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激勵的力量是怎樣產生的?——期望理論

維克托·弗魯始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早年於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後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獲博士學位。他曾在賓州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任教,並長期擔任耶魯大學管理科學“約翰塞爾”講座教授兼心理學教授。

弗魯姆對激勵理論發展的貢獻主要在於:深入研究組織中個人的激勵和動機,率先提出了形態比較完備的

激勵的力量是怎樣產生的?——期望理論

模式。

期望理論的基礎是:人之所以能夠從事某項工作並達成目標,是因為這些工作和組織目標會幫助他們達成自己的目標,滿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

弗魯姆認為,某一活動對某人的激勵力量取決於他所能得到結果的全部預期價值乘以他認為達成該結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可以表示為:

激勵的力量是怎樣產生的?——期望理論

M=V*E

其中M表示激勵力量,這是指調動一個人的積極性,激發出人的潛力的強度。

V表示目標價效,指達成目標後對於滿足個人需要其價值的大小。

E表示期望值,這是指根據以往的

激勵的力量是怎樣產生的?——期望理論

進行的主觀判斷,達成目標並 能導致某種結果的概率。

弗魯姆的期望理論辯證地提出了在進行激勵時要處理好三方面的關係,這些也是調動人們工作積極性的三個條件。

第一,努力與績效的關係。人們總是希望通過一定的努力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個人主觀認為達到目標的概率很高,就會有信心,並激發出很強的工作力量;反之,如果他認為目標太高,通過努力也不會有很好成績時,就失去了內在的動力,導致工作消極;

第二,績效與獎勵的關係。人總是希望取得成績後能夠得到獎勵,當然這個獎勵也是綜合的,既包括物質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如果他認為取得績效後能得到合理的獎勵,就可能產生工作熱情,否則就可能沒有積極性;

第三,獎勵與滿足個人需要的關係。人總是希望自己所獲得的獎勵能滿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然而由於人們在年齡、性別、資歷、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他們對各種需要要求得到滿足的程度就不同。

因此,對於不同的人,採用同一種獎勵辦法能滿足的需要程度不同,能激發出的工作動力也就不同。這三方面管理可以用下面的圖形表現出來:

個人努力-----------個人績效—-----組織獎勵——

激勵的力量是怎樣產生的?——期望理論

對期望理論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激勵方面,這啟示管理者不要泛泛地採用一般的激勵措施,而應當採用多數組織成員認為效價最太的激勵措施,而且在設置某一激勵目標時應儘可能加太其效價的綜合值,適當加大不同人實際所得效價的差值。在激勵過程中,還要適當控制期望概率和實際概率,加強期望心理的疏導。期望概率過大容易產生挫折,期望概率過小又會減少激勵力量;而實際概率應使太多數人受益、最好實際概率大於平均的個人期望概率,並與效價相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