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科學坐月子”第6期:產後第五週,嚴守哺乳期用藥原則

“科學坐月子”第6期:產後第五週,嚴守哺乳期用藥原則

新媽媽的產後常見病有很多,在治療的過程中,就很可能需要用藥。但是,新媽媽在分娩後用藥卻要特別慎重。大多數藥物都能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乳汁,有的藥物可能會使新媽媽乳汁量減少,或使寶寶中毒,影響乳兒;有的則可能會損害新生寶寶的肝功能、抑制骨髓功能、抑制呼吸、引起皮疹等。

所以,如果新媽媽在哺乳期內必須用藥,那麼一定要按照醫囑服用,並且嚴格遵守以下幾條原則。

首先,新媽媽要避免應用禁用藥物,如果必須應用,則應當停止哺乳。如果新媽媽必須用藥,但服用的藥物對新生寶寶的安全性又還未得到證實,則應當暫停哺乳或改為人工餵養。

其次,新媽媽應當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慎重用藥,並且密切關注寶寶的反應。新媽媽應當選擇療效好,半衰期短的藥物,以局部或口服用藥最好,並且儘可能應用最小的有效劑量,不要隨意加大劑量。如果要使用劑量大或療程長的藥物,還應當檢測寶寶的血藥濃度。

另外,新媽媽應當避開在乳汁中藥物濃度較高的時候哺乳,而且最好選擇在服藥前哺乳。

最後,新媽媽在患病後,如果能用物理療法,那麼最好不要用化學療法;而如果能用食物療法的,則不用藥物療法。

總之,處於哺乳期的新媽媽在用藥治病方面一定要十分慎重,不可以隨便用藥。同時,新媽媽在產褥期應當減少不必要的用藥,以免藥物的不良反應影響母嬰健康。

溫馨小貼士:

新媽媽感冒發燒後,多數情況下是可以繼續餵奶的,因為當新媽媽患呼吸道感染的時候,乳汁也會產生相應的抗體,繼續餵養,新生寶寶也可以得到含有這種抗體的乳汁,以抵抗感染。但是,如果新媽媽持續高燒在39℃以上,則必須暫停餵奶。

同時,如果新媽媽堅持母乳餵養,則應當積極治療自身的病症,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藥,因為通常服藥不會對新生寶寶造成明顯危害。

月子食譜推薦:

1)山藥香菇雞

山藥100克,鮮香菇5朵,胡蘿蔔1根,雞腿1個;

山藥洗淨去皮,切成片;胡蘿蔔去皮切片;鮮香菇去蒂,打上十字花刀;

雞腿洗淨,剁成小塊,然後用沸水焯一下,去除血水,瀝乾;

把雞腿放入鍋中,加入料酒、醬油、鹽、糖以及清水,並加入香菇,小火慢煮;

10分鐘後,加入胡蘿蔔片和山藥片,煮至山藥片熟透即可。

山藥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是新媽媽產後康復的食補佳品。

2) 什錦燒豆腐

豆腐200克,瘦豬肉25克,雞肉50克,火腿25克,料酒25克,筍尖25克,冬菇25克,醬油15克,澱粉5克,蝦子2.5克,蔥和薑末各2.5克;

將泡好的冬菇切成小片,豆腐切成方塊;

筍尖、雞肉、火腿、瘦豬肉等都切片;

鍋中放入少量油,燒熱,放入蔥薑末和蝦子,炒後立即放入豆腐塊和切好的雞肉、筍尖、火腿、豬肉等,並倒入料酒和醬油炒勻,加入肉湯,燒沸後倒入砂鍋,小火煮10分鐘左右,最後撒上雞精即可。

這道菜富含蛋白質,可以使新媽媽身體復原,並且分泌營養價值高的乳汁。

3) 糟魚肉圓湯

青魚400克,豬肉200克,蛋清1粉,冬筍25克,水發冬菇25克,豆苗15克,精鹽5克,料酒、蔥薑汁各50克,雞油10克,乾薑粉5克,香糟100克;

青魚洗淨,切成長方塊,加鹽醃製30分鐘,然後香糟用料酒調稀,再醃製2小時;

冬筍切片,水發冬菇洗淨;

豬肉剁成肉末,加入鹽、蔥薑汁、蛋清和乾薑粉,拌勻,做成肉丸備用;

將魚塊和筍片、冬菇下鍋,加鹽調味,放入肉丸,加入豆苗燙熱後,淋上雞油即可。

這道湯養血益氣、滋陰生津、清熱除煩、健脾通乳、利水消腫,對於新媽媽來說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預告一下:

下週二“早”健康之“科學坐月子”專欄——《第7期:產後第六週,健康檢查的最佳時機

》,歡迎您的收聽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