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作诗填词难吗?十分钟让你变成古风小姐姐,小哥哥

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热播,场上很多选手对于古诗词的记忆和积累往往让人惊叹,讲真,对于有人能背下来这么多诗词,我也是十分佩服。但能背诗就叫才子佳人吗?显然不是。

作诗填词难吗?十分钟让你变成古风小姐姐,小哥哥

翻遍诗词历史,几乎没有人是因为背诗而被称为大诗人的。李白杜甫之所以能有如此地位,更不是因为他们会背诗,而是因为他们无以伦比的文笔。李白奔放的想象力,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文风格,这些都是个人最显著的诗文特点。可见,诗文也是很注重个人性格的文体,一味的去模仿别人只能是诗之下品。

那么,诗词创作难吗?我见过很多人畏之如虎,甚至因为学不好诗词而闭门造车,然后弄个“顺口溜”自称自己作的是“新诗”。说真的对于这种滥竽充数的行为,我自己是很不屑的。

作诗填词难吗?十分钟让你变成古风小姐姐,小哥哥

爱诗词,首先是尊重。没有什么文体是你不努力就可以学会的,诗词更是如此

言归正传,今天,我简单介绍下诗词创作的基本规则,希望能帮助到想入诗门的同学。

格律诗有律师,绝句等,有五言,七言等。

首先是概念,什么是五绝,什么又是七律呢?

其实,五绝就是五言绝句,七律就是七言律诗。

五言就是每句五个字。七言就是每句七个字。

(五言和七言是主流,其他还有四言,六言,还有杂言,就是每句字数不一致)。

然后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此外也有六句诗和八句以上的长律)

作诗填词难吗?十分钟让你变成古风小姐姐,小哥哥

第二个概念平仄。好多人看到这个"平仄",就开始打退堂鼓了,畏之如虎,觉得平仄太难,觉得自己难以胜任。其实真心不必如此。平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平仄就是汉字最简单的两个声调而已。现在的一声,二声都属于平声。三声,四声都属于仄声。仅此而已。

这样说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

那接下来平仄是要干什么用呢?

讲究平仄是诗词格律最基础的部分。

作诗填词难吗?十分钟让你变成古风小姐姐,小哥哥

为什么说很多人不会写诗,他们写出来的虽然字数也整齐,但是却不能称为诗词,就是因为诗词区别与其他文体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讲究格律。

格律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平仄,就是说每句诗中每个位置的字,是有声调要求的。并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时候就要用到平仄的概念

那么诗词里面的平仄排列是怎么样的呢。

作诗填词难吗?十分钟让你变成古风小姐姐,小哥哥

其实只有四中排列格式

【1】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2】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3】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韵)

有且只有这四种,五言诗的排列是七言去掉开头两个字就可以了。

作诗填词难吗?十分钟让你变成古风小姐姐,小哥哥

所以我们只需要按这个格式填进去就行了。

很多人说古诗词死板,限制的诗词创作,多是指的平仄。

但其实,平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里有一个概念“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只能说是拗救的基本概括,并不严谨)。

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诗词在平仄排列中,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的平仄是可以不计较的,并不严格,在这个位置,可以平仄通用。

而,二四六字是关键位置,平仄是不允许变化的,必须按格式。

但是一三五不论也是有前提的。

作诗填词难吗?十分钟让你变成古风小姐姐,小哥哥

前提一:忌"孤平"。"孤平"的定义可以基本概括为,两仄夹一平。就是诗中不能出现两个仄声中间夹一个平声的格式,举例就是不能有"仄平仄"出现

前提二:忌"三平尾"。这个好理解,就是不能让诗词里的句子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举例。不能有平平仄仄平平平(最后三个字都是平)。

这样基本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完备了。按上面介绍的格式去作诗,平仄就不会错了,不会有人再说你不懂平仄了。

最后一个是押韵。

押韵很简单,几个字是不是互相押韵,我们一读就能读出来。韵母相同的肯定是押韵的。

如果通过读和韵母分析,还是不能判断的话,可以下载一个针对现代发音的《中华新韵》资料,可以通过查就可以了。

所以不要觉得难,此篇看完,基本就可以诗词入门了。其实入门是很简单的,但是要写出来一首好诗,却是很难的,没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情感爆发是很难有好诗的。

大家对于此文中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可以留言。我会尽量去一一回复,共同进步哦。

我也会不定时发一些介绍诗词创作文,大家可以关注下哦

作诗填词难吗?十分钟让你变成古风小姐姐,小哥哥

备注

第一:此文只是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诗词写作,作为诗词简单入门。所以只言格律诗,不言古体诗。

第二:因为怕贪多难解,此文暂不涉及律诗和词,所有很多地方也没用术语,比如“粘对替”。

第三:为了让想了解诗词写作的人容易理解,此文按新韵而作,古韵新韵之争不在此文阐述

第四:孤平一词,尚有争议,鉴于现在大家作诗都已经开始避讳孤平,所以此文也按照现在常见的忌孤平说法。

第五:三仄尾,只是需要避免,是大拗一种,并不算出律,所以此文不提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