定的规范和扶持,当时的道教主要是正一派与全真派。因为这会危害到清朝统治。

同时为了笼络汉人,也利用道教。但是因为道教与社会密社与各种派门联系紧密,所以也对道教进行监视与防范。

。那我们看看这几个皇帝的做法。

1.顺治

要求正一道不能惑乱于民,对全真道在北京的活动进行支持。

2.康熙

认为求方药是愚蠢的,对道教例行封赏。

3.雍正

提倡三教各有千秋,也有一定的支持道教。

4.乾隆

从乾隆起,朝廷对道教的限制愈加严格。地位不断下降,组织活动发展基本停滞。限制正一教在龙虎山,降真人的品级到五品。

5.道光

下令不让正一教进京觐见。

但是清朝并不推崇佛教,而是把佛教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同时这佛教中,清朝应该是扶持的藏传佛教,而并不信仰。

康熙曾经把藏传佛教作为“国教”。但是也曾经说过“兴黄教,柔蒙藏”,所以藏传佛教只是统治工具。

只要有利于统治的方法都被封建统治者拿来用了!


APP每日精选


首先好像清朝并没有崇佛贬道的意思。

其次佛教宣扬的有关老百姓(皇帝的子民)息息相关的事,教导人积德行善、多做善事的思想符合天道,其次可能佛教是外来宗教可能曝光率更高一点,最后是清朝好几位皇帝在位期间都信仰佛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给大家一些错觉。


佛教、道教都是劝人积德行善、积累福德的,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进步有推动意义。

多积德行善,并且坚持日行一善。

积阴德于冥冥之中可改命!

(阴德就是做了好事、善事不让别人知道)


靖哥哥1996


首先,我认为清朝并没有明显的崇佛贬道的意思。如果有的话那最可能的原因也只是,佛教是舶来品,而道教是本土产物。为表明自己统治的正统性,有意扶正佛教。

其实多数时候佛教的曝光率比道教都要高,原因在于佛教是一种普世的宗教,有这大量的教义,更容易与普通百姓产生关系。而道教教义远远不如佛教的多,而且不是一种普世的宗教。


原野的风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满人入关统治汉人首先要削弱其根本,记住,是削弱不能灭杀,削弱是撼动其根基,但还要统治他们,汉人的文化思想信仰的源泉和根基就是民间对道家神明的崇信,虽然历史上佛教曾经大兴,但始终不能超越优秀的道教文明!这是其一,尊佛抑道始于侵略文化的一种手段!

其二,满人建立清朝,势必会引起周边少数民族的不满,他们的主要应对手段就是联姻,而原先那些臣服汉人的少数强大种族多数信仰藏传佛教,比如青海西藏和蒙古人等,清朝统治阶级主张佛教大兴,而相对削弱道家思想的扩张对于巩固边疆稳定发挥了极大作用。


月洒花满楼


清朝不用贬道教,道教搞迷信封閉,許多朝代皇帝信道教,結果不是服丹藥被毒死,不然就是空談誤國亡國,而佛教人物則是興國利民的多,如武則天、張居正....等,另就是抗外,如岳飛、戚繼光等都是,近代和尚參與抗日而道家則躲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