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江門發展如何?

惜橙圓


江門發展很好,以後也會越來越好!

何出此言?請聽等閒君來一一說明。

  • 地理

江門市區因地處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江南的煙墩山和江北的蓬萊山對峙如門,故名“江門”。

江門毗鄰廣佛,通過高速公路、快速路等與廣州、佛山基本已形成1小時生活圈,與廣佛都市圈有著天然的聯繫;而隨著港珠澳大橋及深茂鐵路、江中高速的通車,使江門成為廣州、深圳聯通陽江、茂名、湛江等粵西地區,是珠三角進入粵西的必經之地。區位優勢明顯,具備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西翼交通樞紐核心的客觀條件。

  • 人口

人口共412.64萬,其中非農村人口200.9萬,市區人口133萬。

江門是著名僑鄉,旅外僑胞達280多萬人,分佈在世界107國家和地區,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如果能利用好這張牌,對於未來的發展也是有利促進。

  • 資源

江門市的海域面積為2886平方公里,擁有島嶼561個,旱鴨子等閒君非常羨慕了!

江門市丘陵面積約4400平方公里多,佔46.13%;水資源總量120.8億立方米,佔據著全省水資源總量的6.49%;森林蓄積量1860.8萬立方米,森林面積407.3千公頃。

  • 經濟

1.江門有南國紡織城之稱,是全國最大的紡織服裝,化學纖維,皮革產品,食品,紙製的產品生產基地之一。

2.江門也是廣東省重要的製造業基地,製造業涵蓋30多個工業行業。機電、紡織服裝、食品、造紙及紙製品、電子信息、建材等為江門六大支柱產業,摩托車製造都是江門的優勢產業。

3.溫泉旅遊業更是江門旅遊業的一大支柱,其中有江門市地區著名的國家AAAA級新會古兜溫泉旅遊渡假區。

4.江門正在打造“5+1”重大產業平臺。“5”是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深江產業園、台山工業新城拓展區、開平翠山湖科技產業園拓展區等5個萬畝園區;“1”是指江門人才島。

  • 樓市

樓市最能說明一個地方的經濟情況。小君隨手找了最近江門熱度較高的幾個樓盤,來個小盤點吧~

如圖所見,這房價,也太低了吧!!!再來看看從去年5月到今年4月的放假走勢分析:

整體呈上升趨勢,近月略有回落。受惠於“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紅利,江門房地產蓬勃發展,未來肯定還會有大幅上漲。

  • 交通

當前,港珠澳大橋通車在望,虎門二橋即將建成通車,深中通道、珠三角幹線機場等也正在加快建設……江門市將打通承東啟西的高快速路網,重點構建北線對接虎門大橋和虎門二橋、中線對接深中通道、南線對接港珠澳大橋的“三通道”。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的推進,以及一批重大交通設施的建設,江門正迎來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加油吧!大江門!


樂享生活FashionLife


江門,與珠江西岸邊近鄰的中山,佛山相比,近年發展顯得非常緩慢。

2017年GDP總值為2690.25億元,排在非珠三角的湛江,茂名之下。但放眼未來,本人卻比較看好江門的發展前景。

江門平地多,容易城市規劃,在將來珠三角發展飽和後,很有可能向這邊擴散。

江門港口眾多,客運港有江門港,新會港,公益港,貨運港有新會(銀州湖),廣海,高沙等。現在通過江門的高速也非常多,包括廣中江高速,深羅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新臺高速,江珠高速等,可以說海陸兩路交通發達。


江門的主要支柱產業有機電,紡織服裝,食品,電子信息,造紙及紙製品,建材等,而機電裡的摩托行業全國著名,是全國最大的摩托生產基地之一,有多間摩托車和摩托車配套企業,其中包括摩托車的龍頭老大,豪爵鈴木。造紙業裡以維達紙巾最為出名。僑都特色產品也比較多,如新會陳皮,柑普茶,水龍頭,花灑等。

而作為發展勢頭較猛的旅遊業,近年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主要是因為有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景點。


如開平的開平雕樓,立園;恩平的金山溫泉,帝都溫泉;新會的小鳥天堂,古兜溫泉,梁啟超故居,橋樑博物館,圭峰山,崖門南宋景區;台山的上下川島,飄雪溫泉,黑沙灘等。

還有,江門作為出名的華僑之鄉,華僑回來投資建廠,購房置業和消費也會促進江門的經濟更快發展。


午後海風


新會的民營工業本來就不差,就是財政上交,市容一直沒怎麼發展起來。鄉鎮人口基數大,這就是為什麼新會樓價比江門高的原因。江海沒什麼人口,一直沒發展起來。鶴山城區面積小,臺開恩距離珠三角中心比較遠,而且本地居民比較懶。


五千米深海的小鳥


這個問答由我來回答,應該比較有代表性。因為我們家族在江門建城就從開平搬到江門高第裡,形成了一條李家村,到我6代人了,可以說見證了江門由一個小墟鎮發展成地級市的興衰。

江門,真正開始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在北街設立海關後,特別是在民國初期,江門迎來了大發展,很多華僑回來投資,大力建城建鐵路,當時成為廣東的特區,也在1912年成為廣東省轄市。

解放後,江門輕工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期間還有一部分企業由於戰備需要,搬到了韶關,但是江門直到80年代還是在廣東省排前5名,輕工產品,電機等都是在廣東省的前列,水路運輸也是紅紅火火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90年代到現在,江門就明顯落後於人了,這裡既有交通的原因,也有領導不力的原因。當時從江門去廣州,要過三道河,去廣州出差最小都要三天,到了88年中才全部通車。而去珠海,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通車,江門外海大橋還是由江門市自籌資金建設的,中山佛山都不希望江門通車,他們不希望投資往江門來。那時公路運輸已經興起,江門紅火的水路運輸開始沒落,投資都去有路的地方,路通財通嘛。江門市就這樣錯過了第一波投資潮,但是到了90年代後期到這個世紀初,江門還是錯過了第二波投資潮,這就是領導不力,發展眼光不夠的原因了,從哪一行業看都明顯落後於人,看看江門一中你就知道了,80年代初,江門一中是廣東省7所重點中學之一,現在都排到60名後了,哎!看看哪個中山,當時中山還有人走後門來江門一中讀書的,後來紀中來江門一中挖老師,挖完老師挖學生,花大錢硬生生這樣把紀中借力搞上去了,80年代到90年代我們江門一中出了不少狀員,再看看我們現在這十幾二十年,江門一中出了幾個省狀員呢?這就是從一個例子看到我們的落後。

不過,作為土生土長的江門人,我還是希望江門好,還是支持江門的,也還是對江門有信心的。因為一個城市的發展,不是看幾年十年的事,而是看幾十年上百年的戰略,落後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現在就是要看江門市這幾十年的發展佈局了,看看市領導們能不能定下心來好好佈局,不是追求短暫的繁榮,而是要設計一個長遠的發展方向,這就需要上下一心,勇於改革,支持企業的發展,注重環保發展,等等等。

正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江門市的領導們要加油了,任重道遠啊!


雲鋪旺


發展慢對市民好,江門市容市貌比中山好,治安也好,系宜居城市


葵果


江門老年人口比例達20.37%。一個沒有大量年青人口的地區,江門的發展活力和潛力在哪裡,如何才能避免陷入衰退的困境。江門市已處於“老年型社會”,並接近“超老年型”社會。


暴林槑


自己覺得行就OK


趣園雜談


江門本耒的基礎比周圍(中山,珠海,陽江等周邊縣市)都好,但發展總是停滯不前,特別是製造業。不知為什麼。


榮記60一


我覺得新會把,我住在新會,我覺得新會雖然沒有江門繁華,沒有什麼高消費但是新會卻有那種寧靜,那種閒適 令人很窩心


橘子愛攝影


久居異鄉為異客,卻視江門如故里。

華夏故舊本一脈,藤脈結瓜我與你?

近兩年的江門,環境治理的有好轉,來打工的人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